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65年,查理斯.達爾文注意到,黃瓜那盤旋上升的卷鬚使得它的行動有那麼一點非植物形式。為了獲得這個猜想的實驗支援,達爾文將一株黃瓜的卷鬚吊起,向著太陽,卷鬚就帶著整柱植物向上移動了。從視訊中可以看到,一旦栓住支撐物體,黃瓜卷鬚就開始盤繞,形成螺旋狀。達爾文定義,那個螺旋狀就像彈簧,但又不是經典的彈簧,因為它只有一個方向;黃瓜卷鬚從拴住支撐物的那個點開始,向相反方向纏繞,並在中間形成一個扭結。
現在,有一組科學家已經搞明白黃瓜卷鬚是怎麼和為什麼以這樣的風格盤繞的了。通過觀察黃瓜卷鬚的結構組成,科學家們以機械模型和數學模型摹擬了它們的結構,研究人員發現,當卷鬚抓住支撐物的時候,有一條由凝膠細胞組成的,很薄很細的雙層絲狀物,會因為失去水分致使卷鬚一側收縮,而另一側則不會。這種不對稱收縮形成了卷鬚纖維的反向彎曲,形成彈簧形,在遭遇大風大雨時能保持穩固,而在微風輕撫的時候還能繼續蜿蜒向上。
當你從任何一端抽拉卷鬚的時候,卷鬚纖維並不會像普通彈簧一樣被解構,事實上,它們反而纏繞得更緊。研究人員8月31號在《Science》網站上發表文章{link}:“幼嫩潮溼的卷鬚並不會彎旋得太緊,但成熟乾燥的卻會。”——藉此解釋嬌弱的卷鬚是怎麼一步一步變堅硬,以支撐蔓藤上掛得滿滿的黃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