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努力後成功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努力是水,澆灌成功之花;努力是燈,照亮人生之路,努力是橋,塔起理想的彼岸。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1950年,他出生於印度古吉拉特邦北部的馬赫那縣沃德訥格爾村,是一個下層種姓家庭的第三個孩子。出身寒酸的他,只得跟著父親在鎮裡的火車站賣茶。或許只能這樣,肚子才能混個飽而圓。

  煮茶、泡茶,看似任何人都會做的事情,他卻比哥哥做得“精到”。因此只要他親手泡的茶,總是比哥哥賣得快些。

  哥哥泡茶,中規中矩,完全聽父親的吩咐:只要有茶味就行。不光是他家的茶攤,火車站裡幾乎所有的茶攤奉行的都是這一點。

  一天,他的“精到”之處被父親發現了。原來,他在父親或哥哥泡好的每杯茶裡,自己又親手加了一小撮茶。就是這一小撮茶,讓茶水變濃了,變得有了“茶味”。也因此,他家的茶攤贏來了更多的顧客。

  回到家中,父親非常高興,誇他有經商的頭腦。他卻說:賣茶,賣的是良心。我沒有考慮如何去招引顧客,我只是想:顧客給了一杯茶水的錢,就要給他們一杯對得住自己良心的茶。因此,在下手的時候,比你們狠了一點——每杯都多給了一小撮茶。在我的眼裡,我不覺得只光是贏來了顧客,更重要的是贏得了人心。

  這個“多給一小撮”的小男孩,還有一個“賣茶小販”的別稱,他就是在今年號稱“世界最大的民主選舉”的印度人民院選舉中勝出,並“毫無懸念”地被當選為印度的64歲的納倫德拉·莫迪。

  此次莫迪及印度人民黨能夠大獲全勝,好多人都在猜測,這與莫迪在競選期間,大打“經濟發展偶像”、“賣茶小販”、“低種姓出身”等悲情牌標籤有關。而莫迪卻說:從賣茶小販到印度,始終沒忘記一點——不管何時何地,都要記得多給別人“一小撮”。

  篇2

  這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生前最後一幅自畫像,是他在去世前9個月完成的。這幅畫像彷彿是畢加索對自己內心的刻畫:惶恐而睜大的眼睛、緊閉的雙脣、憔悴的臉龐襯著鮮明凸出的顴骨,表現了一個凝視著死亡深淵並帶著悔恨思考生活的男子形象。

  畢加索1881——1973出生於西班牙,是當代西方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的創始人之一。

  凡·高的這幅自畫像創作於18,很明顯是在他的耳朵被割掉之後。

  凡·高1853——1890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在27歲時才萌生學畫的念頭。他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畫,擺脫傳統技法,因此常與老師產生分歧,不久便離開了藝術學院。後來在弟弟提奧的贊助下繼續畫畫,並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這位培根可不是那位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英國哲學家,而是一位繪畫風格怪誕的英國畫家。培根常以畸形的形象或病態的人物為主題,把人類的醜態和痛苦掙扎的表情表現出來。2013年,他的一幅作品在紐約拍賣會上拍出了1。424億美元的高價,重新整理了當時藝術品拍賣價的世界紀錄。

  高更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與塞尚、凡·高被合稱為“後印象派三傑”。他在23歲時就當上了銀行股票經紀人,收入豐厚,35歲時辭去銀行的工作開始畫畫。他喜歡收藏其他畫家的作品,如馬奈、雷諾阿、莫奈和塞尚等人的畫作。

  倫勃朗的這幅《自畫像》創作於1660年前後,也就是在他妻子去世、事業敗落之後。略帶疲憊的畫家左手握著調色盤與畫筆,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倫勃朗1606——1669生於荷蘭萊頓,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也是17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特別偏愛畫自畫像,一生留下了100多幅自畫像。他常用倒三角光描繪人物臉部,後來人們將這種用光方法稱為“倫勃朗式用光”,並將其應用於攝影作品中。

  從畫像中我們似乎已經看到波普藝術的味道,其作者安迪·沃霍爾1928——1987正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同時,沃霍爾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和出版商。他曾說:“未來,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但每個人都只能出名15分鐘。”

  德國女版畫家、雕塑家凱綏·珂勒惠支1867——194514歲時開始學畫,22歲時學習銅版技法,曾作為德國藝術教育界第一位女教授,被選為柏林藝術學院版畫系主任。

  篇3

  大凡成功者,外在氣質各不相同,但卻都具備了強悍的性格。

  雅典奧運會舉重冠軍張國政告訴我,自己的腰椎間盤經常錯位,訓練的時候,就要用一個厚厚的腰封加以保護,即便如此,也難免用力過猛,出現意外。這個時候,他只能躺在地上,等待醫生的到來。

  時間長了,為了不影響訓練,張國政慢慢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辦法,一旦出現錯位,他用力向回一推,只聽咔嚓一聲,腰在瞬間又恢復了正常。

  後來,我跟許多人都講過這個故事,聽者無不動容。只有張國政自己講述的時候,嘻嘻哈哈,若無其事。

  劉璇也跟我講過她的一個故事。1996年亞特蘭大歸來,體操隊調整,劉璇自覺留隊無望,收拾行囊,準備回家。這個時候,陸善真指導,問她還想不想繼續練下去,劉璇自然非常誠懇地表達了願意跟陸指導訓練的意願,孰料陸指導冒出一句,“你那麼胖,誰願意訓練你啊。”不過走的時候,陸指導還是撂下一句話,“你去跑步吧。”

  初聞此言,劉璇很是不解。既然不肯收我,為什麼又要我去跑步呢?不過,她很快想通了其中的用意,這是來自陸指導的一個考驗,自己只有通過,才有希望。

  於是,劉璇馬上乖乖地出現在了田徑場上。跑完之後,興沖沖地去找陸指導,不料,陸指導又冷冰冰說了句,“你先自己練吧。”

  在隊內已經是老隊員的劉璇過了一段沒有教練,只能自己調整、自己訓練的日子。大概一個多月過去了,有一天陸指導找到她,只說了一句,“你到我們組報到吧。”

  劉璇的成功,離不開她絕不認輸,堅持到底的個性。

  張寧這次33歲高齡拿下了女子羽毛球單打冠軍,其間幾次潸然落淚。不瞭解她的人一定認為,也許年齡大了,人反而變得脆弱。其實,張寧的羽毛球生涯充滿波折。年少成名,之後馬上遭遇嚴重危機,直到2004年在雅典才算是大器晚成。按道理她本該功成身退。可是,隊裡需要她,她也捨不得手裡的球拍,4年來,不管是順利還是遭遇低潮,她都堅持了下來,偏偏今年的傷病,成了她最大的對手。

  還好,蒼天眷顧,讓她搭上了末班車,李永波選擇她,也成了大家議論的焦點,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一場一場打到了最後。其實,也許每場比賽她都做好了出局的準備,但,也正是這樣,每場比賽她都當成了決賽。贏下之後,難免情不自禁。

  特別是決賽,她和謝杏芳都似乎看到了希望,但,雙方的僵持,也使對手陷入了巨大的困境。這個時候,誰的心理髮生哪怕一點點的波動,都可能前功盡棄。最後,還是張寧哭到了最後。而這次的哭泣,是所有哭泣中最幸福的那種。

  我為她高興,更被她感動。沒有堅強的性格,誰能在29歲之後,還連拿兩個奧運冠軍呢?李永波留下她,除了高超的球技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考慮嗎?這樣強悍的性格,難道不是整個隊伍最需要的一種氣質嗎?

 

的人還:

1.付出努力收穫成功的名人故事

2.付出努力後收穫成功的勵志故事

3.付出努力收穫成功的事例

4.付出努力後成功的小故事

5.付出努力後收穫成功的事例

付出努力收穫成功的古人事例
後天努力而成功的事例
相關知識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故事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名言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名言警句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名言名句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小故事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例子精選
付出努力後成功的例子
關於名人努力後成功的故事
個人努力後成功的故事
因付出努力而成功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