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產業應該是服裝產業鏈上的綠色產業?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60年國慶假期剛過,由約200名公安、武警、城管、工商等組成的執法隊伍,在廣東陸豐碣石鎮展開了一次清查整頓專項行動。這次行動又一次將碣石鎮的“服

舊衣產業應該是中國服裝產業鏈上的綠色產業

60年國慶假期剛過,由約200名公安、武警、城管、工商等組成的執法隊伍,在廣東陸豐碣石鎮展開了一次清查整頓專項行動。這次行動又一次將碣石鎮的“服裝洋垃圾”推向全國的風口浪尖。

其實,碣石鎮大規模銷售“服裝洋垃圾”早就是公開的祕密,這一擁有33萬人口的海邊大鎮,據說有1萬個家庭靠販賣舊衣服為生,乃至發家致富。全鎮每年銷售舊衣服達上億件,已非法經營十幾年,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

最近在國際上,“洋垃圾”也成為討論的熱點。因為3年前向西非的象牙海岸傾倒有毒垃圾,荷蘭托克公司上月表示,將向3萬餘名受害人提供總額4600萬美元的補償。而這一事件已造成17人死亡,約10萬人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危害,該事件引起的抗議甚至導致了象牙海岸臨時政府倒臺。

發達國家向不發達國家出口有毒垃圾,這已經是全世界的公開祕密。有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中80%出口到亞洲。具體有多少垃圾服裝會傾倒在中國?這一資料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從石碣鎮的舊衣產業規模來看,想必會是個巨大的數字。

在“服裝洋垃圾”問題中,我們顯然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不過,先不必忙著指責那些“黑心”的發達國家。我們可以先想想,作為一箇中國的消費者,自己是如何處理舊衣服的--無外乎扔掉或者送人。

而隨著中國經濟和服裝產業的發展,未來我們也將向著發達國家的方向發展:被作為垃圾扔掉成為舊衣的唯一命運,這在中國的發達地區早已成為現實。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正朝著發達國家看齊:海量消費,最終帶來海量垃圾。中國有13億人口,每年要產生多少服裝垃圾?又是如何處理的?這個問題如果深究下去,恐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洋垃圾”的“中國版”轉移路線圖--依舊是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轉移。

明白了這些,那些有遠見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會從中看到商機:對舊衣纖維進行再處理,使之成為新服裝的原料;無害銷燬舊衣;開發可回收再利用的纖維;設計可多種搭配、變化的服裝……人類對地球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這將為整個服裝產業鏈增加無數新的“綠色商機”。有的中國服裝企業已經行動起來,運動品牌的領軍企業李寧上月推出了含有先進技術的ECOCIRCLE系列環保服裝,並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李寧甚至還建議消費者通過少買衣服來減少碳排放量,這一底氣恐怕不僅是因為自己的綠色產品,更因為對未來的綠色市場的信心。

由此看來,舊衣服可以而且應該成為中國服裝產業鏈上有價值的一環。“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也希望並祝福,在服裝產業的綠色程序中,中國能走在世界的前面。

相關問題答案
廣州的二本大學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應該是最差的吧 50分?
創業應該注意什麼?
女生應該是什麼樣?
話務員應該是什麼部門?
應該是什麼詞性?
職業應該怎麼填?
米醋應該是什麼顏色?
領導活動的主體應該是?
精子應該是什麼顏色?
問號處應該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