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花常識?

一、養花的好處  花卉以它絢麗的風采,把大自然裝飾得分外美麗,給人以美的享受。養花,可 以豐富和調劑人們的文化生活,增添樂趣,陶冶性情,增進健康;還能增加科學知識,提高文化藝術素養。養花,可以綠化、美化祖國大地,保護和改善環境,淨化 空氣,是人們能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和學習,生活更加美好。養花,不僅可供觀賞 ,而且還有許多重要的經濟價值。花卉是我國中草藥的重要組成部分,金銀花、菊花、臘梅、芙蓉、杜鵑、月季、荷花等均為常見的中藥材。香花在食品、輕工業等 方面用途很廣,如桂花可作食品香料和釀酒,茉莉、白蘭、代代、珠蘭等可熏製茶 葉,菊花可制高級食品和菜餚,白蘭花、茉莉花、玫瑰花、臘梅花、水仙花等可提取香精。

二、買花的學問  下面的幾種花不要買:1、剛上盆的花購花時如見盆內是新土,莖幹往上一扯就動,那這盆花定是剛上盆不久還沒有長出新根的。這樣的花買回後很容易死亡。原因是有些經營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將還沒有來得及腐熟的有機肥直接混入土壤中,這些肥料一旦發酵,花的根系就會被燒壞。也有時他們為了省工或搶時間,將花根不做任何整理就栽人,甚至將傷根過重、根本不能成活的花木草率裝盆上市。一不小心買了這樣的花,多數難以成活。2、兩棵或多棵合栽的花部分經營戶抓住買主喜歡花繁葉茂這一心理,將不理想的花苗兩棵或多棵合栽在盆中,以次充優,銷售給沒有經驗的買主,從中取利。這種花買回後長出的枝葉會一天天變瘦、變弱、變黃,花越開越小。原因就在於營養不足,且盆內根鬚過多,容易板結,還可能因排水不暢、透氣不良而爛根致死。當然,專門的組合盆栽不在此列。夏天或冬天不帶土團的花,在炎熱夏天,氣溫很高,花木葉片蒸發快,新上盆的花木根系又或多或少受到損傷,短期內難以從盆土中吸收水分。只有帶上原土團,才能讓它安全地度過這段過渡期,否則會先出現萎蔫現象,然後慢慢枯死。而冬天天氣寒冷,花木生長緩慢,有些花木甚至進入休眠狀態,這時從市場購買不帶土團的花木回家,上盆後一澆水,就有可能遭受凍害(特別是根系),輕則植株生長受阻,重則死亡。即使未受寒凍,因土溫較低,花木也很難長出新的根鬚,而老根長期不能萌發,極易腐爛壞死。長江流域等冬季無取暖地區尤應注意。3、有根無莖葉的花有些個體商販在秋冬兩季上山挖取野藤、雜樹根冒充花木出售,因無莖無葉,很難鑑別。他們為了保溼,用苔蘚包紮著,並取一些奇怪的花名,專門欺騙無經驗的買主。有人貪便宜,但買回後十有八九隻長葉不開花。4、圖片上可開多種顏色花的花少數不法商販為了牟利,將一些不能開花的植物插上各種顏色的假花,然後拍照製成圖片,取一些洋花名,欺騙初學養花的朋友。這些擺地攤的花販,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上當的買主很難找到他們。5、將枝葉用細鐵絲捆紮成各種形狀的花花木經營戶為了賣個好價錢,有意將松柏類等常青樹的枝葉全部用細鐵絲紮成各種各樣的動物形狀,然後拿到市場上作盆景高價出售。這種盆花當時好看,時間一長,隨著植株的生長,形態就會發生改變。而且,將植株全部枝葉同時捆紮,不僅影響光合作用,還容易產生病蟲害,對植株的生長十分不利。6、莖或球上有小凍斑的仙人掌花早春時節,常看到個體商販擺著仙人掌類花低價出售。部分買主不仔細審察,一買就是十棵八棵,結果出問題的不在少數。原因就在於過冬的仙人掌很容易受輕微凍傷,莖和球上出現比米粒還小的淺綠色凍斑,表面看沒什麼問題,但實質上植株內部組織已有大的損傷,這樣的花買回後如不採取措施,斑點會越來越大,植株逐漸呈半透明狀,最後全株壞死。

  三、家庭盆花春季養護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家庭盆栽花卉的管理養護非常重要,應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繁育好苗。月季、天竺葵、石榴、迎春等可在春季剪取健壯枝條扦插。杜鵑、茉莉性喜酸性土壤,可剪取粗壯新枝5—10釐米,除去下部葉片,保存頂葉3—4片來扦插。扦插可以黑山泥、蛭石或黃沙為介質,扦插的枝條適度噴霧,以保持一定溼度,一般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蘭花、龍舌蘭、吊蘭可以在早春分別以分株或匍匐枝來繁殖。  用種子播種的春播草本植物,如文竹、五彩辣椒、含羞草、鳳仙花、一串紅、牽牛花、孔雀草類,可進行撒播或點播。播種方法:先在盆中裝上土壤,稍壓緊後播上種子,再覆蓋細土。播種後的澆水,一般把花盆放入水盆中,讓水慢慢從盆底滲入。大多數在播種後1—3周即可發芽,發芽後將盆移至陽光處。小苗長出2—3片葉後,即可分苗移栽,移栽時注意不要傷根和斷莖。2.翻盆換土。這是春季盆花補肥的一種方法,一般小盆一年翻一次,大盆3—4年翻一次,植株高大的需換大盆。有些根系生長過密或有枯根、腐根的,需適當修剪。翻盆後一般第一次水要澆透,然後放在陰涼處,以後看到盆土乾燥再澆水,一般待長出新根後再進行正常澆水並移至陽光處。3.整枝修剪。要根據不同植物進行。杜鵑、迎春等不宜過分修剪,石榴、月季等可在早春把枯枝、傷枝或生長過密枝盡行剪除,以促使花繁葉茂。茉莉在換盆時要摘除老葉,促使其萌發更多新枝。藤本攀緣性植物如爬山虎、木香、紫藤、薔薇等可進行整枝,使葉面儘量被陽光照到而生長旺盛。  注意早春盆花不要過早移到室外,以免遇到冷空氣侵襲而受凍害。澆水可隨氣溫升高而增多,掌握乾溼調勻。

  四、家庭盆花夏季養護1、澆水夏季花卉枝繁葉茂,消耗水分多,因此夏季每天早、晚要給花卉澆足水。2、搭架遮蔭凡是盆栽的花卉,一到夏季就得搭一個架,放上葦簾遮蔭,使其安全度過酷暑炎夏。3、注意通風室內花卉,當氣溫超過30~C時,就要注意通風,把窗戶打開,讓清新的空氣流入室內,防暑降溫。4、保溼降溫夏季可在盆土上蓋一些禾草,使陽光不直接照射盆土,從而降低盆土的溫度,也使盆土的水分不會過快蒸發;也可用噴霧器把花卉的葉子噴溼,同時把四周灑溼,降低溫度,增加溼度。這樣對一些喜歡冷涼的花卉大有好處。

  五、家庭盆花秋季養護1、加強水肥管理立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對一些觀葉類花卉,如文竹、吊蘭、蘇鐵等,一般每隔半個月施一次稀薄液肥,以保持葉片青翠,提高禦寒能力;對一年開花一次的菊花、茶花、杜鵑等,需及時追施磷肥為主的液肥,以保證養分充足,使其開花多而大;對一年開花多次的月季、米蘭、茉莉等,應供足肥水,使其不斷開花;對於一些觀果類花卉,如金橘、佛手、果石榴等,應施1—2次以磷肥為主的稀薄液肥。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除對秋冬或早春開花的秋播草花繼續正常澆水外,對於其它花卉應減少澆水次數,做到盆土不幹不澆水,以免水肥過量,造成枝葉徒長,影響花芽分化和受凍害。2、及時秋播秋插秋季要及時收穫成熟的花木種子,及時播種鬱金香、大巖桐、金魚草等,特別是容易喪失發芽力的種子,更應在秋季及時播種,並結合修剪,扦插花木。如扦插月季、玫瑰、薔薇等,成活率較高。

  六、家庭盆花冬季養護  不同種類的花卉各有不同的生長習性,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證其安全越冬。1、落葉木本花卉的越冬:落葉木本花卉多數原產溫帶地區,常見的有石榴、金銀花、月季、碧桃、迎春等,它們一般冬季處於休眠狀態,因此,室溫控制在5℃左右即可。若有陽臺或小庭院,可將耐寒較強的盆栽月季、碧桃、石榴、金銀花等,集中放置陽臺背鳳處或庭院的角落裡,用塑料膜包紮覆蓋好,就可安全越冬。2、常綠木本花卉的越冬:如夾竹桃、金橘、桂花等,處於半休眠狀態,溫度一般控制在0℃以上,即可安全度過嚴冬。而對米蘭、茉莉、扶桑、梔子花等則應放置在有充分陽光照射的地方。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5℃左右,如溫度過低,則會導致花卉死亡。3、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越冬:如四季報春、彩葉草、蒲包花等,室溫保持在5℃一15℃之間,便能正常生長。對於文竹、鳳仙、天竺葵、四季海棠等多年生草本花卉,保持陽光充足、室溫10℃一20℃、就能生長良好。對於君子蘭、文心蘭等冬季處於休眠狀態的草本花卉,維持5℃左右的室溫,給予適量光照即可,每天光照不超過8—10小時,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兩個月後即可盛開。

  七、幾種養花小技巧1、怎樣判斷盆花是否缺水  (1)敲擊法:用手指關節部位輕輕敲擊花盆上中部盆壁,如發出比較清脆的聲音 ,表示盆土已幹,需立即澆水;若發出沉悶的濁音,表示盆土潮溼,可暫不澆水。(2)目測法:用眼睛觀察一下盆土表面顏色有無變化,如顏色變淺或呈淺灰白色 時,表示盆土已幹,需要澆水;若顏色變深或呈深褐色時,表示盆土是溼潤的,可 暫不澆水。(3)指測法:將手指輕輕插入盆土約2釐米深處摸一下土壤,感覺乾燥或粗糙而堅硬時,表示盆土已幹,需立即澆水;若略感潮溼、細膩鬆軟的,表示 盆土溼潤,可贊不澆水。(4)捏捻法:用手指捻一下盆土,如土壤成粉末狀,表 示盆土已幹,應立即澆水;若土壤成片狀或團粒狀,表示盆土潮溼,可暫不澆水。以上方法均為經驗之談,它只能告訴人們盆土乾溼的大概情況。如需準確知道盆土 乾溼程度,可購買一支土壤溼度計,將溼度計插入土壤裡,即可看到刻度上出現“ 乾燥”或“溼潤”等字樣,便可確切知道何時該澆水。2、澆花用水有什麼講究  澆花的水最好是中性或略帶酸性的河水、池塘水、雨水。雨水澆花最好,因為雨水含有較多的天然礦物質。其次是河水和池塘水,花諺說:“河水肥池水壯,花繁葉茂開花香”,尤其是帶綠色的池塘水養分多,是較理想的澆花水。在城市裡,澆花多用自來水。但自來水中漂白粉和化學藥劑含量比較高,所以用其澆花要存放一兩天再用。另外,若在自來水中放幾片維生素C可消除水中的氯氣,一般一盆水加一片,放半天時間即可澆花。  花諺說:“南花北遷,澆花添礬”;“北方家養南方花,澆魚缸水比較佳”;“魚水肥米水壯,澆盆花最適當”。不論寒冬或盛夏,都不要用冷水澆花,氣溫在10℃以下時,可在水中適當加點熱水,儘量使水溫與土溫接近,創造適合花卉生長的小氣候。3、自制肥料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廢棄物可以用來自制肥料。(1)浸泡液肥:用小缸( 或小壇)將廢菜葉、瓜果皮、雞和魚等下水、魚鱗、廢骨、蛋殼及黴變的食物(花生、瓜子、豆子、豆粉——)等放入裡面,加水並灑少許敵百蟲後蓋嚴,經過高溫 發酵腐熟後即可使用。使用時取其上清液加水稀釋後才能試用。亦可將上述廢棄物摻些舊培養土,加些水,裝入大塑料袋中,紮緊放置一段時間,發酵後使用。(2 )廢物堆肥:選適當地挖一土坑,深60-80釐米,墊10釐米爐灰末,將爛菜 葉、禽畜內臟、魚鱗、雞鴨糞、蛋殼、肉類廢棄物及碎骨等物,放入坑內,灑一些殺蟲劑,上面蓋一層約10釐米厚園土,坑內保持溼度,以促進肥料腐熟。最好在 秋、冬季堆制,經春季升溫腐熟無惡臭氣味時,即可摻如培養土中作基肥;也可用 4毫米篩子趁溼過篩搓成團粒,細的作追肥,粗的作基肥。漚制時可加入一些橘子皮或米醋稀釋液,可減少臭味。

4、家庭養花巧施肥  (1)適時施肥 所說的適時施肥就是在花需肥時施用。發現花葉變淺或發黃,植株生長細弱時為施肥最適時期。此外,花苗發葉,枝條展葉時要追肥,以滿足苗木快速生長對肥料的需求。花的不同生長時期對肥的需求也不同。施肥種類和施肥量也有所差別。如苗期多施氮肥、可促苗生長,花蕾期施磷肥,可促進花大而鮮豔、花期長。  (2)適量施肥 盆栽花卉施肥應做到“少吃多餐”,即施肥次數多,每次施肥量要少。一般每7-10天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後15-20天施一次。隨花木逐漸長大,施肥濃度逐漸加大,如尿素施用濃度由前期的0.2%逐步加大到1.0%;磷鉀肥由1.0%加大到3.0-4.0%。  (3)依季節掌握施肥 春夏季節花卉生長快,長勢旺,可適量多施肥。入秋後氣溫逐漸降低,花卉長勢減弱,應少施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應停止施肥,防止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否則容易使花卉組織細胞細嫩而導致越冬困難。越冬花卉,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應停止施肥。  (4)施肥應掌握溫度 盆栽花卉在高溫的中午前後或雨天不宜施肥,此時施肥容易傷根,最好在傍晚施肥。秋後、冬季氣溫低,花卉生長緩慢一般不施肥;夏季氣溫高,花卉生長旺盛應多施肥,氣溫高時追肥濃度要低,用量要少,用稀薄肥水追肥要多追幾次。  (5)藥肥混施在施肥時如有病蟲害發生,可在肥液中加入適量藥劑,可起到施肥防病蟲的雙重作用。

八、注意事項1、為什麼家庭養花會發生死亡(1)施肥太多有些人愛花心切,考慮到盆花花期消耗養料多,於是就大量施用化肥,造成濃度過大,輕則影響根毛對水分的吸收,嚴重時造成植株死亡。(2)未腐熟有機肥施量太大由於有機肥在土壤裡腐熟時有大量微生物活動,造成土壤缺氧,根被窒息而死。另一方面,有機肥發酵產生酒精、乳酸等物質對根系有毒害作用,同時發酵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升高,產生“燒根”現象。(3)沒有養花場地人們常把盆花放在朝東或朝西方向的封閉陽臺裡,這樣由於太陽的輻射熱使陽臺裡面的氣溫急劇上升,形成了高溫燥熱的環境。高溫燥熱、不通風又容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加速了花卉的死亡。(4)越冬花卉突然出室在室內越冬的花卉,長出的葉屬於半陰生葉或陰生葉,早春突然出室,陰生葉不能適應,嫩葉、嫩芽易被陽光灼傷,加上室內外溫差較大,對花卉易造成致命的摧殘。(5)缺少陽光照射有人為了便於欣賞,將花放在室內几案上,遠離陽光,致使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花體內的有機養分只能消耗不能及時補充,降低了花卉的抵抗力,使植株衰弱、死亡。澆水太多太頻也是造成植株死亡的原因。2、有害花木(1)不宜長期放在室內的花卉:松柏類植物,如室內放置的數量較多,放出較濃的松香油味,影響人的食慾,使孕婦感到噁心;天竺葵會使一些人引起過敏反應;鬱金香花朵含有毒鹼,結束過久會使人頭昏腦脹,並會使人的毛髮脫落;夜來香在夜間停止光合作用時,大量排除廢氣,會使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感到鬱悶;玉丁香長期放在室內,散發出的異味,有些人會引起氣喘煩悶;接骨木放出的氣味也會使人噁心頭暈。因此,以上花卉在室內不宜放置過久。(2)有毒的花卉:黃杜鵑,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如果誤食就會中毒。一品紅,全株有毒,白色汁液能刺激皮膚紅腫,誤食莖、葉後會有中毒死亡的危險。夾竹桃:枝、葉及樹皮均含有毒素,誤食幾克重的幹物質就能引起中毒。光棍樹屬多漿植物,其莖幹折斷後流出的白色汁液能使皮膚紅腫,誤入眼睛內能引起失明。五色梅:花、葉有毒,誤食後會引起腹瀉、發燒。水仙:鱗莖內含有拉可丁,誤食後會引起腸炎、嘔吐,花和葉的枝葉能使皮膚紅腫。石蒜:鱗莖含有石蒜鹼等有毒物質,人的皮膚與石蒜鹼接觸後會引起紅腫發癢,石蒜鹼吸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誤食引起嘔吐、腹瀉、手腳發冷、休克,嚴重時可因中樞神經麻痺而死亡。含羞草:體內含有含羞草鹼,過多的接觸會引起人的毛髮脫落、眉毛稀疏。虎刺梅、霸王鞭:莖中的白色乳汁有毒,均不能入眼。花葉萬年青:花、葉內含有草酸和天門冬素,誤食後會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腸胃腫痛,甚至傷害聲帶,使人變啞。仙人掌類植物,刺內含有毒汁,人體被刺後易引起皮膚紅腫疼痛、瘙癢等過敏症狀。珊瑚豆:全株有毒,需教育兒童不能食其紅果。3、仙人掌類植物腐爛如何處理  盆養仙人掌類植物的莖塊、葉片由綠變灰,邊緣發黃,基部發軟,以致根莖腐爛,一般原因是由於澆水過多或經黴雨季節後又把仙人掌類植物置於陰暗潮溼、通風不良的地方,這樣就造成盆土水分飽和、嚴重缺氧,致使土壤中具有分解有機物功能的胺化細菌、硝化細菌及硫化細菌等好氧性微生物的正常活動受阻,不能有效地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從而使仙人掌類植物因得不到土壤中的各種礦物質營養而出現萎黃、蔫軟等症狀。沒有蒔養經驗的人,往往誤認為是植物缺水所致,於是便不斷地澆水,因此造成爛根、爛莖,甚至死亡。在土壤過溼過酸的狀態下,產生上述情況後,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挽救。特別是久雨後天氣突然轉晴,不應立即將仙人掌類植物放到烈日下曝晒,應把它們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l一2天后再見陽光,讓其慢慢恢復。若貿然曝晒,因株體根系吸水能力差,儘管盆土較溼,莖塊、葉片仍然會出現萎蔫現象。  如果出現爛根、爛莖現象,就應進行翻盆換土,剪除腐根,用消石灰(如陳舊老牆石灰)粉進行消毒處理,晾乾後重新上盆。如果根是好的,只爛了少量莖塊,可採取動手術的辦法,用消毒利刀把腐爛部分全部切除,再塗抹消石灰使切口快速乾燥,莖塊不再爛。  在施行技術性處理的同時,可把盆土挖出一部分,放在通風的窗臺或陽臺上,儘量讓其通風。由於盆土通風、乾燥,從而可儘快恢復仙人掌類植物的正常生長。

相關問題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