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陌生人過招-幼兒必學術?

相信每位父母都對孩子說過:“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說話,或拿陌生人給的東西。”因此,製造了孩子對陌生人恐懼心理。“陌生人”對學齡前的幼兒而言,可說是個相當抽象的名詞。對孩子來說“壞人”的印象是很凶、會打他、罵他、搶他東西等外在行為的“壞”,而陌生人只是他們從來未見過及從未談過話的人,是不是真的對孩子不利,並不能確定。

為了確保孩子安全,父母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囑咐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講話,小心碰到壞人!”“不要亂跑,會被壞人帶走。”儘管父母用心良苦,一再叮嚀,甚至以責罵的口吻來提醒孩子,但孩子能真正瞭解陌生人所具有的危險性嗎?孩子也確定能從中學習到如何保護自己嗎?

除此之外,父母太過緊張、驚慌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使他擔心、害怕,覺得外面的世界好恐怖、好複雜。而在惶惶不安的壓力下,可能會造成孩子過度保護自己、拒絕別人、不信任他人、與人疏離。長久下來的不安全感,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或新的環境時,會產生畏懼、猜忌,很難坦誠與他人交往,繼而造成他只管自己、不顧別人,和自私、冷漠且不合群、無法適應團體生活等問題。這些負面的後遺症,都會影響著孩子一生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發展,父母不得不多加留意。

然而,面對現今的環境,孩子本身學習提高警覺,以防止外來的危險,是有必要的。所以不管是父母、長輩、老師,當孩子漸漸長大、慢慢學會獨立前,如果能提早對孩子施予安全教育,學習如何去拒絕陌生人、與陌生人保持適當安全距離,日後遇到狀況時也較能從容的反應。

父母與其整天擔憂,甚至讓孩子也莫名其妙的恐懼起來,還不如付諸行動,多費點心思,平時以具體的例項來教導孩子。同時,製造合宜的機會,幫助孩子判斷,建立當面對陌生人時應有的應對進退態度。

那麼,該怎麼引導才能使孩子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有禮地面對陌生人呢?以下一些方法供父母參考:

方法/步驟

設計問題、學習應對

父母可用比較具體的方法,教導孩子“面對陌生人”的原則,如:有人給你錢、禮物,不要接受且立即離開;有人要帶你坐車去兜風、去遊樂園玩,有禮貌的拒絕之後就可以離開,絕對不要跟他一起去;如果有人碰到你身體的重要部位,或是做出讓你很不舒服的動作,就要馬上跑開,並且告訴爸媽……

當然,父母在訂定這些規則時,要以孩子聽得懂、能夠接受的話,說明其中的原因,並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除此之外,平時父母還可以不時地對孩子提出問題,例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時,該怎麼辦?”“陌生人跟你講話,或詢問你地方時,該怎麼回答?”教導孩子以合理的應對方式面對陌生人,而父母也可以從孩子的回答中,知道他遇到狀況時,會有的反應和處理,而能提早預防。

與陌生人過招-幼兒必學術

2 透過故事和孩子討論

平時父母可以透過講故事、圖片說明、戲劇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和孩子討論,如:說小紅帽和大野狼以及七隻小羊等童話故事時,讓他想想:“小羊為什麼會被大野狼吃掉?”“小紅帽為什麼不會被大野狼騙,且能夠機警的逃過這關?”讓孩子通過故事,學習思考、判斷能力。即使孩子還小,沒有辦法一下子完全體會出來,慢慢累積及引導,孩子必能漸漸瞭解如何保護自己和麵對陌生人。

與陌生人過招-幼兒必學術

3 制定規範、養成習慣

父母平時不妨訂下一些規定,讓孩子養成習慣,如:從幼稚園放學後,一定要先回家,父母允許之後,才可以再出去;讓孩子試著熟記家裡的地址、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名字,但是,不隨便背誦給陌生人聽,萬一走失了,要找警察幫忙;認識新朋友,要讓爸媽知道。讓孩子遵守規定、養成好習慣,如此才能保護自己的安全。

與陌生人過招-幼兒必學術

4 製造與人互動的機會

主動製造一些機會,提供孩子與他人接觸、互動的機會,例如:讓孩子到住家附近的雜貨店買糖果,看著他進店裡,等到出來之後,問問其中的經過、和老闆談話的內容等等;偶爾請親戚朋友到家裡來玩,或帶孩子參加聚會,請他實際練習應對的禮儀,如果孩子怕生、畏縮,表現不好時,別急著罵他或強迫孩子打招呼,父母可以先為孩子打圓場,回家後再以溫和的態度教導他可以怎麼做,才是乖寶寶應該有的禮節。隨著孩子年齡和經驗的增加,自然會能具備分辯的能力,進而學會待人處事、應對進退之道。

與陌生人過招-幼兒必學術

注意事項

幼兒時期是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父母應該為孩子佈置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在愛中無憂無慮的成長,體會自己是爸媽所重視、關懷的寶貝,如果受到傷害,父母會很擔心、難過的。如此一來,當孩子面對外在誘惑時,會習慣地要先回家問問父母親,而不單只是被動的遵守命令和規定。

此外,雖然大環境不是那麼完美,有許多的安全需要顧慮和擔心,但父母也不需要太過於忐忑不安,不妨以積極、樂觀、平靜的態度教導孩子,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瞭解如何保護自己,同時自然發展他的社會行為和人際關係。

孩子, 父母, 幼兒, 陌生人, 過招,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