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的孩子在暑假過後馬上就上小學了。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程度如何?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做家長的是否清楚?在此,單就數學方面的作一小結,家長不妨對照檢查一下自己孩子的情況,如果覺得還不是很滿意,可趁假期和孩子一起努努力吧!
工具/原料
孩子 家長
數學能力
孩子應該具備的數學能力
正、反數數。
能夠熟練正確地正數和倒數1~10,即從1數到10和從10倒著數到1,且能從其中任何一個數字開始。
有事沒事隨時可以和孩子數數練習。
口頭數數範圍。
能夠較為順利地口頭數100以內的數。
若有的孩子數數效果不理想,也暫時不必強求,可分數段教習。
手口一致點數。
能夠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形狀、排列方式等的影響,手口一致地點數20以內的實物或者圖案,並準確說出總數。
用擺放實物或者用彩筆在紙上畫畫的方式,和孩子反覆練習。
目測數量。
能夠不用手指等輔助工具,輕鬆地目測出10以內物體的數量。
這個重在平時多加訓練。
瞭解相鄰數。
能夠懂得相鄰數的概念,知道多1和少1的關係。
可運用找朋友、做鄰居的遊戲來加以學習鞏固。
會算加減法。
能夠運算10以內的加減法,正確書寫加減算式,會看圖寫算式和編簡單的應用題。
可運用實物、圖片、玩具等孩子感興趣的東西練習。
認識圖形。
能夠辨別認識簡單的圖形和幾何形體: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並能夠說出其主要特點。
生活中到處都能看見各種不同的形、體,你說出圖形讓孩子找,或者指著某物讓孩子說出形體名稱。
簡單歸類。
能夠按種類、用途、性能等給物體分類。如:衣服、車輛、男女、水果、蔬菜、吐籽的、剝皮的、天上飛的、水裡遊的、、、、、、
看書、玩玩具、吃喝、遊樂的時候,都可以和孩子練習不同的分類。
按數取物。
能夠按照敘述要求,數出或者拿取同樣多的東西。如:給我6塊糖;畫出10顆星星,數出多少支鉛筆等等。
生活中隨時隨地可練。
按差異排序。
能夠按照物體的不同形態來排序,如:將物體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按長短、厚薄、高矮、胖瘦、粗細等等)來排列。並能自己說出是從什麼到什麼的順序排的。
有目的地 經常和孩子進行比差異的遊戲活動。
按規律排序。
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運用塗、畫、串、連等方式排序。如:按紅、黃、藍順序給花朵塗顏色;按正方、圓、長方、三角順序依次排列;按1個紅2個黃的順序串珠;按1紅2綠3紫4黃的順序擺同類小玩具等。
這方面的能力,孩子個體間差異較大,有的孩子糊里糊塗似是而非,有的孩子就相當明白熟練,而且還能自行發現規律、自我組合規律。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練習。
注意事項
生活處處皆數學。只要有心,隨時都可於玩樂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