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演慈康復之家 信息

電話02-28913688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136號
類別其他行業
E-mail尚未設定
網站http://yeantsy.myweb.hinet.net/
服務時間週一 至 週五 09:00 ~ 18:30,休息時間:12:00 ~ 13:30

私立演慈康復之家介紹

●絕大多數曾經罹患身心疾病的朋友, 在經過妥適的醫療與身心復健後, 可以復元。而我們的工作, 就是在創造他們復元的契機
●與「人」有關的工作, 充滿著彈性, 充滿著創意, 充滿著無限可能。歡迎所有對我們產生好奇心的朋友來這裡一探究竟!
●不管您過去是否曾經接觸此行業, 我們歡迎願意謙虛學習的朋友一起成為我們的工作夥伴!

一、機構性質
本機構屬於「社區精神復健機構」,目的在為協助精神狀況穩定之身心疾病患者逐步適應社會生活,於社區中提供他們有關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心理重建、社交技巧、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等之復健治療(參考精神衛生法/第三條)。

二、服務對象
精神狀況穩定之精神疾病患者,且無自傷、傷人之虞,無嚴重之內外科疾病,願意配合就醫及服藥,願意接受復健治療,有行為能力,能遵守生活公約者。在本康復之家,對於服務對象統一以「住民朋友」稱之。

三、機構特色
(一)成立宗旨:
1. 宗旨:相信生命會找到自己的路,他人能協助的不過是偶而充當枴杖的角色,期盼能協助身心障礙的朋友找到屬於自己的復健之路。
2. 定位:本康復之家致力於發展為一家住民自治與個別化的康復之家,工作人員充分扮演始能者的角色,使住民充權自發,成為一個不會受異樣眼光歧視的人。
3. 核心價值:3S→自主(Self-determined)、自治(Self-governing)、自覺(Self-conscious)。

(二)獨家特色:
1. 3S的獨立生活功能教育:
本康復之家在進行獨立生活學習與訓練時,工作人員以低程度的介入,透過自主、自治、自覺的模式與原則,進行服藥管理、財務管理、健康規劃、烹飪學習、內務整理與家事學習、休閒生活…等獨立生活學習與訓練,並透過高度自治會議幫助住民朋友學習自我管理。

2. 工作人員無距離相處模式:
本康復之家的工作人員,都要學習當一個「笨媽媽」的角色,只要沒有立即性的危險,一般都不會直接幫住民朋友處理問題,盡量讓住民去發揮。工作人員站在陪伴者的同儕角度,鼓勵、支持、同理、傾聽住民朋友需求,建立夥伴關係,而非有上下階級的互動關係,共同建立情感豐富的大家庭。透過扮演同儕的角色,更能強化住民朋友的主體性。

3. 與社區結合的復健方向:
唯有在真實的環境中互動,才能達到復健的功效。因此,所有的復健方案皆結合社區元素。主要的社區方案分為三大類:「身心健康休閒方案」與「志工角色復健方案」,以及最軸心的「工作角色就業方案」。主要的特色就是復健的場域皆位於社區當中,並能夠融合當地居民,對於住民朋友成功邁向復健成功之路具有重大意義。

4. 強化住民主體性的工作方法:
本機構努力於增強住民的能力與動機,創造真實環境中的刺激,引發住民朋友學習與改變的動力。以充權賦能的概念與住民朋友互動,透過最少而必要的干預,並站在陪伴與引導的角度發展「復元」的工作方法。重視發展住民之主體性,因此致力於促進個人的社會網絡:親屬支持網絡、同儕互動網絡與社區支持網絡。
※親屬支持網絡:包含平時與家屬的電話聯繫,在社區的休閒活動亦經常邀約家屬參與;每月一次的家庭動力團體,連結家屬與家屬、家屬與住民、家屬與機構;固定寄送機構每季的季刊給家屬,包含了資訊提供與相關的家屬專欄;每半年一次的家屬座談會,主題設計豐富並有新鮮感,強化家屬與康家之互動。
※同儕互動網絡:創造同儕互動的學習平台,促進每個住民朋友彼此之間的互動,製造互助合作的機會,增加彼此的合作性、友好度與信任感,催化家庭化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住民朋友主持的生活討論會中,工作人員零介入,展現高度的住民自治。
※社區支持網絡:強化住民朋友對於社區資源的使用,諸如市場採買、公園運動、圖書館閱讀、交通工具使用、宗教場所…等;引進個人與團體的外部志工;敞開大門頻繁地接受團體或民眾的參觀拜訪;與慈濟功德會建立緊密的互動關係(環保站、大愛媽媽班、歲末圍爐、歲末祝福、大愛台新聞採訪報導、大愛刊物文章報導、草根菩提紀錄片拍攝…等)

5. 重視團體工作:
持續在發展準治療性的團體工作技術,促進住民朋友的改變與成長。各式各樣的團體,包含社區生活適應團體(每月兩次/社工師)、社區生活輔導團體(每週一次/社工員)、戒菸團體(每月二次/社工師)、職能復健團體(每月兩次/職能治療師)、社交生活互動團體(每月兩次/專任管理員)、生活常規學習團體(每週一次/專任管理員)、家庭動力團體(每月一次/社工師)等。

6. 賦權員工的領導模式:
本機構的工作團隊屬於「學習型」的組織,所有工作成員參與問題的界定,持續創新、改變與改善,注重組織成長、學習與達成目標的能力,資訊共享。領導者創造愉快的工作氛圍,重視每位員工的聲音,信任員工的能力並充分授權,帶領員工一起學習,發展個人工作專長,體驗工作自我實現的高峰經驗,並採用「團體建構法」進行員工在職教育。非階級式的組織結構,每一個成員皆是團體中的一份子,彼此直接溝通對話,重視團隊的默契。

四、優良事項
1. 精神復健機構評鑑合格機構。
2. 歷年北市督考成績優秀,自民國94年起實施敍獎考核制度,每年皆榮獲獎牌,民國99年截止目前已累積5面優等(分數90分以上)獎座, 在業界備受矚目。

五、歷史背景
  演慈康復之家於民國八十六年十月成立,迄今已逾十二年,以創新與追求卓越的信念來經營非營利組織事業,在有限的資源與經費運用下,致力於社區復健的發展。秉持本康家發起人演慈師父(經營者之母60歲出家時取名演慈,現已高齡88歲)尊重生命、關懷生命的心願,提出「健康」、「快樂」、「尊嚴」、「希望」作為服務的核心價值。有鑑於住民朋友的復健進展不一,需要不同階段的協助及更多資源的導入,因此民國八十九年元月再設立奇岩康復之家(設立迄今逾十年),成為互相支援的堅強團隊。
康家成立之初,演慈師父交待「有教無類」,適逢台北縣數家私立精神科療養院,因不符建管法規而釋出功能差又無家可歸的慢性病患,一整批住進演慈康復之家。這些機構化很嚴重的個案初到時,衛生習慣相當惡劣,髒亂、惡臭、不刷牙、不洗澡、隨意大小便…,在當時,專業從業人士都默認精神病患身上有怪味是無法克服的事情。但經營者認為沒有事情是無法解決的,所以決定以徹底洗滌來落實個案的清潔工作。除了執行個案的身體清潔,將機構環境調整成每個房間都有水龍頭與排水口,每天早晚各一次徹底沖刷機構環境,負責人長達半年24小時留守現場執行。經營者的觀念是:沒有個人衛生,何來精神復健?衛生與人我互動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大部分機構化的慢性精神障礙者個人衛生不佳,因此人際關係不好(誰願意與身上有臭味的人相處呢?);當衛生習慣調整、穿著調整,再學習一些簡單的問候語言,讓外顯行為正常之後,哪怕思考如何貧乏,一樣可以在社區像一般人過正常的生活。
  機構化個案從當初個人衛生極差,到現在他們能夠自我管理、如正常人般成為社區居民;工作人員從起初忍不住摀住鼻口,到現在吃住在一起,成為伙伴關係,過程中經過許多的變革。其中最大的轉捩點就是在民國九十一年前後,全面跳脫精神醫療的窠臼,起用非精神醫療背景的工作人員,以消費者觀點服務精神障礙者,取代醫療觀點的疾病照顧;護理紀錄改為住民紀錄,在台灣精神復健發展進程中首次出現以「住民」從人而非病人的角度看待精神障礙者、住民朋友被鼓勵直呼工作人員的「英文名字」,小改變隠含著大的變革,一些突破性作法如:(一)九十二年開始落實全面取消門禁管制。(二)養護型個案有計畫進行轉銜,讓他們到適合的機構接受照顧。(三)工作手則要求工作人員須與住民朋友生活在一起成為伙伴關係;透過工作人員的親身體驗,提出改善食宿衛生與生活舒適的具體改革措施(筆者按:當時強調伙伴關係仍舊充斥管理取向,父權主義的思維)。(四)強化工作團隊的專業知能;九十三年起改為每週專業導讀持續至今,學習有關社區復健的知能(從個案工作、團體工作至社區工作,以及臨床精神復個案工作技術與工作倫理); 九十四年三月聘請資深的職能治療師高麗芷小姐擔任工作團隊督導;九十四年六月聘請資深社工師鍾志偉先生兼任社工並組成工作伙伴成長團體。(五)從疾病照顧觀點改為充權人本觀點;相較於早期工作人員多為精神醫療專業背景自然形成醫療觀點,九十一年開始引進非精神醫療背景人員,以人我對等互動取代醫病關係,以「環境障礙」觀點取代疾病論述;而大環境醫療霸權當道,醫療化銳不可擋,人們慣於將生活中一些問題交付醫療專業來作判斷,擺脫「社區復健醫療化」的魔咒,社區復健始有活路。
  諸多突破性作法,也獲得主管機關的肯定,近五年演慈康家與奇岩康家被評為優等機構,其中奇岩康復之家更連續二年獲得全台北市排名第一的殊榮。未來,希望能夠從實務面出發建構社區復健的理論與專業;目前台灣的「精神醫療專業」主導著社區復健發展,所有社區復健的專業人員都需要有精神醫療的工作背景,醫療論述充斥整個社區復健的領域;根據精神衛生法第三條提到「社區精神復健」的定義:「指為協助病人逐步適應社會生活,於社區中提供病人有關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心理重建、社交技巧、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等之復健治療」。顯而易見,社區復健旨在協助病人日常生活的正常化發展,以優勢觀點來促進病人的生活能力,而精神醫療著重在疾病的治療,兩者理應相輔相成,共同協助精神病患邁向復元之路。而硬性規定社區復健專業人員必須要具備精神醫療專業背景,殊不合理。筆者期盼,未來能夠建構屬於社區復健的專業,而非在醫療霸權宰制下被打壓的受害專業。(羅美麟,2008,「演慈康家與奇岩康家的發展與未來」。演慈康復之家/奇岩康復之家季刊,創刊號。2010-1-15修)

資料出處

來源為經濟部商業司、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