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健康標準”七釐米以下?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專家支援:瀋陽醫學院奉天醫院手外三科副主任 馬世偉 高跟鞋是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為穿上它可以使身體的重心前移,挺胸收腹,顯得健美、輕盈。然

高跟鞋“健康標準”七釐米以下

   專家支援:瀋陽醫學院奉天醫院手外三科副主任馬世偉  

   高跟鞋是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為穿上它可以使身體的重心前移,挺胸收腹,顯得健美、輕盈。然而高跟鞋在給人們帶來美的同時,也悄然帶來了諸多健康隱患。    

   我們足部的骨骼是突向上方的足弓,有三個負重點,即足跟、前腳掌的外側和內側。通常人在行走的時候,為了減輕腳的疲勞,三個負重點均勻受力,足弓以及維持足弓的韌帶、肌肉及足底筋膜共同構成了一個在力學效能上非常合理的拱形彈力結構系統,共同完成吸收能量、緩解震盪、保護足以上的關節、防止內臟受損的作用。    

   但當穿上高跟鞋後,隨著足跟的抬高,足底承重點發生了改變,前腳掌受力加重,為了能夠站立平穩,導致足弓的自然下陷,前腳掌趨於變寬,從而引發了以下常見的病症:

   高跟鞋高度最好在3-5釐米  

   有研究資料表明,成年人的足部疾病中64%是因為穿鞋不當引發的。可見大部分足病是由鞋子引起的。一雙適宜穿著的鞋子應該有結實而柔軟的跟部支撐鞋底,十個腳趾可以在鞋裡自由的活動,並有舒服的襯底和足夠的內部空間。  

   高跟鞋的“健康標準”是在7釐米以下,高度最好在3~5釐米;鞋跟不宜太小,否則難以穩定地支撐體重;鞋頭宜稍寬鬆,讓腳掌及腳趾多一點空間。  

   另外,最好在辦公室準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與高跟鞋交替著穿,或在休息時改穿平底鞋,讓腳前掌有歇息機會。同時下班回家後最好把腳泡在溫水裡至少5分鐘。 

   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少女不適宜穿高跟鞋。女性的足骨發育成熟在15-16歲,過早穿高根鞋會使足骨隨著高跟鞋角度來完成骨化過程,易發生畸形。而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左右髖骨、韌帶及關節結合而成的一個骨環,一般到25歲才定型,未定型的骨盆負荷加重會導致骨盆口狹窄直接影響成人後的分娩。患有糖尿病的婦女,穿著高跟鞋,可引發嵌甲、甲溝炎的發生。

   病症形成原因

   腰部的疼痛、麻痺  

   穿高跟鞋時,身體重心向前傾斜,人會自然彎腰以求維持身體的平衡,從而使脊柱的位置發生改變,腰部神經受到壓迫,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同時腰背肌過度收縮繃緊,使腰椎小關節和關節囊處於緊張狀態,長此以往關節囊和腰背肌易發生勞損,引起腰痛;腿部、會陰和下腹部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影響盆腔的血液迴圈,也會引起腰骶部疼痛。

   跟腱損傷 

   穿高跟鞋時由於足跟離地,使跟腱長時間處於緊張、疲勞狀態,導致跟腱受損,腳伸直時會感到疼痛。大腳趾外翻、小趾內翻、雞眼、嵌甲、甲溝炎   

   高跟鞋的前端多呈三角形,有的高跟鞋甚至將其前端製成尖錐形,頭太尖的鞋對大腳趾擠壓,第一跖骨外移凸出,造成大腳趾向小趾方向偏斜(傾角超過15度,這種足病俗稱“大腳骨”)及嵌甲、甲溝炎的發生。拇囊炎外翻的大腳趾與鞋子摩擦擠壓,從而發生大腳趾根部的黏液囊腫。老繭和厚皮。 

   由於人體的重力向前腳掌集中,加之前腳掌足底面板與鞋底間的反覆摩擦和擠壓,前腳掌的足底面板不斷過度角化,同時還會伴有疼痛,而且發生雞眼的機率也大大增加。足踝外拐和習慣性扭傷 

   穿高跟鞋時足跟被動抬高,踝關節的穩定性遭到破壞,行走時足踝容易外拐。加之高跟鞋的鞋跟相對窄小不穩,一不小心,就容易發生習慣性踝關節扭傷。

   扁平足  

   穿高跟鞋時,小腿肌肉為了平衡向前傾斜的重心而經常拉緊,時間長了可能引發“脛後肌功能障礙”,使足底筋腱被拉扯,並最終塌下,形成扁平足。

   足底筋膜炎  

   穿高跟鞋時,人體的重力大部分集中在前腳掌,長久下來會出現疼痛、紅腫等症狀。

相關問題答案
穿高跟鞋怎麼走路不累?
高跟鞋鞋底太硬怎麼辦?
高跟鞋小一碼怎麼辦?
廣東高速怎麼收費標準?
高跟鞋小了怎麼辦?
深綠色高跟鞋怎麼搭配?
粉色裙子配什麼高跟鞋?
高跟鞋磨腳指怎麼處理?
拍婚紗照穿什麼高跟鞋?
穿高跟鞋腳趾頭長繭怎麼辦?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