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仿宣德青花瓷器有哪些特徵?

民窯仿宣德青花,明清以來歷代均有。這些仿品並不追求造型、紋飾的近似,創作時十分自由瀟灑,均有十足的本朝風格,但底部均有宣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宣德年置”“大明宣德年造”五種。宣德青花款識中未見有“造”和“置”字的,凡有二字的,一望便知是後仿。署“制”字的,也不難辨別,只要牢牢記住宣德青花那種入木三分的鐵結晶斑,就可以發現,後仿者僅是貌似,沒有原物那種剛勁的自然風格。 仿宣德青花到清代成了一個傳統,參加過修訂《景德鎮陶錄》的編校者之一的龔鋱,曾在《景德鎮陶歌》的第十二首詩中寫道:“畫坯罩釉事完全,幹定仍車碗堤弦。蓋線交他圖記手,總題宣德大明年。”詩後注日:“坯先有柄長三寸,便於畫料吹釉,工畢旋去。蓋線挖足落款,另歸一工。”該詩記述的是清嘉慶道光時生產青花的工序實況,由此可知題宣德款,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實際上,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清末。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