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單介紹了沙盤遊戲、箱庭療法在初中階段心理輔導方面的運用。用生動的圖片及案例展示了在初中開設箱庭諮詢的方法與途經,嘗試建立一種對學生心理具有安全保護作用的心理輔導空間,以沙盤遊戲為載體,拓寬師生交流的渠道,有利於化解心理危機,緩解考前焦慮,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樑,陪伴學生健康成長。嘗試運用沙盤遊戲進行團隊輔導工作,及時發現團體中的共性,加強成員間的精神交流,改善團隊氣氛。幫助組建優秀的團隊,幫助學生用新的理念融入新的城市,健康快樂成長,為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方法/步驟
一、沙盤遊戲及箱庭療法簡介
箱庭療法又稱沙盤遊戲療法或沙箱療法,是由卡爾夫發展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基礎於榮格心理學、世界技術、客體關係理論而發展出的沙盤療法。日本著名心理治療家河合隼雄發現沙盤療法類似於中國和日本古代的箱庭——即盆景,於是結合東方的意涵,整合東方文化和風格後而在日本實踐沙盤,稱為箱庭療法。由北師大張日升教授引入中國。
沙盤遊戲在所營造的“自由和保護的空間”氣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運用在富有創意的意象中,使無形的心理世界以某種適當的象徵性的方式呈現出來。反映了沙盤遊戲者內心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溝通與對話,以及由此而激發的治癒過程、身心健康發展以及人格的發展與完善。
沙盤遊戲的本質在於喚醒人的無意識及軀體感覺,碰觸裡面最本源的心理內容。以來訪者為中心,強調諮訪關係、個案的內在心像和自我治癒功能 通過創造的意和場景來表達自己,直觀顯示內心世界,從而可以繞開諮詢中的阻抗。
沙盤遊戲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治療體系,尤其是作為心理分析技術與藝術和表現性心理治療相結合的主流發展之一,被廣泛地運用在了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人力資源開發和專業心理分析的各個領域。
20世紀80年代以來,箱庭療法由諮詢者和教師介紹到了學校,箱庭療法被看成是一種促進學業發展、心理成長、診斷和治療干預的心理治療工具並被廣泛接受。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人認識到箱庭療法能促進兒童的身體、社會、情感和學業能力的發展。箱庭療法所強調的“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和“靜默的見證”與學校心理諮詢中所強調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是一致的。
二、箱庭遊戲在初中階段的運用
筆者師從北京師範大學張日升教授,持有箱庭執業證書,宜昌十中於2012年初自籌資金近萬元建立箱庭室,並配備有中級沙盤遊戲設備,用於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目前與北京師範大學張日升教授箱庭療法研究推廣應用中心簽訂共建箱庭示範單位協議,由北京師範大學張日升教授箱庭療法研究推廣應用中心頒發“共建單位”與“示範單位”銅牌,並在張日升教授領導的專業團隊的督導下,將箱庭諮詢技術運用於我校學生心理輔導及學生團隊建設。個案輔導超過500小時,積累大量個案輔導案例及團隊建設案例。
下面就箱庭遊戲在初中階段的運用進行報告
1.通過沙盤遊戲,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樑,陪伴學生健康成長
箱庭療法提倡諮詢師必須具備兩種態度:一種是開放和接納的態度,使來訪者感到自我表達是安全的;另一種是保護來訪者的態度,使來訪者能夠保持在自己自然的界限之內不受到侵犯。
面對著光滑的沙子平盤,旁邊有值得信任的諮詢師,沙盤遊戲者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很多的意象,而那些各種玩具模型,以及對沙子和水的感官經驗,也刺激了無意識的發生。使初中學生更願意走進心理輔導室,避免了有的學生遇到心理困惑害怕被人嘲笑為“有毛病”而不願意進入心理諮詢室尋求幫助的狀況發生。
我校將箱庭療法的技術運用於學生的團隊建設中, 將七年級新生以班級的自然小組(每組6人)為團隊,讓學生自己為團隊命名。 團體成員按其協商的順序分輪在同一個沙箱中進行箱庭的製作,所有的成員輪完一次即為一輪,整個製作過程中不允許成員間進行任何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和互動。經過幾輪共同創作,作品完成後全組成員就作品製作過程中所拿玩具或完成的動作進行討論、交流、分享。
學生在參與團隊箱庭作品的製作與討論後,不僅增加了組員之間的相互瞭解,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優勢與潛能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心理諮詢與團隊輔導有了初步接觸與瞭解,更由於這是年級每個學生都參與的活動,使得那些希望獲得心理支持與援助的學生更樂意走進心理諮詢室。
學生經歷此活動後,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走進心理諮詢室的體驗,並且與心理諮詢師進行了心理溝通,為三年的初中生活構建了一個心靈溝通的橋樑,使學生遇到心理困惑時,知道心理諮詢師可以傾聽他們的心聲,可以陪伴他們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由於全員參與過心理輔導活動,進入心理諮詢室的學生不再被人視為異類,不再被同學嘲笑,使學生普遍增強了心理求助意識,使心理健康教育能陪伴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2.利用箱庭營造受保護的空間,更好的保護學生的心理安全
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心靈的祕密也許是他或她更不願意被人觸及與侵犯的,特別是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受到侵犯與虐待的孩子,他們的心路歷程更為艱辛,他們希望傾訴,希望有人傾聽,但在他們敞開心肺向人傾訴後,又害怕著祕密為外人所知,這種害怕、擔心在痛苦的掙扎中會伴隨他們直到成人,成為成長路上難以抹去的心結。
箱庭療法通過沙箱、沙具為媒介,當來訪的孩子面對沙具架,通過挑選、擺放沙具,將自我(Ego)的意象(images)給予實體的意涵,通過沙具如橋樑、食物、河流,將無形的心理場呈現為有形的世界,表達的正是來訪者內在的心靈花園。一箱一庭院,一沙一世界,反映著來訪者的思考和智慧、表達著來訪者的渴望與追求、訴說著來訪者的困惑與疑問。
當沙盤中出現受傷的主題,如混亂、空洞、分裂、限制、被忽視、被威脅、受阻的表現時,諮詢師可以陪伴其在沙盤上演繹,表現,發洩。由於諮詢師和來訪者能在同一空間同時感受到內心的狀況,這一由諮詢師與來訪者營造的同一共時性時刻,有助於喚起來訪者自己的覺醒。
箱庭療法相信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有自我治癒創傷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也有自我治癒心靈創傷的力量。但這一自我治癒的能力因各種原因有時會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機能,而以沙箱為中心,創造出的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在諮詢師的包容、接納和關注下,就可以使來訪者的自我治癒力得以發揮。由於箱庭的非言語表達的優勢,可以更好的呵護孩子,讓他們與自己的無意識相聯繫,疏導受阻的心理能量,宣洩不良情緒。在獲得心理援助的同時又避免了用語言直白帶來的成長過程中害怕祕密被洩露的擔憂。
左圖是學生箱庭作品的一角,美麗堅固的小樓被柵欄緊緊包圍著,樓房的出口處是一個大大的沙坑,柵欄外有一隻凶猛的狼。
當學生製作至此時,曾經想填補那個大坑,但終究放棄了,房間上方的飛鳥是同伴的探望。製作進行過程中,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同時感受到了被束縛的自由與渴望交流的心。
因為來訪者的母親總是不停的提醒孩子:外面的世界很危險,你要呆在家裡。久而久之,學生害怕與出門,害怕與人交朋友,常常緊縮在封閉的房間裡。
學生在諮詢師的靜默陪伴中,運用沙具在沙箱中與心靈深處進行交流,修復創傷。在作品完成後,諮詢師伴隨來訪者遊歷她的箱庭世界,將自己的心融入到來訪者的箱庭世界中,傾聽來訪者對此處房屋的感受,促使來訪者直面內心世界的衝突與矛盾,在感受中幫助來訪者超越和成長,使來訪者內心的羈絆、困惑、疑慮等得以釋放和發洩,在達到自我整合的同時,避免了語言直白帶來的傷害。進一步保護了初中學生心理的安全。
3. 利用箱庭技術,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困惑,有助於緩解考前焦慮
案例1:困惑:
中考前某女生的箱庭作品(圖1),沙盤中,用沙子築起一道高坎,如路障一樣堵在門前,高坎上是色彩美麗的形狀各異的石頭。(圖2)
這些石頭是她在幾何學習中的困惑,自認為這是無法越過的困難,而那個柵欄是表達了其在通向理想之路上的更大擔憂。
圖3中淺灘上的帆船,奔馬圍困中的女孩,則預示著來訪問者在中考前的情感困惑,遠方的寶塔是其理想,但重重的圍欄,卻讓其無法到達理想之地。
通過沙盤的創作,來訪者意識到了困惑所在,在中考來臨前的最後一個月,迅速調整身心狀況,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成功考入理想高中。
4.利用箱庭技術,陪伴留守兒童成長
案例2:留守兒童的期盼----天地真愛圖
當孩子來到諮詢室開心小屋的時候,只說了一句:“我想媽媽了,真的很想!”眼中滿是強忍著不願流出的眼淚。
筆者問他:“你願意做個沙盤嗎?”當來訪者接觸沙後,筆者告訴他,沙箱內側的藍色代表水和天空。你可以在玩具架上尋找你喜歡的,在沙箱中擺上你所喜歡的任何東西。
筆者以包容、接納的態度關注來訪者的整個創作過程。靜默地陪伴其完成了這個箱庭作品,孩子將其命名為《天地真愛圖》。那花是他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嚮往, 那雙飛的蝴蝶是他對父母的期盼,但他無力左右父母的婚姻,他希望未來的生活中有真愛,有忠誠。
沙盤遊戲為兒童提供了一種自然的治療形式,不僅把兒童與外部現實聯繫起來,而且可以表達其原型和內心的世界。在治療者所創造的安全空間內融合所有這些維度,有助於產生調和與整合的心象,重新確立自我和自性的重要聯繫。卡爾夫認為,一旦“自我—自性”聯結被激活,兒童可能以一種更加平衡、一致的方法行動。
5.運用箱庭療法的團隊輔導功能,促進團隊精神的昇華,提升團隊凝聚力,培養協作性人才
目前,我校正將箱庭技術中的團隊組建和協調技術技術運用於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團隊建設。以沙盤遊戲為載體,創造健康的團隊文化,更好地理解人際關係、交往方式和情感的發生發展。確認個體和團隊文化中積極的、肯定的和有效的方面,及時發現阻礙團體成長和目標實現的障礙。
讓學生處在遊戲和自發活動的環境中,給參與者一定的空間去挖掘自身的天然智慧和深層心理。發現團體中的共性,加強成員間的精神交流,改善團隊氣氛。幫助組建優秀的團隊,也使得團隊成員的潛能得到發揮、人際動力系統得到確認、團隊內信息得到及時溝通,確保了團隊目標的實現。
6.以沙盤遊戲為載體,拓寬師生交流的渠道,走近學生,瞭解學生,及時有效地化解心理危機
我校學生652人,農民工子女高達86%。農民工子女多為非獨生子女,有一部學生的原生家庭,由於父母婚姻的解體,給孩子造成童年創傷;另外非獨生子女家庭的兄弟姐妹在爭奪家庭物質資源與父母關愛上處於劣勢的孩子更自卑,嚴重時常常處於易激惹狀態,甚至會出現自殘行為。
我校嘗試著用沙盤遊戲為載體,從七年級新生入學開始,利用六週時間,完成新生的團隊箱庭輔導,使每一個學生參與團隊箱庭作品的製作與討論,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根據學生在團隊互動中的表現,瞭解學生,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形成較為全面的瞭解,對存在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排查與登記,並及時與學生溝通、預約個體箱庭諮詢輔導。
讓處於心境低劣期的學生,及時獲得心理援助,陪伴學生渡過心理困境,健康快樂成長。目前我校成功化解心理危機事件兩次。
三、結語:
箱庭療法是以心理分析的無意識理論為基礎,注重共情與感應,在沙盤中發揮原形和象徵性的作用,能實現心理分析與心理治療的綜合效果。
在初中應用沙盤遊戲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安全感以減輕其焦慮;通過諮訪雙方在箱庭作品的製作與體驗過程中進行的富含詩意的心象對話,使學生所壓抑的過度情感能量得到釋放;給學生提供一種穩定的自由和保護空間,這種保護空間有利於學生獲得內心的平衡,消除他們對自身攻擊性衝動。
我校目前運用沙盤遊戲進行的團隊輔導工作,能拓寬師生交流的渠道,使諮詢師能及時瞭解學生心理現狀,同時學生在遊戲過程中與諮詢師建立良好的交流溝通鏈接,當出現心理困惑時,能及時積極的尋求心理援助,能有效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
通過沙盤遊戲團隊輔導,有助於喚起學生自身的責任感,形成學習動力。用新的理念融入新的城市,健康快樂成長,為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注意事項
本文發表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