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也能改善孩子發音不清?

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會有發音不清的現象,據我瞭解會有這幾方面的原因及注意訓練方法,現舉例介紹如下:

1、生理問題:例如口腔發育不夠成熟,兩舌繫帶過長或過短使舌體活動受限,導致發音不清或發音錯誤,我們正常人舌頭用力前伸是呈v字形的,舌繫帶短的情況下會成w形。發音時例如gg發成dd,kk發成tt,如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口腔科進行檢查。

2、餵養問題:現在都是一個孩子,許多父母採用了錯誤的餵養方式,例如怕消化不好,總是把食物做的偏軟,比較爛,其實這樣不利於小孩發展咬合咀嚼功能;有的小孩不會吹蠟燭,氣息不好,髮長音或長一點的句子,臉就憋的通紅,就是因為氣息跟不上,室外大運動太少;嗅覺的訓練太少,聞各種各樣的氣息,各種各樣的味道太少,說話時呼吸、咀嚼都要用上,有的小孩幾歲了還不會咀嚼,吃東西時囫圇吞棗,吃到硬一點的食物就吐出來。這樣的話基本發音就不會清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及時改變我們的餵養方式,及時解決因餵養不當導致的口肌弱咀嚼弱咬合弱的現象,同時改善發音方面的問題。

3、周圍環境的影響:比如孩子的家長有發音不清的,孩子經常跟著發音不清的孩子一起玩,沾染了其它口音和錯誤發音的地方,在發音時,舌頭該擡的不擡,該卷的不卷,而是一律放在上、下齒中間。如把“哥哥”說成“窩窩”和“多多”的聲音,就是由於發音方法不對所致。只要患者掌握了其聲母g的發音方法、部位、技巧,並反覆地練習就可正確的發出音。這個時候不要模仿他,不要嘲笑指責他,你要用正確的發音重複一遍他的話,給他示範,學習正確的吐字發音,做糾音訓練就可以了。

4、器質性方面原因:主要是指患者的發音器官或智力、聽力有毛病,大多數患者都是由於器質性的病變造成的,這也是我們中心言語治療方面最多的型別。人類的發音器官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是呼吸器官,聲帶是人類發音器官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有了原動力和發音體還必須有“空”的部分,才能發出響度聲音。這空的部分就是共鳴器。語言的共鳴器就是口腔和鼻腔。它們是人類發音器官的第三個組成部分。從肺部呼吸氣流,衝動聲帶。聲帶振動的結果就是聲音,這種從喉腔發出的基音,受咽、口、鼻的共鳴和齶、舌、齒、脣的協調作用而增強或變化就成了語言。如果鼻、口、咽、喉、舌發生病變,就會引起語言鼻化和言語不清。訓練過程中口肌方面有感知覺訓練、下顎骨訓練、脣舌訓練,氣息訓練,然後口肌結合發音綜合訓練,言語不清的患者,其症狀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舌尖音d、t、n、l的字說不清楚,有的是舌根音g、k、h的字說不清楚,有的是舌面音j、q、x的字說不清楚,有的是舌尖前音z、c、s言語不清的患者,其症狀是不一樣的。有的舌尖音d、t、n、l的字說不清和舌尖後音zh、ch、sh、r的字說不清楚,從上述情況看,言語不清可分三種類型:一類是一個聲母或一個部位的字說不清楚,稱輕度患者,另一類是有幾個部位的字說不清楚,稱為中度患者;還有一類不但大部分字音發不清楚,而且韻母歸音不準,鼻音很重,旁人聽不懂可稱為重度患者。我們應該根據發音不清的具體情況設計出個體化方案。看看發音不清者到底是因為哪一方面或幾方面具體原因造成的發音不清,如果是因為下顎骨的不穩定導致發音不清,那我們在說話過程中試著去控制我們的下顎骨,使它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下發音,可能情況就會好很多,我們可以用到咬牙膠和排棒,一級一級的往上練系,也可以進行喂吃訓練,增強我們下顎骨穩定性;如果是因為氣息不好,那我們就從氣息入手,練習氣息及氣息的口腔腹腔控制能力,吹汽笛用吸管練習,腹腔加壓,吹氣,憋氣後圓脣呼氣,例如仰臥起坐、爬山、腹帶、大聲朗讀。一口氣說長句子都是比較好的輔助氣息訓練方法,在家庭訓練中我們可以吹紙巾、吹蠟燭、吹泡泡、吹小船等都是比較有趣的孩童感興趣的訓練方法。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幾種發音不清的原因及簡單的方法。

原作者: 東方啟音官網

孩子, 方面, 發音, 體育鍛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