花蓮縣光復鄉大富社區發展協會 信息

電話03-8731018
傳真03-8731148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大富村明德路23號
類別大和 老人關懷 老人 糖廠 富豐 大豐 大富 Yamato 蔗工
網站http://038731018.web66.com.tw

花蓮縣光復鄉大富社區發展協會介紹

西元1917年,日本人選在這塊由青山環繞的地方建村,並以國族之名為其命名,稱之為「大和」﹙日音 Yamato﹚,意即如同日本國族~大和王朝般富裕興盛,順便藉以遙寄思鄉之情。
現今居民口中的「大和」,指的是〝大富〞及〝大豐〞兩個村落,兩村雖以花東鐵路為界,但實為一個共同生活圈,西側為大豐村,舊稱「車頭頂」;東側為大富村,舊稱「車頭腳」;大富火車站前商圈﹙今明德路﹚則舊稱「店仔街」。西倚中央山脈,東接海岸山脈,村北有花蓮溪的源頭「加籠籠溪」環繞。早年這裡種植著一望無際的甘蔗,翠綠青鬱,綿延數公里,有如一塊翠綠翡翠一般,因而有「綠野香坡」的美稱。
西元1921年,日本人花蓮成立了「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吸引了大批跋涉來到後山糖廠做「會社工」的移民。尤其在民國五十年間,當時製糖產業極為發達,來到大和的蔗工數達到顛峰,小小村落中的人口數曾達到六、七千人。不到兩百米長的「店仔街」,竟就有戲院、旅館、酒家、冰店、藥房、米店和食堂…等,好不熱鬧。
然而,時代的變遷,因製糖產業沒落,糖廠將營運策略轉向勞力密集的落後國家進口便宜的糖,並逐步規劃轉型,以順應時代的洪流,也因為這樣,「會社工」的需求量減少,工作機會銳減,許多村民只能轉而向北部、西部等都市地區求發展,2002年3月29日,花蓮糖廠正式停爐,且成功轉型成為觀光糖廠型態,製糖產業正式走入歷史。但帶來的是社區人口嚴重流失,日漸蕭條,令人不勝唏噓。

自2002年花蓮糖廠正式停爐,讓這些原本依賴著糖廠生存的蔗工,頓時失去了舞台。尤其大和地區有近90%的土地都是屬於台糖公司所有,這些原本是居民賴以維生的蔗田,被強制收回,如今都成了植林地,大片森林中自然沒有商業行為的發生,也造成附近地區幾乎沒有任何工作機會,社區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現實生活壓力所迫,必須外出謀生,大量人口外移成了社區的大問題。經濟狀況較差者或是行動不便者…等種種因素走不了的﹙多是老年人與身心障礙者﹚,無奈只能死守著家園,聽天由命,形成如今大和地區居民平均年齡越來越高的情況。
據99年6月份的戶政資料統計,大和地區的總人口數,只剩下不到民國50年左右最鼎盛時期的六分之一。目前大豐村的總人口數為592人,大富村的人口更只剩下424人,是光復鄉14個村裡面人口數最少的。而且在兩村全部1016人的總人口數中,65歲以上老年人數,就有二百餘人,約佔總人口數的20%強,遠遠高過於聯合國所訂定之「高齡化社會」指標~「百分之七」這個數字(亦即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百分之七)。因此,說大和地區是個「萬歲村」,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卻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隨著居民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是生理機能及心智的退化,造成諸多生活上的不便,連帶也影響到家人的生活品質。社區為了不使老人家成了家人的負擔;另一方面且要讓老人家感覺到人間有溫情、活得更快樂、有尊嚴,因而提出「大和地區老人關懷照顧計畫」。

其它公司

資料出處

來源為經濟部商業司、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