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夕節的習俗
隨著七夕節的臨近,越來越多人關注七夕節了,你知道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一起看看吧!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新瀉、山梨等地區,一到七夕,各家各戶就會做一些人偶掛在自己的門前,寓意希望“能縫製出越來越漂亮的和服”、“能夠將孩子順利的撫養成人”,有的地方還有代表“將和服借給牛郎和織女”的意義。
2、吃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麵的習俗,可以說,掛麵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麥和米粉和在一起,擰成繩子一樣的細長狀,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3、吃掛麵
平安時代的書籍中記載“七夕吃掛麵大病不生”,從很久以前開始,皇宮裡就有七夕吃掛麵的風俗。之後這個風俗在老百姓中流傳開來,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熱的夏天,掛麵也是爽口的美味,對預防食慾不振和夏日厭倦症很有功效。
4、七夕紙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紙衣被當作驅除不詳的方法。繼承古代人,為了能夠避免在7月,這個馬上就要迎來豐收的季節,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帶來的災難,人們一直延續著用紙衣來乞求風調雨順。
5、掛竹子
在民間,大人和孩子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小竹子上,然後把這支小竹子立在院子裡,並將供品一起擺上,以許願少女的手工藝技術能提高得像織女一樣好。七夕時的小竹子裝飾得像夏季的聖誕樹。七夕結束後,把這小竹子和供品一起放到河裡,意味著希望自己的心願能夠到達天河。
6、紙箋掛橋上
有些地方的居民習慣把紙箋掛在橋上。在靠海的地方,人們通常在7月7日天未亮時,把寫有心願的紙箋扔到海里。日本各地在七夕節期間還要懸掛綵球等飾品,一些地方還將祈雨、驅蟲等儀式融入七夕節活動,北海道地區每年公曆8月7日例行的“討蠟燭”活動更是別具特色。這一天,孩子們提著燈籠走街串巷,嘴裡唱著“蠟燭拿出來,拿出來,不拿出來就撓你癢癢,咬住不鬆口”之類的歌謠,到附近人家討蠟燭或者糕點。
7、七夕許願
七夕這天,很多年輕男女結伴來到寺廟遊玩,順便在寺內的七夕許願樹上許下自己的“七夕願望”。為了營造七夕氣氛,寺廟方特意用無數盞小白燈密密麻麻地懸掛在許願樹旁的棚架上,營造出一種“天河”的感覺。有情男女到此許願,猶如牛郎織女在銀河中相會,此情此景十分浪漫。仔細檢視許願紙上的各式“願望”,大部分是“世界和平”、“健康長壽”、“與某君永不分離”之類的美好願望。
8、粘米點心
日本的七夕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人們會購買粘米做成小點心來吃。可能是希望通過粘的東西,讓鵲橋結實些,為了避免影響***團結,也要粘住鳥們的嘴巴。
9、慶祝收穫的活動
在日本,七夕還含有“耕種的收穫節”的意味,據說那天會舉辦一些慶祝黃瓜、茄子、茗荷等農作物平安結果、感謝上蒼恩賜順利收穫的活動。
10、七夕祭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日本七夕節的來歷
日本的七夕節起源於奈良時代。在古時候的日本,七夕節的活動與中國大致相同,基本上做些跟織造物有關什麼的活動。現在日本七夕節有代表性的活動就是在長條紙上寫下自己的願望,然後紮在竹葉上。這個有日本特色的七夕節慶祝活動起源於江戶時代。通常,傳統的長紙條有五種顏色,分別是,紅綠黃白黑。現在其他的顏色也參與了進來,也出現了粉紅色啊,藍色之類的。
但是,明治時代以後,日本就不再使用舊曆了。所以現在的七夕,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都採用公曆的7月7日,特別的地方還是能看到用農曆的7月初7作為七夕之日的。這其中當屬仙台的七夕節慶典活動最有名。裝飾物很大,也有大型的公眾表演。他所採用的農曆的7月初7的慶祝方式與其他地區不同。來自日本各地的大量的觀光客都會去仙台。
日本七夕節活動
日本大多數七夕祭都會在陽曆7月7日前後舉行,然而京都則很好地保留了中國農曆七夕的傳統,七夕祭活動大抵都是在農曆7月初7前後,很好地避過了綿綿不斷的梅雨期。
京都七夕祭分為兩大會場——鴨川會場與堀川會場,除了各種傳統老店的表演與舞臺展示,最具看點的是晚上7點-9點半之間的各種點燈與燈光演出。
鴨川會場
日期 8月6日~12日
點燈時間 19點~21點30分
地點 鴨川河灘***佛光寺通~御池通***周邊
鴨川是穿行京都市區的主要河流之一,其中“五條-祗園***四條***-三條”這一區域更是京都老城區觀光的精華。而七夕祭的鴨川會場就坐落在從四條大橋沿鴨川左岸北上過三條大橋再到御池大橋的這一段,全長約八百米。
七夕情人節旅遊的浪漫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