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不但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而且有非常高的藝術收藏價值。吸收了國外某些票種的特點也發揚了我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其藝術價值相當高。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圖案全部採用富有名族特點的圖案。
文字特點:第四套人民幣不僅再圖案上作了精心設計,而且在文字的採用、規範化、標準化都作了認真的調整。全套票券採用了蒙、藏、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這樣更加方便少數名族實用。在1元錢上還有盲文字元。
第四套人民幣還吸收了國家對漢字整理和簡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採用了規範化漢字,但字型仍沿用馬文蔚先生的“張黑女”碑體。一是改繁體字為簡體字。例如“中國人民銀行”行名中的“國”和“銀”兩個字,六種主幣面值的“圓”字,都分別改成了“國”、“銀”、“圓”。二是改異體字為正體字。原來流通的人民幣2元券、2角券、2分券的“貳”字中間的兩橫在上,即“貳”,現改成規範的正體字“貳”。三是改舊字形為新字形。原來流通的人民幣輔幣1角、2角、5角券的“角”字寫成“角”,中間的一豎不出頭,現根據文化部、文改會1965年聯合頒佈的印刷通用的漢字字形表,使用了新字形“角”,中間一豎出頭。
防偽設計:第四套人民幣在防偽技術上了有新的突破,人民幣紙張主要成份是短棉絨,紙張光潔、堅韌、耐折、挺度好,並有一定的抗化學腐蝕性,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使用而不易損壞。第四套人民幣除3種角幣券沒有水印外,主幣均採用水印防偽。
1元到5元券採用方圓古錢四方連續水印鈔票紙,由胡福慶設計制。10元到100元券採用固定人物頭像水印鈔票紙:10元券為陝北農民頭像,50元券為鍊鋼工人頭像,100元券為毛澤東側面浮雕像。人物頭像水印與幾何圖案水印不同,它不僅要表現線條,而且要表現出明暗層次,因此在工藝技術上也要複雜得多,這也是我國鈔票紙生產工藝的一大進步,這些固定水印頭像均由侯一民、鄧澎設計繪製,參與水印影象雕刻的有鄭新臣、胡福慶、駱富文、夏冠英等。在紙張中設有安全線也是紙張防偽的主要措施。1990年版100元、50元券新增加了金屬安全線,它是在造紙時加人的,含在鈔票紙中,而不是印在票面上,迎光透視肉眼即可看到貫穿於票面右側的鈔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