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自制三伏貼?

一年中最為炎熱的三伏天又快到了,這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機表,面板鬆弛,毛孔開張。壯族醫學理論強調陰陽為主,通調三道兩路(三道:氣道、穀道、水道,兩路:龍路、火路);天地人三氣同步,人與天地就能保持同步平衡,人就能保持健康狀態,若三道兩路不通或天地人三氣不能同步就會發生疾病。此時利用藥物滲透面板,刺激穴位,有助於邪氣的外驅,從而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

三伏貼療法自古代流傳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在夏天特定的農曆日期貼在後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據信可以治療預防冬天發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工具/原料

三伏貼主要藥材

細辛、甘遂、白芥子、元胡、吳茱萸、人蔘、生薑

  北細辛藥效較好,它辛溫入肺經,有解表散寒、溫肺化飲、通竅的作用。由於藥效較“猛”,一般用於內服的量不會超過2錢。而三伏貼是外貼面板,細辛正好能發揮作用,將藥效更好地滲入人體中。

  白芥子辛溫入肺經,能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在三伏貼中,主要是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幫助其他中藥藥效更好地進入人體,同時促進人體的氣血迴圈。一部分人貼敷三伏貼面板會起泡,除了藥貼的過敏反應外,白芥子也會刺激面板,因此需要講究貼敷的時間。成人為4~6小時,小兒為1~2小時。但如果個別人貼敷後面板過於癢、熱,也可以視情況減少貼敷的時間。

  甘遂苦、寒,有毒。能起到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的功效。用於痰飲積聚,氣逆喘咳等肺系疾病。

  元胡辛散、溫通,既入血分,又入氣分,既能行血中之氣,又能行氣中之血,氣暢血行,通則不痛。

  吳茱萸性溫熱,對脾胃虛寒、手腳冰冷等疾病治療效果不錯。在三伏貼中起到補陽氣、溫陽的作用。如果是手腳冰冷的患者,可以將吳茱萸打粉後貼敷在湧泉穴。

  紅參作用為補氣。生薑性溫,補陽氣和擴充毛細血管。如風寒感冒時可以喝些生薑、紅糖煮的水趁熱喝可祛風寒。

壯藥三伏貼在貼敷療法的原方上,加入壯藥(藤當歸、通城虎)等,刺激三道兩路,通過三道兩路和氣血的輸送可將藥物直達病所,使天地人三氣同步,達到治病的目的。

步驟/方法

三伏貼製作過程

  1、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粉狀,備用。
  2、 生薑榨汁,將姜渣過濾後只取生薑水。生薑水在常溫下只能存放24小時,如果當日使用不完,要及時放入冰箱中冷藏。
  3、 將生薑汁倒入藥材粉中攪拌均勻。
  4、 使用搓湯圓的方法把藥物搓至食指頭大小,放入膏藥貼中即可。(製作完成的三伏貼如果未能使用,需要放入冰櫃中冷藏。)

  三伏貼貼敷穴位

  
  肺腧穴:為肺臟的背腧穴,此穴可以治療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氣管、支氣管炎等。

  膏肓穴:小朋友貼敷時常用的穴位。

  大椎穴:在督脈上的穴位,對陽氣的調節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患風寒感冒,可以使用風油精在風池穴和大椎穴搓揉。

  膈腧穴:咳嗽、呼吸不暢的患者常用穴。

  腎腧穴:腎為先天之本,該穴為關於腎的重要穴位。

  天突穴:哮喘、咽喉炎、痰多者常用穴。

  神厥穴:位於臍中,別名臍孔穴,氣合穴,氣舍穴,氣寺穴,維會穴,命蒂穴。腹痛、痛經者、身體虛弱者常用。

  改善腸胃貼敷:胃腧、脾腧、中脘穴、神厥穴、足三裡穴

  婦女經帶:腎腧、神厥穴、關元穴、氣海、三陰交、血海

  呼吸系統疾病:肺腧、膏肓穴、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

三伏貼的穴位和使用圖片:

怎樣自制三伏貼

2012年三伏貼敷時間

頭伏:7月14日——7月23日 中伏:7月24日——8月2日 中伏:8月3日——8月12日 三伏:8月13日——8月22日。

注意事項

注:在節氣交換的時候,在家可以使用艾灸溫灸上述穴位,同樣可以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