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加拉瀑布—體驗驚心動魄?

尼亞加拉河靜靜地流淌著,盪漾著微波,與普通的大河似乎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可就在它流向安大略湖的中途,措不及防地遭遇了一個高達50多米落差的斷裂,於是,尼亞加拉大瀑布騰空出世。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裡意為“雷神之水”。

  尼亞加拉河是美國和加拿大接壤的東部地區為著名的五大湖區。其中的伊利湖的水面比安大略湖高出約100米,兩湖之間流淌著55公里長的尼亞加拉河。如果自然之神甘於平庸地用55公里長的河道來消耗這100米的水位之差,那麼這微小的傾斜度將無以造就任何雷鳴飛瀑。

  但是,自然之神從來不會甘於庸常。它總是用它的鬼斧神刀在神州大地刻畫出一幅幅壯麗的景緻,使得像我這樣無以有所建樹,而又不甘於昏噩一生的人們有了足夠的理由輾轉千里,活得色彩繽紛、滋味無窮。

  我們的車到達尼亞加拉大瀑布公園時,已近晚上八點半了。公園的草坪上、長椅上坐躺著不少的遊客,三三兩兩的幾個鴿子閒庭信步於人群當中。從遊人悠然的樣子我可以猜到他們早已看過了白天的尼亞加拉瀑布,現在是在等待華燈初照,領略夜色燈光下尼亞加拉大瀑布絕無僅有的風姿。

  水聲震耳,尋聲望去,只見水霧飛空。趕緊登上觀望臺,側望夜幕降臨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尼亞加拉河流到山羊島時被一分為二,左側的馬蹄形瀑布歸屬加拿大,寬約800米;右側是美國瀑布,寬300多米。此刻,我站立的位置只能看到美國瀑布和馬蹄形瀑布的一角。據說只有看馬蹄形瀑布才能真正感受到雷神之水的神威。可眼前的景象已讓我折服:近處銀河劈流而下、遠處銀霧漫天起舞。

  夜幕驟然加快了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多的遊客聚集到了圍欄邊,對岸加拿大的樓群沐浴在夕陽最後一抹的餘暉裡。21:15左右,終於有一道紅光從對岸往射向了大瀑布,此刻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多了些許溫情、些許鬼魅。21:30,集合的時間就要到了,不得不離開了。不知繼續等候的人們是否看到了七彩迷幻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第二天上午再次探訪大瀑布。先是觀看了一部有關大瀑布的傳說和歷史的電影。IMAX的效果,彷彿把我們帶回到到了那個遠古的洪荒年代。

  電影觀賞完畢,當我們乘坐電梯,下到谷底,穿上統一發放的藍色雨披,登上“霧之少女”號開始觀瀑遊覽時,我總覺得遊船以此命名一定與那個悽美悲壯的傳說有關。據說300年前,當地的印第安人震懾於大自然的威力,每年豐收的時節,酋長總要集合全村少女,然後張弓對天放箭,箭落地離哪位少女最近,哪位少女就要被送上盛滿穀物和水果的獨木舟,順著洶湧澎湃的激流衝進飛瀑之中。於是,人們便相信尼亞加拉瀑布那曼妙多姿的霧氣便是美麗少女的化身。

  因為上船的碼頭在美國境內,所以我確信“霧之少女”號首先迎來的一定是美國瀑布,但我真的無法像許多遊記作者那樣搞得清楚什麼時候遊船深入到了加拿大馬蹄形瀑布的邊緣,更說不清哪一條水簾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叫“新娘面紗”。我站在“霧之少女”號一層的船頭,擡頭仰望,只見飛瀑咆哮著奔騰而下,衝擊在河谷的岩石上白浪飛濺,捲起千堆的雪花。有那麼一刻,“少女”迎著瀑布,彷彿要撲進它寬廣的懷中。海鷗在水面上自由矯捷地飛翔著,白霧蒸騰著飄向天空,似乎想與藍天中的白雲相逢。我只感覺船身搖盪得如同颶風中的一葉小舟。相機已經無法使用,也沒有必要使用,這樣驚心動魄而又浪漫詩情的上天之作凡人手中的相機又怎麼可能完全真實地記錄?

  尼亞加拉瀑布,它用飛瀉的水流跌宕著我的視覺,它用磅礴的氣勢開闊著我的心胸。水霧撲面,“驟雨”溼襟,觀瀑之旅實在成了一次體驗之旅。

  上岸,沿著島上的山經石階而上,擡頭看飛瀑跌落之始的景象,又是別樣的一種風情。一道彩虹懸掛于飛瀑之上,雖然它依然聲聞數裡,但顯然多了幾份嫵媚柔情。我多麼希望能夠靜靜地站立在那兒“坐禪”片刻,而不是僅僅只乘人群離開的間隙對著鏡頭,坳幾個造型。

  很多天過去了,但我依然會想:如果尼亞加拉河沒有遇上這一落差50米的斷裂,那麼它應該會一路波瀾不驚地流進安大略湖,最終匯入大西洋,也因此會像其它千萬條河流一樣,因為沒有變化、沒有個性而默默無聞。尼亞加拉河很幸運地遇上了這一落差50米的斷裂,才有機會展現出它“雷神之水”的威力而舉世聞名。如果尼亞加拉河的機遇來自於變化,那麼人生之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