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炎熱,寶寶極易出汗,很多媽媽會選擇為寶寶洗澡來降溫,那麼,是不是洗澡的次數越多就越好呢?答案是:適當增加洗澡次數是可以的,但也不能過於頻繁。每天洗1-2次為宜,即使洗澡,媽媽也要等寶貝汗幹了再洗哦。
方法/步驟
剛吃飽的情況下
對於小寶寶來說,吃飽以後洗頭和洗澡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吃飽以後洗澡,會容易使食物倒流,引起腸胃不適。如果此時洗頭,還會引起缺氧,後果更加嚴重。正確做法應該是飯後休息片刻,等食物消化掉一些再洗澡洗頭。
重感冒發熱前後
寶寶如果重感冒發熱,那麼在48小時內是不可以洗澡的。因為重感冒時,寶寶的抵抗力變得很差,洗澡時,冷空氣會進入毛孔,導致病情加重。所以,在寶寶發燒時,最好不要洗澡,等寶寶身體好轉了再洗也不遲。
面板受損的時候
當寶寶面板有破損時,遇水容易感染,更加難恢復。所以寶媽們注意,當寶寶面板有破損時,受損肌膚不能沾水,以防發炎。如果寶寶有面板疾病,應聽取醫生的建議,不要盲目替寶寶洗澡。
情緒不好的時候
當寶寶不願意洗澡、強烈反抗時,不要輕易地把寶寶放入水中,避免寶寶對洗澡產生更大的恐懼。這時候,家長應該哄哄自己的寶寶,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或哼些歌,抱著輕拍寶寶,給寶寶安全感
由此看來,給寶寶洗澡也是一門技術活兒呢,媽媽們可不能大意哦。小編總結了幾個要點,媽媽們要記好咯!
頻繁嘔吐的時候
當寶寶吐奶或嘔吐時,先不要給寶寶洗澡。應該等寶寶不再吐奶,並且休息一會後,再洗澡。寶媽們注意,不要因為寶寶吐奶將衣服弄髒了就要立刻換洗,寶寶嘔吐是很難受的,此時洗澡只會讓他們更難受。
控制水溫,不要中途新增熱水
溫度太高會損傷寶寶的肌膚,太低又會讓寶寶著涼,所以洗澡的水溫很重要。用浴盆洗澡的水,容易變涼,有些家長貪圖方便,直接往浴盆裡新增熱水,這樣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寶寶好奇心大,如果他用手往前一伸,就非常容易發生被燙傷的意外。一般情況下,室溫28℃,水溫38℃較合適。在放好水後,媽媽可以先用測試一下水溫,不燙為宜。
控制時間,拭乾水分
如果洗完澡後不拭乾水分,容易讓寶寶著涼。這就要求媽媽們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動作要輕還要快,洗澡後要迅速擦乾寶寶身上的水份,特別是沾溼的頭髮,一定要擦乾,整個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比較好。還要特別注意寶寶的頸部、大腿、手臂等地方都有一些褶皺處,這些地方也需要洗淨並擦乾,否則水分殘留在褶皺裡,容易引起面板潰爛或溼疹等。
注意事項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
.清潔用品注意用量 寶寶的面板尚未發育完全,皮脂分泌很少,用沐浴液反覆給寶寶洗澡,會過多地洗去寶寶身上的油脂保護層,使其面板易受外界刺激而產生過敏,從而出現痱子和尿布疹。建議使用專業的嬰幼兒沐浴液,並且一天用一次或者隔天用一次即可,寶寶身體並沒有太多的汙漬,清水也可以洗去身上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