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高超的塑造藝術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垂範後世,為後人所敬仰與學習。日前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福建省博物館、泉州市海交館,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等博物館珍藏有他的瓷雕作品外,如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維多利亞·阿爾波特博物館、牛津阿斯摩林博物館、倫敦珀兩瓦爾·戴維斯基金會,丹麥國家博物館、瑞典斯德哥爾摩埃克蘭德科姆美術館,法國巴黎博物館,美國俄勒凶·波特蘭·克盧美術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費城、芝加哥博物館等歐美各國著名博物館以及P·J·唐納利、羅伯特等私人收藏家都收藏有何朝宗名款的瓷塑作品。
明代瓷塑大師見於史著還有張壽山、林朝景、陳偉、林希宗、林孝宗等人,他們的作品都在背部蓋上印記,其瓷塑的技術亦達到了極為高超的成就。可以說,明代是德化瓷業史上瓷塑藝術最為繁盛的黃金時代。
張壽山,明代瓷塑藝術大師,擅長人物瓷塑。其作品在17世紀銷往歐洲,以其精湛的製作藝術而備受青眯。英斟倫敦斯瓦·戴維斯基會會收藏有觀音、達摩、羅漢各一尊;牛津阿斯摩林博物館收藏有提籃觀音一尊;大英博物館收藏有渡海觀音一尊;另有一尊和合二仙為Dr·Willian·Conhia私人收藏。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有負書羅漢立像一尊。
林朝景,明代瓷塑藝術大師,擅長人物瓷塑。其作品曾在17世紀暢銷歐美,至今尚有部分作品為博物館和收藏家所珍藏。英國倫敦斯瓦·戴維斯基金會收藏有高16.8釐米的觀音坐像一尊;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有篆書陽刻“林朝景印”的達摩一尊。
陳偉,明代瓷塑藝術大師,擅長人物瓷塑,其瓷塑作品線條圓潤柔和,清秀灑脫。有觀音坐像、負書羅漢等作品為大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國內外博物館所珍藏。陳偉還善於製作盒、碗等日用器皿,工藝精緻,造型簡樸。常見有“山人陳偉”、“陳偉之印”等篆文款識。
林孝宗,林希宗,明代瓷塑藝術大師,均擅艮人物瓷塑。其作品曾在17世紀暢銷國外。英國收藏家P·J·唐納利、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格魯伯基金會等均收藏有他們的作品。
林子信,明代陶瓷藝術大師,善於製作爐、碟、盤等器皿,工藝精巧,造型簡樸雅緻,融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常見有“林氏子信”、“子信”等篆文款識。其作品在國內外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等多有收藏。
文榮,明代陶瓷藝術大師,善於製作爐、杯等器皿,工藝精巧別斂。常見有“文榮”、“文榮雅制”等篆文款識。其作品遠銷海內外,併為國內外所珍藏。
何朝春,明末清初瓷塑藝術大師,善塑佛像及其他藝術瓷器皿,工藝精細,造型別致,所塑作品線條優美,形態逼真,大量銷往歐洲,英國收藏家P·J.唐納利評價曰:“頗有法國巴黎石膏模像的特色。”常見有“何朝春”、“何朝春作”等葫蘆形或方形篆文款識。
林捷陛,清代陶瓷工藝大師,尤善製作香爐、花瓶等各種陳設供器。其作品製作精良,造型獨特,常見有“林捷陛制”方形楷書款識。
蘇學金(1869-1919),名光銓,號蘊玉。清末民初瓷塑藝術大師,“蘊玉”瓷莊創始人。蘇學金博取各家之長,一生以陶瓷創作為業。其瓷塑作品工藝精湛,線條流暢,疏密得宜,神形兼備,惟妙惟肖,頗有何派藝術風格;其陳設供器精巧別緻,雕鏤工細入微,尤以首創捏塑瓷梅花極具特色,栩栩如生。得意之作常見有“蘇蘊玉”、“蘊玉”或“博及漁人”等印記。
許友義(1887—1940),諱進勇,號雲麟。清末民國瓷塑藝術大師,師從雕塑名家蘇學金,融泥塑、木雕、瓷塑技法於一爐,創造出活動瓷鏈、捏塑珠串等新技法,並形成造型勻稱、裝飾華麗、雕工精細、形象生動的藝術風格。民國期間於程田寺格建立店鋪,商號“裕源”。得意之作常見有葫蘆形“德化”與方形“許雲麟制”或花瓶形“許雲麟”或方形“許裕源制”篆文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