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驗分享:人在投資理財中的非理性行為有哪些
工具/原料
筆記本
方法/步驟
過度自信是指人們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過於自信。投資者趨向於認為別人的投資決策都是非理性的, 而自己的決定是理性的, 是在根據優勢的資訊基礎上進行操作的,但事實並非如此。Daniel Kahnemn 認為:過度自信來源於投資者對概率事件的錯誤估計, 人們對於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產生過高的估計, 認為其總是可能發生的, 這也是各種博彩行為的心理依據;而對於中等偏高程度的概率性事件, 易產生過低的估計;但對於90 %以上的概率性事件, 則認為肯定會發生,這是過度自信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參加投資活動會讓投資者產生一種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 控制錯覺也是產生過度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我歸因偏向(Biased Self-Attribution)
投資者通常都是過於偏愛自己掌握的資訊, 從而在判斷股票價格時對自己掌握的資訊做出過度反應。有偏的自我歸因使投資者低估關於股票價值的公開資訊, 特別是當公共資訊與他們的個人資訊相背時。當公共資訊與投資者的個人資訊相一致時, 投資者的信心增加; 但當公共資訊與投資者的個人資訊不一致時, 投資者信心的降低幅度較低。有偏的自我歸因指導下的投資行為必然導致股票回報的短期連續性和長期的反轉。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期望理論的重要發現之一是人們在面對收益和損失的決策時表現出不對稱性。Kahneman和Tversky的實驗結論是:人們並非厭惡風險,當他們認為合適時,他們會選擇賭上一把,但如果不是厭惡風險又是什麼呢?他們認為,人們的動機總是要躲避損失,而不是那麼厭惡不確定性,人們厭惡的是損失,損失總比收益更突出、感受更強烈。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感到損失寧他們產生更大的情緒影響。他們發現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應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期望理論認為,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在股票投資中,長期收益可能會週期性的被短期損失所打斷,短視的投資者把股票市場視同賭場,過分強調潛在的短期損失。投資者不願意承受這種短期損失的現象被稱為“短視的損失厭惡”。這些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通貨膨脹的長期影響可能會遠遠超過短期內股票的漲跌。如果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十年的長期收入,他們可能擁有更多的權益資產,與賭場不同,投資於股權的長期回報預期是正值。由於短視的損失厭惡,人們在其長期資產的配置中可能過於保守。
代表性法則(Representativeness)
代表性啟發是指當個體進行判斷時,將所得資訊與頭腦中已存在的類似某種原形的概念進行比較,當偏差較小時,個體便迅速判斷該資訊很可能代表該原型概念。代表性啟發式使個體不必經過複雜的計算而對概率做出迅速的判斷。然而這種判斷方式卻使個體忽視進行客觀概率判斷所需考慮的前提條件(如事件的獨立性、先驗概率及樣本大小等),從而判斷失誤引發決策錯誤。
狹隘框景效應(Narrow Framing)
又稱情景依賴,是指決策者並不是孤立地知覺和記憶素材,他們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素材發生的背景,來解釋新的資訊的。在一種情形下,一個刺激物以一種方式被感知,而在另一種情形下,同樣的刺激物,可能會產生非常不同的感知。因此,事物的表面形式也即是框架會影響人們對事物本質的看法;人們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他所用的特殊的框架,這種由框架依賴導致的認知與判斷的偏差即為框架偏差,它是指人們的判斷與決策依賴於所面臨的決策問題的形式,即儘管問題的本質相同但因形式不同也會導致人們做出不同的決策。
理念堅守(Belief Perseverance)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的心理總是會存在著確認偏差,即一旦人們形成先驗信念,他們就會有意識地尋找有利於證實先驗信念的各種證據,而無論事後的結果是先驗信念正確與否。這在金融市場上,就會使投資者堅持錯誤的交易策略,導致金融產品定價偏差的持續存在,直到非常強有力的證據出現才能迫使其改變原有信念。
注意事項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您的支援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如果本經驗對您有幫助,請轉發到您的微博,微信等幫助更多的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