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荊芥是中醫治療感冒最常用到的草藥之一,對發燒、嘔吐、涼血都能起到很強的治癒效果,甚至可以直接涼拌當做一道小菜食用。荊介的採製貯藏、藥材形性方面的知識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它的效果與作用吧!

  荊芥中藥簡介

  本藥品為脣形科植物荊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 的乾燥地上部分。

  性味與歸經: 辛,微溫。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用於感冒,麻疹透發不暢,便血、崩漏、鼻衄。

  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主產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成分:含揮發油。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不宜久煎。發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荊芥穗更長於祛風。

  注意:本品宜晴天加工,必須搶水洗淨,不宜久潤,隨切隨晒,當天晒乾,不用火烘烤,否則香味走失,影響藥效。

  性狀: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4cm;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2~9cm,直徑約7mm。花冠多脫落,宿萼鍾狀,先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荊芥採製貯藏

  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割取地上部分,晒乾。亦有先單獨摘取花穗,再割取莖枝,分別晒乾,前者稱‘荊芥穗’,後者稱‘荊芥’。放箱內或其他容器內蓋緊,置乾燥處,宜在30度C以下儲存,防黴,蛀,結串。

  荊芥藥材形性

  莖方形,四面有縱溝,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綠色,被短柔毛,體輕質硬而脆,斷面纖維狀類白色,中心有白色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呈黃色、皺縮捲曲,破碎不全,頂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內藏棕黑色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身幹,色黃綠、莖細、穗多,無泥雜者為佳。

  荊芥主治病證

  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1.外感表證。本品辛散氣香,長於發表散風,且微溫不烈,藥性緩和,為發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對於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均可廣泛使用。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

  荊芥藥物配伍

  1***荊芥配防風,加強祛風解表作用。

  2***荊芥配薄荷,一氣一血,可加強解表發汗之效。

  3***荊芥配殭蠶,祛風解表,治溼勝帶下等症。

  4***荊芥配白礬,祛風化痰之效增強,用治風痰壅盛,小兒驚風。

  5***荊芥配石膏,治風熱頭痛。

  6***荊芥配槐花炭,祛風止血,用治腸風下血。

  7***荊芥配升麻炭,升清陽,止出血。

  8***荊芥配大黃,清熱通便。

  荊芥鑑別

  ***1*** 本品粉末黃棕色。宿萼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腺鱗頭部8 細胞,直徑96~112μm;柄單細胞,棕黃色。小腺毛頭部1~2細胞,柄單細胞。非腺毛1 ~ 6細胞,大多具壁疣。外果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內果皮石細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密具紋孔。纖維直徑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狀。

  ***2*** 取本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 ~90℃***20ml ,密塞,時時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揮散至1ml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荊芥對照藥材0.8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矽膠H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5%香草醛的 5%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荊芥生藥材鑑定

  乾燥的全草,莖方形,四面有縱海,上部多分技;長45—90釐米,直徑3-5 毫米;表面談紫紅色,被有短柔毛;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呈黃色,皺縮捲曲,破碎不全;質脆易脫落。枝頂著生穗狀輪傘花序,呈綠色圓柱形,長7—10釐米;花冠多已脫落,只留綠色的萼筒,內有4個棕黑色的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淺紫色、莖細、穗多而密者為佳。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同屬植物裂葉荊芥 Schizoncpeta multifda***L.*** Briq., 東北等地亦作荊芥使用。裂葉荊芥的形態與上種相似,唯葉的最終裂片較寬,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穗較大而疏;苞片卵圓形,帶藍紫色;花冠藍紫色,比萼片長1/2。顯微鑑定: 粉末:黃棕色。①腺鱗頭部類圓形,8-13細胞,直徑22-108μm,柄單細胞,極短,內含鮮黃色或棕色物。②小腺毛頭部1-2細胞,直徑16-27μm,柄短,單細胞。③非腺毛1-6細胞,長67-810μm,中部稍窄,基部直徑22-45μm,壁稍厚,上部細胞具細小疣狀突起,下部1-2細胞有角質縱條紋。④莖表皮細胞垂周壁薄,平直;氣孔直軸式。⑤葉表皮細胞表面觀垂周壁波狀彎曲,有氣孔及毛茸。⑥花粉粒近環形,直徑27-31μm,具6溝,外壁具網狀雕紋。⑦果皮表皮***粘液層***細胞斷面觀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壁粘液化,胞腔小,不規則分枝,內含淡棕色物,其下色素層細胞有的向上嵌於表皮細胞間;表面觀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壁粘液質化,留下含棕色物的胞腔,小形色素細胞群雜湊於表皮組織間。⑧果皮石細胞斷面觀1列,類長方形或類方形,界限不甚清楚,壁厚,有裂紋,胞腔星狀,解離後細胞有多數參差不齊的分枝;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狀彎曲,紋孔稀疏。此外,有果皮色素細胞,種皮細胞,導管,纖維。

  荊芥中藥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1.8%,油中主成分為右旋薄荷酮***α- Menthone***、消旋薄荷酮、少量右旋檸檬烯***α-Limone- ne***。地上部分含揮發油1.3%,穗含揮發油約4.11%,油中主成分為d-薄荷酮***d-menthone***約42.9%,消旋薄荷酮、l-胡薄荷酮***l-pulegone***約33.9%及少量d-苧烯***d-limonene***, 另尚含γ-蒎烯。此外,荊芥穗中尚含荊芥甙A、B、C***schizonepetoside A,B,C***,***1S,4E***-9-O-β-D- glucopyranosyl-pmenth-4***8***-en-3-one,apigenin-7-O-β-D-glucoside,luteolin-7-O-β- D-glucoside和橙皮甙***hesperidin***。

  荊芥藥用價值

  ***1***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荊芥又常用於瘡瘍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2***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於止血。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症;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症;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荊芥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荊芥各家論述

  1.《本經》:主寒熱,鼠疫,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溼痺。

  2.《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痺,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3. 孟詵:產後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4.《食療本草》:助脾胃。

  5.《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6.《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熟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7.《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8.《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9.《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TUI,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荊芥用藥禁忌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1.《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2.《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3.《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4.《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溼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匆誤入。

猜你喜歡

菊花茶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嘉實多磁護機油真偽如何辨別
相關知識
黑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麼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中藥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及簡介
黑糯米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