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顧名思義,它就是一種包子,但裡面卻是有湯的。這又是何故?其實只是一層窗戶紙,不捅不破。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用某種工具把湯灌進包子裡去的,不然,這湯本已在餡裡面,只不過是在包之前把肉凍放在餡中,包好以後經籠屜上火一蒸,肉凍化開而不漏。
地道的灌湯包為清真食品,一般為牛、羊肉餡。為了適合更多人的口味,又增加了三鮮餡、素餡等品種。
灌湯包皮薄,陷大,肉鮮,味美,提起象燈籠,放下似菊花,鮮香不膩等特點。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食材
主料: 麵粉 500g、 豬肉 末500g、 豬皮 凍200g、 香菇 100g
配料:油、鹽、糖、味精、 醬油 、香油、 姜 、 胡椒粉 、黃酒
耗時:準備時間10-20分鐘
製作時間半小時-1小時
步驟/方法
香菇切末
皮凍切末
姜切末
將豬肉末加水分次加入,攪打肉陷至上勁,水肉融合
撒少許薑末和肉皮凍、鹽、醬油、味精、黃酒、糖、香油拌勻,製成餡料
麵粉加冷水和成麵糰,醒15分鐘
揉擦成團搓成條,下劑,擀成邊薄底略厚的皮子
包入餡料
捏成包子
上籠用旺火蒸約8分鐘,見包子呈玉色,底不粘手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