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為什麼能測量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相關問題答案
淘寶為什麼有下架時間?
為什麼月經期時間長?
為什麼我這段時間總感覺暈,渾身沒勁 ?
燕子為什麼能預測天氣?
日拋為什麼只能戴一天?
日本韓國為什麼能夠成為發達國家而中國卻不行? ?
川普為什麼能當總統?
金鑽花為什麼能辟邪?
魚為什麼能在水裡?
藍瘦香菇為什麼能火?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