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場效應電晶體於1925年由Julius Edgar Lilienfeld和於1934年由Oskar Heil分別發明,但是實用的器件一直到1952年才被製造出來(結型場效電晶體,Junction-FET,JFET)。1960年Dawan Kahng發明了金氧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從而大部分代替了JFET,對電子行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電極
所有的FET都有柵極(gate)、漏極(drain)、源極(source)三個端,分別大致對應BTJ的基極(base)、集電極(collector)和發射極(emitter)。除JFET以外,所有的FET也有第四端,被稱為體(body)、基(base)、塊體(bulk)或襯底(substrate)。這個第四端可以將電晶體調製至執行;在電路設計中,很少讓體端發揮大的作用,但是當物理設計一個積體電路的時候,它的存在就是重要的。在圖中柵極的長度(length)L,是指源和漏的距離。寬度(width)是指電晶體的範圍,在圖中和橫截面垂直。通常情況下寬度比長度大得多。長度1微米的柵極限制最高頻率約為5GHz,0.2微米則是約30GHz。
組成
FET由各種半導體構成,目前矽是最常見的。大部分的FET是由傳統塊體半導體制造技術製造,使用單晶半導體矽片作為反應區,或者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