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查從中山大學設立博雅學院談美國的文理教育?

  中山大學在國內率先設立了博雅學院,甘陽擔任院長,新設的博雅學院招30名學生,接受精英教育。中山大學該舉措備受關注引發外界熱議。

  大學四年,不分專業,不屬任何院系,修讀古漢語、古希臘語、拉丁語、英語、中國文明、西方文明等課程,課程設定追求“少而精”。中大將在8000多名新生中遴選出30名在新學期入讀該學院。這批學生將不分專業接受四年精英式“博雅”教育,畢業後獲哲學(博雅)專業學位。博雅是泊來詞,是Liberal Arts的翻譯,比較文雅,但總覺得有點“陽春白雪”的味道,令人難以親近,不如以前的翻譯Liberal Arts College時使用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教育是美國最令人稱道的教育模式,是繼承和發揚了英國和歐洲大陸,尤其是德國高等教育的模式而發展來的。

  談到Liberal Arts,很多人就會想到例如Williams College,Swarthmore College, Wellesley
College等文理學院。Liberal Arts是美國高校的重要種類之一,以本科教育為主,特徵是注重全面綜合教育,設定課程包括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門類,區別於以就業為重要指向的各種專業學校或技術高校。美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從這些文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大部分美國人心目中,文理學院往往代表著經典、小規模、高質量的本科教育。許多文理學院的學術聲譽往往不亞於哈佛耶魯等名校,因而成為很多美國貴族教育子女的首選。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美國華人勞工部長趙曉嵐、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都畢業於美國的文理學院。

  其實上,所謂的Liberal Arts教育不僅體現在這些Liberal Arts College,Liberal Arts教育是滲透到整個美國高等教育的理念裡去的。大學教育的本科是要讓學生如何做人,所以從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三個角度去理解社會和自身,從而建立正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所以文理教育本身不是職業導向性的教育。美國很多著名大學,例如哈佛大學,本科學院叫做Harvard College, 本身也是文理學院,這些本科學院獨立經營和運作。

  其實所謂的Liberal Arts教育最早不是老美創造的,早在幾千年前,孔老夫子所倡導的“六藝”,其實本質上就是Liberal Arts,他教學生,從哲學到歷史,什麼都教,而且學生不僅可以住校,還可以和孔子周遊列國,學生不僅可以看到孔子的言,也可以看到孔子的行,所以產生了很多激烈的討論,例如子貢就在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對孔子的教導產生了懷疑。孔子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同今天西方尤其是美國所說的Liberal Arts教育其實就是同一件事,只不過,孔子做得更好一點而已。現在大學的學生,只能在課堂上接觸到教授,有些教授在課堂上滿嘴仁義道德,但在生活中卻道德淪喪,喪失了教育的重要部分——身教。

  我對中山大學開設博雅教育表示敬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值得敬佩的。但同時,我也有很深的質疑。因為無論是美國的文理學院,還是類似哈佛下屬的哈佛學院,本身都是獨立運作的,這些學院財務獨立,教授們最主要的工作是教書,而是不是科研。中山大學作為國內最好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大學的財政撥款要看科研,教授的評職稱也要看科研,而且教授們,尤其是應用學科的教授們,很容易就可以在校外找到兼職,甚至自己創辦企業,兼任很多協會的會長,所以我不清楚中大如何平衡科研和教學的矛盾?另外一個就是文理學院最重要的精髓(至少我是這麼認為)是教授們的“言傳身教”,不僅學生住校,老師們也住校,不僅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找到教授,下課以後也可以和教授們一起活動、聊天、探討問題,甚至畢業以後,回到學校可以跑到教授家裡去吃飯。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文理學院規模很小的原因。據說中大要在珠海新生中進行推廣,那麼相信1-2年後,中大的博雅學院規模就可能很大,那麼如何平衡學生數量和質量?

  最後,美國的文理學院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社會和校友捐贈,所以才可以保持財務上的獨立,而中國的學生和家長沒有捐贈的習慣,現在讓他們改變習慣也不太可能。所以,中大博雅學院一定是靠財政撥款運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堅持學術自由,學生如何在激烈的討論中產生碰撞?

原作者: 老查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