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來看這樣一道標準的SAT填空中文題:
【例1】小紅,一個高中學生,是一個_____女孩,她旰食宵衣,每天花10個小時學習SAT,總成績令人難以置信的達到了2300分。
A 漂亮的 B 活潑開朗的 C 神奇的 D 不可信的 E 勤奮好學的
這道題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非常簡單,雖然它中間包括了“旰食宵衣”這樣晦澀的詞彙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達到”這樣拗口的表述,但是中國學生都能輕鬆選出E選項。可是,請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如果這道題給一個美國學生來做,他很可能看到“旰食宵衣”這樣的詞就被嚇倒了,就像我們看到serendipity這樣的詞一樣不知所蹤。殊不知即使對中國人來說“旰食宵衣”也很晦澀。接著再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大多數備考的外國學生可能都能記住“令人難以置信的”這樣一個詞,就像大多數備考SAT的學生能記住“veneration”一樣。所以,這時候陷阱來了,學生沒有看懂“旰食宵衣”,也沒法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但是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很可能就會誤選到D選項:不可信的。
現在,例1的題目變成的英文,看看你會不會落入陷阱裡呢?
【例2】 Because Alex was a very ______ person, he found satisfaction only in work that involved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 Peripheral
B. Cerebral
C. Facetious
D. Complacent
E. Superficial
和例1一樣,例2也是問某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答案也是去逗號後面找。這道題很多學生會誤選到D選項,D選項表示“自滿的”,學生們錯誤地把它與題幹中的“satisfaction”形成了對應。而完全理解逗號後面的內容後我們發現它想表達的是:這個人只有在包含智力刺激的工作中才能找到滿足。所以關鍵點是:intellectual stimulation。五個選項中能和“intellectual stimulation”形成對應的只有B選項“cerebral”,它在韋氏辭典中的英文解釋正是:intellectual and not emotion.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對於SAT詞彙如果一知半解,自以為找到了對應,卻沒有料到其實早已落入出題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