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山旅遊攻略
大覺山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境內,大覺山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分佈廣,被專家譽為“天然氧吧,全國罕見的動植物基因庫”。境內山清水秀,山巒蒼鬱峻拔、溪流清澈縈迴,自然風貌原始,空氣清純,新鮮、氣候舒爽宜人,以全國罕見江西第一的綠色植被,引起國內外等專家關注,被譽為“生態王國,華廈翡翠”。大覺山風景區成功入選“新贛鄱十景”,可見其魅力所在。
大覺寺為大覺山的重要景點之一,地處大覺山旅遊區內,距景區山門6公里,核心區域面積1.8萬畝。佛、道、儒三教合一宗教朝拜勝地、馳名中外數百年的大覺寺,坐落在海拔1118米的蓮花山天然石洞中。此洞深12米,寬60米,高6米,洞之深廓,世所罕見。蓮花山山高奇峰獨特,清澈的“聰明泉”,聳立的“雙燭石”,威武的“將軍石”,神祕的“寶塔”,幽靜的“呂洞賓”讀書洞,挺拔的“逍遙峰”,還有賦予傳奇色彩的“龍床洞”、“水簾洞”、“神女石”、“不老鬆”、“神龜問天”、“雙乳峰”等五十餘個景點分佈於大覺寺周圍。
大覺山風景區,位於江西省東部、閩贛交界的武夷山西麓,東經116°46’,北緯27°28’,面積204平方公里,是“生態王國·華夏翡翠”資溪縣的核心區域。大覺山景區交通便利,316國道從門口通過,鷹廈鐵路資溪站距景區僅7.5公里。京福、昌廈、濟廣高速公路通車後,從上海到大覺山也不過半天車程。著名風景區武夷山、龍虎山分別坐落在大覺山東、北兩翼,旅遊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大覺山屬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更無颱風,地震、泥石流等極端自然災害威脅。大覺山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596.7小時。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9℃,年無霜期270天。雨量豐沛,年平均降雨量1929.9mm。大覺山七十二峰朝大佛,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佔景區面積的19.2%,主峰高達1360米。景區內喬灌木、藤蔓、花草、苔蘚、飛禽走獸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在1498種植物中,就有紅豆杉、銀杏等珍稀瀕危物種45科123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雲豹、黑熊等4綱27目69科206種。實屬當代存世不多、價值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寶庫。
海南民族文化村董事長李啟明先生自2002年12月31日開始已斥資3億對景區進行開發建設,目前完成了一期工程。遊客步道登峰造極,激流飛艇試業成功,水電餐飲成龍配套,接待樓閣飛檐翹首,寺廟擴建竣工在望,索道天宮緊鑼密鼓……二期工程正紮實有序地進行。沉睡千年、深藏不露的大覺山逐漸向世人展現了萬鍾風情:松濤雲海、朝霞日出、重巒疊嶂、激流穿石;石塔、石扇、石鴿、石佛、獅蹲虎踞、鬼斧神工;鼓潭鑼池、龍鳳和鳴、飛瀑瀉銀、高歌如頌;巨石小卵、懸崖嶙峋,古藤老樹欣欣向榮……。大覺山人正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做道法自然的卓越實踐者,向著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國內外遊客體驗自然生態,品味健康快樂作出不懈的努力。
大覺山的傳說:是大覺巖寺址,又是最佳的中心風景點,名人曾留下墨跡,誇它為“天下第一巖的絕妙仙境”。並有詩為證:
雄偉壯觀獅子巖,美妙神奇民間傳;
早聞鳥語鐘鼓音,晚觀日落朝佛。
日出陽光照巖洞,滿寺香氣撲鼻中;
群山環繞青常在,奇石異景在險峰。
相傳古時候,武夷山西麓氣候宜人,山色鬱蔥,有九隻獅子同時看中這塊風水寶地,可誰也肯輕易離去,於是就廝打起來,最後剩下一雌一雄旗鼓相當,相爭不下,決鬥了七七四十九天,雄獅不敵敗逃。而母獅也累得大張口喘氣,喘著喘著身子變硬了,變成了一座大山,身上的毛髮變成了滿山的樹木,翹起的尾巴變成了大石筍柱,而它那張大的嘴巴就是今天的大覺山澗。
大覺山的開發和由來有許多傳說,但民間又也有傳說的是說南林縣笑石林右代有百獅子,為了爭奪地盤之間發生了格鬥。勝者佔據笑石,敗者落荒而逃。而有隻母獅子在此安家落戶,經過漫長的歲月,母獅子變成一座巨大的石山,橫臥在武夷山脈的蓮花山上,此巖洞便是獅子張開的口,後有大覺禪師雲遊至此開發興建寺廟,故將獅子巖改為大覺巖寺,大覺巖寺空橫有60多米,直深30多米,高有9米左右,可容納憎尼及遊客達近千人之多。
大覺者:高1338米,神威壯觀,氣勢恢巨集,被人們譽為“大地之子、元始天尊”,它座落在大覺寺東面,是大覺山宗教文化旅遊最輝煌、最具吸引力的核心。何謂大覺,即世人大覺大悟是也。何謂者,即人也。大覺者合二為一,是組成萬物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就以人為本而言,大覺者即是人的最高境界之所求,大地之子的象徵。以天為元始,大覺者是日照萬物,人們嚮往美好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心裡追求。
大覺山大峽谷漂流
全長3.6公里,落差188米,途徑一峪、三彎、六潭、九瀑等急流飛舟,搏擊自然,驚險刺激。被稱為“點燃生命激情,盡享自然精華”。
天湖:又名大覺湖,湖長2700米,湖水深47米,集雨面積約15平方公里,蓄水容積200萬立方米,海拔500米左右,高山湖泊環繞大覺寺主峰,日出陽光映照湖面,碧水青山,湖光山色,一片碧藍,夜近黃昏,仙鶴百鳥齊鳴,夕陽綠湖,一派生機,是遊客避暑休閒,賞山水日月,品人間仙境的佳地,因湖面環繞大覺寺主峰,鑲嵌在蓮花山之間,譽為天湖。
天嶺:沿天湖的東峽谷口2公里出為大覺寺觀音亭,溪水潺流不斷,深間澗谷雲海,沿次亭上至大覺巖寺,經過高山曲折叢嶺,其道迂迴艱險,艱險刺激,滿布驚恐,讓遊人飽產生活艱辛,領悟大覺之途奧趣之所在,由於上大覺寺步行者必繞天嶺,嶺嶺皆辛苦,步步皆維艱,猶如攀天之感覺,也表明文徒心心向佛的覺心,故及名為天嶺,天湖為天嶺必經過之路。
天台:位於天嶺的末段的東南方向,遊客走完天嶺之後來到天台,它是遊客朝拜、天地的重要場所,天台採用天圓地方造型,是依照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元素進行規劃設計的,天台呈圓形安排在大覺寺東南方向為位,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拜見太上設有鋪臺,香火,可供眾人拜見天地,在拜見太的前面佈置有一樽四角方鼎,是天台的象徵,也是天台的主景。
天巖:通過天台來到天巖,此巖又叫大覺巖,為天然形成,室內天然分割隔成四室,是佛道儒三教為一體的綜合型宗教文化主要活動場所,寺廟建於東晉,迄今1600餘年,是國內罕見的天然石洞,大覺寺宗教文化開發的,以此洞為起點,並以一流觀念和全新產品,修建寺內設施,恢復寺內原有面貌。
天橋:位於天巖以東大覺寺主峰下仙女石地段,此處山高奇峭,雲海氣流滿灑林叢,山上可聽古寺鐘聲,山下可聽溪下流曄,遊客過天橋來到此地,讓人飽浪華夏五千年往事如煙雲空門垂界的意境。
天廊:在天橋東邊大覺寺主峰懸崖絕壁處,建造長100米的太空步廊,稱為天廊,太空步廊採用全透明的古棧道形成,在懸崖峭壁上懸空通過,極目武夷山脈逶迤山峰景色,下面是萬丈深淵,讓遊客在驚險刺激中欣賞武夷山脈優美自然風光,同時說明,只有有膽有識通過天廊的人,才能真正景觀出一心欲求的巨集偉之志。
天界:位於蓮花山東北部懸崖上方的大佛山。大佛山歷經千萬年風霜和自然風化,此懸崖造型極似佛身,面朝大覺寺,冥冥之中現出神靈,規劃在此山頂修復“大覺者”,“大覺者”的重生是天人和諧,天人合一,佛傳百世的祥瑞之兆,也是自然生態的真實再現。
天壇:位於蓮花山東部的一個山頭,是禮拜“大覺者”的場所,距天然大佛“大覺者”約300米左右,天壇形狀亦是採用天賀地方古建築風格,是由多個小正形拜佛臺通過步階連線起來的,朝向“大覺者”的方向(東北方)。
天街:位於蓮花山北部山脊處,是天台與齋園兩個景點之間的天然通道,天街為遊客提供了一個休息與觀光的場所,遊客來到天街,宛如進入仙境一般,天街上既有民間鬧市般的繁華,又有仙境般的美好想像和空間,讓人們真實感受到大覺山才是人類真正夢尋回歸的空園。
齋苑:位於蓮花山北部的山林中,是九天景觀中的過渡部位,人們夢尋九天,參拜大覺者已經歷八道天屏障礙的艱辛,最後來到大覺者身邊還需先到齋園苑,通過食素以表一心向佛的意志和決心,遊客經過天街就可以到達齋苑,它是香客休息與進餐的的一個場所。
油泉、米泉和龍泉的傳說:大覺山大覺寺自朝拜以來遊人如織,觀音菩薩也來此修行並現身,這更吸引了無數信徒前來祈求,然而,大覺山遠離村落,因前來朝拜的眾信徒攜帶食物不便,觀音菩薩看到後就用手一指,在大覺寺聰明泉旁便出現兩處泉眼,一個泉眼中出米,一個泉眼中出油,這樣就免去了朝拜的信徒們負重爬山之苦奇特的是泉中流出來的米和油以朝拜人為限,人都就多出,人少就少出,不會有一點剩餘。
大覺巖中有巖,傳奇中有傳奇。也有民間傳說,現在的龍泉洞過去叫“油、米”洞,不知多少年前,凡常住在寺內僧尼和來寺投香求佛者,原需帶齋食,龍泉洞有兩個洞口,會自流油和米出來,恰恰可滿足當天寺內人食用,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流著,後因有一和尚貪婪,想多出油、米,拿出去賣,半點夜三更裡把洞口挖大,結果被仙人發現,人心不得足,夠吃還想賣,神仙惡其貪婪無厭,用石頭把兩個洞品堵住,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流過油、米了,只是聰明泉源源不斷地流著,聰明泉也叫龍水,來往旅遊者知其來意,都要喝幾口清涼可口的龍泉水,真感覺到別具一格的仙味。
朱崖峰:舊方人多以“豬牙石”之稱,因為此山聳兀如野豬獠牙。中國政治家、臨川籍的王安石當時到大覺石,將此山雅化為“朱崖”。明正德年間的《建昌府志》則日“石筍山”,有石尖銳如筍,上聳天際,把朱崖的景觀寫成如雨後春筍,北宋年間饒子尚曾有詩云:“雲根盤地三千丈,石筍參天第一峰”,清乾隆年間舊記上載,朱崖石如擎插天、苔蘚斑駁,映日鮮明,題以朱崖扶日,此峰為瀘溪八景之一。
神仙讀書洞的傳說:在大覺寺不遠處的右側,有兩間相通的小石室,相傳是觀音菩薩讀書誦經的地方。自從觀音菩薩來此修行後,香客絡繹不絕,觀音菩薩不習慣熱鬧,就在大覺寺旁邊開闢了兩個巖洞,平時在此讀書誦經。洞下有一泉是她洗墨之處,遠處有一石形的硯石,一方石的筆架,是供她磨墨擱筆用的。 也有據民間流傳說中國的政治家王安石曾到過大覺山,是王安石讀書洞.相傳他到大覺山時,發現離寺廟不遠處有一天然巖洞,就在此讀書,並留下筆墨。
扇石:遊客可沿著小溪水河走到轉彎處,擡頭往左邊觀看,兩把像扇子形相插在高達500米巨石之上,人們稱它為扇石,又叫雙鴿石。相傳此扇是仙人在巖前看書時,一時心血來潮,將扇子往山下一丟,結果插在孤石峰上,究竟至今此扇插了多少年,我們讓考古學家來回答好吧!
半山亭:登山莫畏苦,小憩自然,過了通天街,步行半山亭,木登隨客便,好似入仙境,忽聽宣鬧聲,爆竹進香來。
雙燭石:由神仙看盡收眼底洞西側走出不到50米處,便是雙燭石,又稱雙柱石,該兩個雙燭石高約50餘米,口徑在4至5米左右,直矗在獅子巖腰間的兩邊。相傳神仙下凡到讀書洞看書經過雙燭石中間騰空飛過,所以大自然安排這對比燭石是為了迎接神仙而矗的,故稱雙燭石的美名。
小獅子巖:相傳是一隻小獅子隨母獅子在格鬥的時候驚嚇過,所以把身子躲在母獅子肚皮下,露出一頭,向外張開小口,小獅子的口表示歡迎過往遊客。
神祕的石塔和不老鬆:遊客走出大覺巖寺再往東邊方向前行三百米左右,在小路的左邊有塊光禿禿的大巖下,直矗著一個形似孤石,人們叫它神祕石塔,它四邊不靠,則有一種個性,在它旁邊險要石峰之上,從石縫裡獨長一棵松樹,此樹的枝較比其它樹要短、要濃厚,奇特的是水泡不到,天氣熱時幹不死,山火燒不著,所以人們稱它為不老鬆,究竟它生長了多少歲月,誰也不知道,現在成為遊客拍照留影不可多的佳景。
龍珠巖:是在大覺巖5米的大石之上,此巖可容納二十餘人,巖內長出各種不異的上百個小圓石頭,像龍珠一樣在那裡放著,在巖口下自然長出一棵小樹,人們可沿樹上去參觀,可惜的是這棵樹在文革的時候被人砍掉,現在此巖就不那麼容易攀登了。
牛背脊:走出半山亭,跨步又一景,望見牛背脊,可謂又可行,這個牛背脊石是嚮往大覺巖的必經之路,它形似牛背脊,又叫魚背脊石。它直臥在一個孤獨而光禿禿的大石塊,站在此處兩邊往下而望,便是懸崖,萬丈深淵,過去行人經過這裡時,通常小心翼翼,否則有滑下岩石之危。由於大覺寺朝拜者與日增多,為了安全起見,特將牛背脊上劃上小階梯,現在遊客可以灑手而過。
小覺巖:小覺巖在朱崖村東北方向十餘里,後改為斤鐵巖。此巖頂部有一塊開闊的大石坪,相傳太平天國時,太平軍的餘部頭目,一個叫餘拐的帶領太平軍曾在此巖駐紮練兵,在巖內製造兵器。
八地:即大覺峰周邊的八座山脈依地而立形成蓮花,圍繞著大覺者主峰。譽賜為:蓮花峰、神龜峰、筆架峰、翠屏峰、將軍峰、文曲峰、疊羅峰、金剛峰。
百景觀:是指大覺山上的一百我處自然景觀,被譽賜為“如來十大弟子”、“觀音七十三變身”。贍仰大覺山全景,才能領略到各景觀點綴在大覺山山澗奇谷的各個角落,它們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在眾多景觀的襯托下,大覺山如同一朵含苞綻放的蓮花簇簇動人,使遊人流連忘返。
大覺山影視城
大覺山影視城是由江西大覺山景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專案總投資1.8億元,2010年投入資金6680萬元在大覺山景區建設影視城及夢幻地極專案。
大覺山影視城總佔地面積16800畝,總建築面積16000㎡,其中大覺山古鎮佔地60多畝。古鎮選定在景區的官驛站和大美亭兩岸,結合地形地貌打造一個山水交融的宋朝古鎮。影視城內建有一河、三街、六巷,董永家宅,惡霸吳沖天吳俯,令世人逍遙快活的賞春苑,神奇、神祕的原始森林;另外還建有一座廊橋、一座拱橋、一座東望樓、東西兩座城門、一座聖殿、聖殿外有一個聚會用的廣場。衙門、商店、包子鋪、茶樓、集市、客棧等……盡顯大覺山鎮的繁華。整體建築採用仿宋風格,沿街道兩邊佈置,磚木結構,1-2層。牆體採用立磚鬥砌,檐椽、飛椽、望板均用老杉木製作,慄殼色油漆。集旅遊、觀光、休閒、影視拍攝多種功能於一體,為大覺山景區增添了又一個新亮點。
“新贛鄱十景”大覺山是山水交融、魂魄壯險的原生態自然景區。其“激流飛舟漂流”更是具有一定生命危險的運動探險類專案。凡違犯以下告知,而發生的一切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全部由旅遊者本人承擔。
一、進入景區必須自覺遵守景區內的一切安全警示告知。
二、18歲以下、55歲以上;沒有運動探險經驗;身患感冒等一切病症;懷孕、殘疾、智障或身體不適;應急反應能力不強者,不能參加漂流。
三、缺乏安全意識,不能及時地識別危險、控制風險、確保自身安全者,不能參加漂流。
四、漂流前須將個人全部物品妥善保管或交由景區寄存,漂流時不得攜帶任何物品。
五、漂流者必須將景區提供的救生衣、安全帽、雨鞋穿戴緊固,途中不得解下。
六、漂流前必須在起漂點進行練習,能熟練控制漂流船以後方可進行漂流。
七、漂流者必須聽從救生員的安全提示,服從安全指揮,正確使用船隻,挺胸、直腰、腳蹬緊、手拉穩,不準擅自棄船下水。
八、漂流中不準追逐嬉鬧、不準互換互連船艇,兩船之間應保留不致相撞的安全間距。如發生意外,必須服從救生員的安全救助。
九、遊客購票前請認真閱讀領會本公告,進入景區或登船起漂,即視為已完全理解並確認接受本公告。
特別提示:請遊客或帶團導遊、領隊召集隨行人員仔細閱讀該安全公告,如有疑議請先諮詢。如不同意上述公告請勿購票,更不要參與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