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時節,茶有所忌?

11月22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了,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進入了這個節氣,也就是在 告訴小夥伴們,禦寒的時節到來了,在這提醒茶友們,要注意保暖禦寒哦。趁著小雪剛到,還不算太冷的今天,給小夥伴們說說關於小雪節氣裡有哪些喝茶的禁忌吧。

方法/步驟

今年小雪節氣恰值農曆十月初,藥王孫思邈在其《十二月修養法》中寫道:“十月心肺氣弱,腎氣強盛,宜減辛苦以養腎氣。勿傷筋骨,勿洩面板,勿妄針炙,以其血澀,津液不行。”從人的氣血執行角度來說,從立冬到冬至這段時間,一陰剝陽氣血最弱,宜溫養忌寒涼,所以,性至苦寒的綠茶及其他輕發酵茶還是不飲為佳,像紅茶、熟普這樣通過人工手段祛其寒涼的茶品也切勿過量。待到冬至一陽來複時,倒是可以開始喝綠茶了。

小雪時節,茶有所忌

張耒(lěi)《寒夜》描述的情景是梅花初綻時,應為冬至後的場景。而且,南宋時的飲茶方式與今大有不同。像唐陸羽《茶經》所載飲茶法是始於魏晉的煎茶 法,茶湯中添加了辛散之物來祛茶寒涼。“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mào)之。”同時,主張飲茶要趁熱連飲, 因為“重濁凝其下,精華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這樣的品飲方式,其目的就是取其化膩之功,祛其寒涼之弊。但其味如 “溝渠間棄水耳”,所以其後經宋、明變法改良,逐漸成為今日之散葉泡法。

小雪時節,茶有所忌

現今我們沖泡散葉茶的品飲方式,是建立在對茶葉的發酵工藝改良基礎上形成的。前面提到“茶分時飲”,若從節氣與人體氣血升降開合的對應上講,冬至到夏至之間宜飲偏涼性的茶品,夏至到冬至則宜飲偏溫性的茶品。若在節氣小雪後冬至前大量喝綠茶類的茶或者嗜飲涼茶,易對脾胃造成持久傷害,豈不應小心避忌?

小雪時節,茶有所忌

注意事項

飲茶要趁熱連飲

在節氣小雪後冬至前大量喝綠茶類的茶或者嗜飲涼茶,易對脾胃造成持久傷害

從立冬到冬至這段時間,一陰剝陽氣血最弱,宜溫養忌寒涼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