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通知多D?

到香港應該先了解香港的交通工具。香港是極不適宜乘坐計程車的城市,百年來的發展已經使香港成為亞洲消費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雖然香港的汽車與大陸比較起來相當便宜,普通家庭也可以買得起進口車,但汽油費和停車費可就比大陸貴了不少。有這樣一種說法:香港司機去大陸辦事,回來的時候,只要加滿整箱油,那麼他這次還是賺了的。還有一種說法則是:在中環上班的某公司副總,有自己的私家車,但每天上班還是把車停在九龍,然後坐船或是坐地鐵到港島,因為公司所在的中環是香港最高檔的辦公區,那裡的租金實在是太貴了。

但少搭出租車也不是不搭出租車,請看以下攻略

香港交通知多D

步驟/方法

計程車
香港的計程車有三種顏色,分別是紅色,藍色與綠色,主要是根據行駛區域的不同,對顏色進行區分。所以我們只要一看顏色就知道,這輛計程車平時是在港島九龍或是在新界或離島運營了。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從1997年香港迴歸之後,許多香港服務業人員都學會了普通話,但也許是大陸游客打車的人還是太少,香港的計程車司機有許多聽不懂普通話,最好在上車之前先把目的地寫在紙上,上車之後交給司機看,大部分出租車司機還是懂得看簡體字的。
香港的計程車大多以日本豐田為主,規定的最大乘客量是五位,即前排一位,後排四位,所以如果去的地方近的話,又是五人結伴同行,那麼還是打出租車來得方便和便宜。比如我們經常去的香港美食區:香港老機場啟德機場所在的九龍城,從九龍塘的地鐵出口打車去也只要18元港幣,而坐車,每個人是4.5元的小巴。
香港的計程車起步價是15港幣,每200米的收是1.4港元。

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服務原是由一位著名的波斯火教徒盧先生創辦,並以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為名,約十年後(即1898年),目前我們熟悉的天星小輪,九龍倉向盧先生購下了全部股權後,天星小輪公司便正式成立。
經常來往於維多利亞海港的天星小輪服務,最早期收費為每人五仙。時至一百年後之今日,上層票價比其它過海交通工具,顯然仍是最廉宜的選擇。
麗星由最初僅擁有4艘以燒煤炭發動的單層船隻,擴充套件至目前擁有12艘燒柴油的內燃機雙層船。而兩艘最新於1989年加入服務的“金星”及“世星”,設有750個座位,載客量較舊有傳統的渡輪多出二百人。
天星小輪也是香港絕無僅有的入選香港十大浪漫景點的交通工具。想想看2.2元港幣的船資,你就可以享受海風吹拂和無價的維多利亞灣夜景,夫復何求!
天星小輪的運營並不僅是從尖沙咀到中環這條,但這條無疑對於遊客是最有吸引力的。強烈推薦所有到香港的遊客都要嘗試一下這種物美價廉又十分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香港電車
說到香港有軌電車,那可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現代化的大都市中,也有有交通工具成為一個城市的形象或是象徵的,比如倫敦的馬車,北京的人力三輪車。但香港的電車是又不一樣,既是香港的特殊景緻,又是普通遊客可以坐得起的交通工具。
大家可能會記得在20世紀80年代,我們看港片的時候會看到不少穿梭在香港各地的電車。同樣的有軌電車,我只在國內的長春坐過,真的是好像回到了上個世紀初,採礦工人下班之後坐著工地的有軌電車回家,穿行在繁體的夜幕中,隱約閃爍的是車頂的燈,昏黃的燈泡把乘客的背影拉得老長,而窗外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則為黑黢黢的窗戶填補了色彩,在半夢半醒時向外望去,像是萬花筒的感覺。
自1904年起,香港電車便在港島北部沿海岸線執行,穿梭港島東西;近百年來,電車公司見證了香港的興旺發展,至今電車仍然是本港最具效率及經濟實惠的公共運輸工具。現在,電車公司擁有及營運著163輛電車(當中包括兩輛充滿懷舊氣息的古董旅遊電車),被譽為世界上仍在服務中的最大雙層電車車隊,每日平均接載24萬人次的乘客。
首批電車共26輛,電車車身於英國製造,以元件形式運抵香港後再在本地工場裝嵌。首批電車全部為單層式設計,其中10輛為頭等電車,車身中央是密封式,靠邊直放兩行長椅,而車頭、尾部分則採用開放式設計,可載客32人。其餘16輛為三等電車,車身是全開放式,兩旁沒有旁板,橫放6排背對背長椅,可容納48人。
香港有軌電車還擔負著香港的懷舊與文化傳承的意義。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主題展廳中,便有一輛原始尺寸大小的香港有軌電車,靜靜地佇立在那,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不同時代的人群,默默地告訴大家自己的歷史。
香港電車的價錢也是老幼無欺,價格公道,從太古到中環,橫貫港島東西也只要兩塊錢的港幣,坐地鐵則要七八塊錢。香港人又把電車叫做“叮叮”,因為早期的電車執行的時候總會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
香港的電車可能也是最常上電影的城市道具之一。週末的夜晚,忙碌了一個星期的白領女子,在中環的蘭桂坊瘋狂了一個晚上之後,踏上回家的電車,脫下寂寞的高跟鞋,看著窗外的繁華夜景,和內心的孤寂造成的巨大反差。
在我生日的時候,理了個光頭,朋友們陪我去坐香港電車,很是感覺到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味道。
有軌電車6條主要路線分別如下:筲箕灣至上環街市,筲箕灣至跑馬地,北角至屈地街,跑馬地至堅尼地城,銅鑼灣至堅尼地城,上環街市至堅尼地城。

香港鐵路
當地人稱為KCR。
東鐵(前稱九廣鐵路)於1910年啟用,當時屬單軌系統,由九龍尖沙咀經新界直達羅湖邊境。
早期的火車由蒸氣機車拖動,於上個世紀50年代逐步改用柴油機車,至1962年柴油火車已全面取代蒸氣火車。1973年九廣鐵路展開現代化計劃,包括鋪設雙軌和進行鐵路電氣化。首階段的電氣化工程於1982年5月6日完成,九龍至沙田近郊線電氣化列車正式啟用。一年後,即1983年7月15日,沙田至羅湖的路段亦隨之投入服務,由當時的港督尤德爵士主持通車儀式。
1982年之前,鐵路屬政府部門,隨著“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同年12月通過,九廣鐵路公司遂正式成立,自此脫離政府。
一般來說,從羅湖口岸過關,所選擇的交通工具就是KCR,KCR與香港地鐵(MTR)交匯處在九龍塘。所以到時記得在九龍塘下車呀。
KCR的終點站在紅磡,它之所以聞名就是因為很多香港的歌星都在紅磡的體育場開個人演唱會。不少廣東人專門來香港觀看演唱會,甚至我還接待過兩個北京人,專門飛到深圳,過關之後來香港觀看羅大佑演唱會。那麼,香港演唱會之旅從羅湖開始,到紅堪KCR下車,下車之後出口往右手拐,過了天橋就是紅磡體育館了。
KCR的價錢相對比較低廉,一般來說坐三四站只要6元港幣,從羅湖到九龍塘的車資是35元港幣,實際上從九龍塘坐車到上水也只要18元港幣,而上水與羅湖只是一站之隔就要收17元錢,我們只能把它理解為出境的消費稅了。

香港地鐵
香港的地鐵,當地人稱為MTR,作為遊客來說,經常搞不懂香港的巴士系統,所以地鐵成了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許多大商場也是興建在MTR上,方便購物。
首次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系統的建議是在1967年,由政府任命的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Freeman, Fox, WilburSmith and Associates)研究後提交。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及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兩個主要因素。
當時,由於地理環境關係,香港人口有大部份人是居住在人口密度極高的背山面海狹長地區,此亦乃建議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原因之一。因為如要在市區裡發展道路網以改善交通情況,非大量拆卸樓宇不可。
1973年,香港政府決定與四個國際大集團商議,打算將工程以固定價格,單一合約的形式批出。在此之後,地下鐵路公司更正式成立,取代臨時管理局,監督工程的進行。

香港巴士
香港的巴士大陸通常稱為公共汽車。
早在20世紀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的巴士服務,最初只有幾輛Ford行走。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走尖沙咀到深水 的路線。
我們在許多香港片上都看到過香港的特徵之一便是雙層巴士。時至今日,國內的大城市都已經有了自己的雙層巴士,許多城市將其當成是旅遊專線來經營,因為坐在觀光巴士的上層,觀賞風景確是絕佳。
讓我們來看看香港雙層巴士的歷史吧:
戰後大量新移民從內地湧來香港,人口暴增,交通需求與日俱增,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九巴決定購買雙層巴士。第一輛雙層巴士於1949年4月投入服務,這就是DaimlerCVG5。政府特別為了讓雙層巴士在路面行駛,把主要街道上的樹木修剪及提升店鋪招牌至離地4.8米高。上個世紀50年代起,巴士網路隨著新的發展區而伸展,路線和車輛以幾何級數增加,柴灣、觀塘、荃灣等地相繼有巴士行走。由於香港島的道路狹窄曲折,中巴直到1963年1月才有第一輛雙層巴士行走,這是一DennisLolineIII。成功推出雙層巴士後,中巴便大量購置雙層巴士。
大多數城市巴士總是公交運營的主力,香港也不例外,但對於旅遊者來說,香港的巴士有諸多不便之處,一是很多車沒有報站的,二是香港是島嶼,巴士經常繞著山路前行,對於會暈車的遊客來說也不是好訊息。

八達通卡
說到香港的交通,不能不提到八達通卡,有句話是“作為遊客,你在香港可以沒有你手機的SIM卡,但你不能沒有八達通卡” 。八達通卡是一種非接觸的IC卡,由SONY公司製造,現在國內也開始大量地在公交系統上使用非接觸IC卡。而香港的大規模應用則有數十年的歷史,全港超過1千萬張八達通卡在市面流通,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公交系統則紛紛派人前來學習。
八達通是一套電子收費系統,採用非接觸式智慧卡作為付款方法。你只須將八達通卡輕放於收費器上,應繳金額便會自動從卡中扣除,無須找贖。
八達通不僅是交通用的IC卡,它還是小額支付的最佳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它比信用卡、銀行卡還要有用。不少便利店與快餐廳都提供了八達通的消費支援。現在,八達通平均每日處理的交易量逾814萬宗,金額達港幣5440萬,超過253間商戶接受八達通卡,包括公共交通、停車場、零售業(超級市場、便利店、快餐、餅店、個人護理商店)、自助服務(販賣機、銷售亭、電話亭、影印機)、康樂設施、學校及出入保安系統。
不能不說香港人擁有這麼多年的商業經驗,懂得賺錢。就拿八達通來說,出了不少紀念款的,有人像集郵、收集火花一樣收集這些紀念版的八達通,還有特製的八達通手錶,我就擁有第一款的八達通手錶,將八達通的儲值晶片存放到手錶中,過關的時候,只要需要伸出手,把手錶輕放在上面就可以了,是不是酷斃了?有一些邦德特工的味道。
八達通種類   按金    儲值   售價
成人     HKD50  HKD100  HKD150
兒童  HKD50  HKD20  HKD70
長者    HKD50  HKD20  HKD70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