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怎樣寫寫事作文?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方法/步驟

(1)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

(2)怎樣安排記敘順序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瞭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見同學寫出一些好文章來,便驚歎道:“這些內容,我也熟悉的,怎麼我沒能把它們寫出來!”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說穿了,那是因為你缺乏從小事中寫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是少見的,一般人所經歷的大多是平凡的、細小的事情。自古以來,好文章數也數不盡,大多寫的也是平凡的、細小的事。《紅樓夢》寫的是封建社會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瑣事,這些生活瑣事在那樣的門第中可以說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義卻是深刻的,成為舉世公認的鉅著。

(3)怎樣從小事中寫出深意
  一、提高思想水平,訓練一副見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機能攝像,人的雙眼也能攝像。然而人和照相機畢竟不同,雙眼是帶著感情去選鏡頭的。觀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這樣,才可能看到事情的裡層,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尋找出事情所蘊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儘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還要去挖掘它的本質,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這樣,就能有敏感的頭腦和銳利的好眼力,挖掘、尋找出事情中所蘊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
  背景就是時代環境,指的是社會變遷和政治動態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聯絡起來,那就不尋常了。
  四、“事”與“意”的榫頭要對得合適。
  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頭對得不準,往往是主觀上(意)想“深”,客觀上(事)顯得內容單薄。因此,我們在具體寫的時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蘊含的意義時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題目叫《節日的早晨》作文,敘的內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點的情形,結尾是: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
  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絡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鑑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不少同學的作文,不是寫拾到皮夾子交公,就是寫為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不是寫幫助同學補課,就是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總之,盡是寫一些人家寫“爛”的材料。於是語文老師常常在他們的作文後面寫上類似的評語:選材陳舊,希望今後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4)怎樣才能選擇到新穎、獨特的材料
  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學看到作文題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聽途說,或者是從概念出發去記敘、描寫。記好人好事,總是寫“拾皮夾”、“讓座”、“為人補課”,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經歷過,是否有感觸。這樣的內容,怎麼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居住的環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經歷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作為選材的內容,那麼,你所選擇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獨有的,新鮮生動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聽一些同學說,我們是學生,生活貧乏,看不出有什麼新鮮、獨特的事情值得記敘。同學們生活面不廣是事實,要擴大作文選材的範圍,就要求我們儘可能地廣泛接觸生活。那麼是不是我們同學生活圈子小,就沒有新鮮、獨特的材料可以寫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獨特的材料讓你挑選。住在城裡的人,恐怕都見過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學熟視無睹,竟然讓這樣的材料從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
  一般來說,同學們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場。接觸的人少,家人、老師、同學。同學們在作文時,所敘述的事往往是常見的。常見的材料中就沒有新鮮的東西嗎?不是的。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對常見的材料改變一下敘述的角度,也會讓它放出異彩。
  四、開啟思路,擴大視野。
  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裡,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采起來。
  法國巴黎藝術館裡,陳列了一座偉大的文學家巴爾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卻沒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藝術家羅丹用斧頭砍去了。羅丹為什麼要砍掉巴爾扎克雕像的雙手呢?原來,在一個深夜裡,羅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爾扎克的雕像,非常滿意,連夜叫醒了他的學生來欣賞雕像。他的學生把雕像反覆地看了個夠,後來,目光漸漸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爾扎克的那雙手疊合起來,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學生們不禁連聲地說:“好極了,老師,我可從沒見過這樣一雙奇妙的手啊!”羅丹的臉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雙“完美的手”。
  羅丹的雕像是要表現巴爾扎克的精神、氣質,現在那雙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們看了雕像,只欣賞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內容。所以,羅丹砍掉了雕像的雙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現的意義。
  雕塑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只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

(5)在記敘的過程中,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

  一、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
  二、有點有面地敘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面地敘事,“面”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就好比機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這些零件不僅相互照應,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線起來。文章裡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應,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過渡段和過渡句把它們自然、緊密地連線起來。不然,文章就會顯得支離破碎。所以,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
  一般說,記敘文在下面幾種情況需要過渡:
    一)、由這件事轉到另一件事時需要過渡。
    二)、記敘的時間發生變化時需要過渡。
    三)、由倒敘轉入順敘時需要過渡。
    四)、運用插敘時的起止處需要過渡。
  一般來說,插敘內容寫完以後要注意與原來的敘事線索銜接。敘事中的照應有三種情況:
    一)、文題照應。在敘事過程中,我們所寫的內容務必切題,要和文章的標題相照應。
    二)、首尾呼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可以使文章結構緊湊。
    三)、前後照應。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要互相照應。
  總之,過渡和照應,是敘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作文時千萬不能忽視。

注意事項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都是我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這些小事作為材料來寫或作文呢?請注意以下幾點:

⒈如果根據題目的要求選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對這件事進行認真的回憶,並仔細琢磨,反覆思考,挖掘出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讓讀者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了怎樣的事。

⒊必須把事情發生的環境寫清楚。因為任何事情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發展的。環境寫好了,寫出特點來,還能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生動。​​

⒋一般要按事情發展順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不能顛三倒四,還應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寫清楚。

⒌記事中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重點部分(一般指事情發展高潮處)要詳寫,寫具體,寫詳盡,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⒍寫事離不開寫人,同此在記事過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寫細緻,寫逼真,這樣才能表達出人物的思想品質,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件事所包含的意義,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