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石是長石族礦物的總稱,它是一類常見的含鈣、鈉和鉀的鋁矽酸鹽類造岩礦物。長石在地殼中比例高達60%,在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中都可出現。長石是幾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礦物成分,對於岩石的分類具有重要意義。 通俗地講,長石分兩大類——正長石(鉀長石)和斜長石,二者區別在於兩組解理的夾角,正長石等於90度,斜長石小於90度。
斜長石又分了鈉長石、更長石、中長石、拉長石、培長石、鈣長石等,都是類質同像的混合物,從左向右鈉越來越少,鈣越來越多。月光石又叫月長石,而拉長石又叫斜長石,斜長石是由鈉長石(NaAlSi3O8,符號Ab)和鈣長石(CaAl2Si2O8,符號An)組成的類質同象系列,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來表示斜長石的成分,拉長石屬中性斜長石,An含量50-70%。
彩虹月光石:
從正面看能看到一道橙色的小彩虹,不同於藍月光只有藍色光,彩虹月光基本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光彩都能見到,彩虹月光一般棉裂會較藍月多一些,晶體透。
奶油體藍月光:
奶油體藍月光晶體呈現半透明泛白的色澤,泛出藍光。
透明體藍月光石:
晶體內可有棉裂,但是整體很通透。
拉長石:
拉長石的底色比較深,光彩跟彩月光一樣是多種多樣的。有一些拉長石色帶清晰,而晶體內有包含物對於拉長石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灰月光石: 區分拉長石跟灰月光只需要把握兩點, 1.灰月光的光彩是銀白色的,沒有任何其他的彩光。 2.灰月光的晶體雖然可能不夠透,但是在灰底的基礎上,是沒有拉長石的那些包含物的。
白月光石: 白底,晶體無包含物(可有棉裂),白色光,常出現貓眼效應。
橙月光石:
橙色,晶體無包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