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的來歷
過年吃餃子是很多地區的習俗。過了這麼多年,吃了這麼多年餃子,你知道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嗎?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有哪些呢?過年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曆史。據說,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南陽郡涅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據說,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話說餃子
餃子,因為餃子裡又有面又有菜,而且吃起來很隨意,是倍受我國人民所喜愛的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麵食,也是我國人民歡度新春的傳統美食,尤其是北方,人們習慣於過年包餃子。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民間流傳著“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初六捏麵糰,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飯,十一十二八寶粥,十三十四汆湯丸,正月十五元宵圓。”現在每逢在春節來臨前,政府領導人都會指示,讓每位窮人和五保戶都能在農曆除夕吃上餃子。可見餃子在北方人心目中位置重要。
餃子,是我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民間俗話說:“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過餃子”,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餃子的習慣。老年人過去常說,好吃莫如餃子,舒坦莫如倒著***睡覺***,餃子就酒,越哈***喝***越有。就餃子的餡來說,大致可分為葷,素兩種;各種肉餡,海鮮餡,蔬菜餡,肉菜合餡,野菜餡,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白菜豬肉餡、韭菜豬肉陷、芹菜牛肉餡,牛肉餡或羊肉餡,以及蝦米、海蔘、魚***或雞蛋***的三鮮餡及韭菜雞蛋餡,還有莧菜和肉餡的,煮出來也是鮮紅的顏色,很好看,口味也很鮮美!據民間傳說,之所以叫“和”面,是取“和和美美”之意。將一個個小麵糰擀成圓圓的餃子皮,叫作擀皮。擀出的餃子皮是圓的,即寓意“團團圓圓”,這種團圓象徵著親人間血脈的融合。看著一個個圓圓的餃皮想想其美好的寓意,令人為之心動實屬必然。餃子的烹熟方法多用水煮,蒸,湯餃、燙麵餃和煎餃。過去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剁餡兒,剁得越響生活越紅火,是三十晚上一道特殊的交響樂。
前幾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了,網上炒的沸沸揚揚,當被問到為何走上文學之路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想一天三頓都能吃到豬肉餃子,因為當時的作家相對工資較高,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我們這代人能體會莫言說這些話時心中對餃子的那種渴望。
餃子原名“嬌耳”、,餃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餃子,被稱為“湯中牢丸”或“餛飩”,但與今日的餃子是不同的。三國時,魏國張揖在《廣雅》書中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就和今天的餃子一樣了;已是天下通食可見那時餃子已經有了相當久遠的歷史;而且是從“餛飩”發展而來的。到了唐代才把煮熟的餃子撈到碗裡吃,1968年在我國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村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裡,葬品中的木碗裡遺有5釐米長的小麥面製作的半月形餃子,這一發現充分說明了在唐代已有吃餃子的習俗。而春節吃餃子的風俗習慣開始於宋代,在那時被稱為“餃子”,“餃子”與“交子”諧音,交子是什麼意思呢?那時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當時的紙幣為“交子”,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吃“交子”,以圖財源廣進和吉利的意思。
餃子,又被稱為“餛飩”、“扁食”、“角子”和“餑餑”等等。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據《東京夢華錄》載:汴京市食有水晶角子、煎角子和官府食用的雙下駝峰角子,等等。據《武林舊事》記載:臨安市食中有諸色角兒。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中有:撇列角兒、蒔蘿角兒,等等。所有這些“角子”、“角兒”都是今日餃子的前身。在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中有“燒賣、扁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河北寧縣誌中有“正月初一,盛撰共享,各種扁食名餃子。”其中“扁食”一詞即指餃子。目前在山東濟南市的餃子仍沿用“偏食”之稱,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山東名小吃———“濟南扁食”。李興庭所著的《鄉音解頤》中有:“夏令去,秋季過,年節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餑餑,皮兒薄,陷兒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婦費張羅。”《燕京歲時》書中有:“每屆初一,無論貧賤富貴,皆以白麵做再而食之,胃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這些餑餑就是餃子,而與今日滿族喜歡吃的粘食餑餑不一回事。
據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周烹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歲交子之意。”由此可知,當時餃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為節日食品。人們吃餃子已寓有辭舊迎新、富貴吉祥之意。尤其在北方,餃子作為賀年食品,歷來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和喜愛,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在北國,經久不衰。
餃子的來歷,除史書記載外,民間還另有傳說:
大家一定都吃過餃子,可是,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餃子這種食物嗎?古時,一個叫蘇巧生的御廚技藝高超。一年臘月二十九,他為皇上做了99個花樣的飯菜,皇上十分滿意。夜裡,他想:“明天是除夕,再做一樣菜,即可回去與親人團聚了。”第二天,蘇巧生正為如何做好最後一樣飯菜發愁時,突然看到案上有餘下的羊肉和菜,便將其混合剁碎,擱上調料,用白麵包了許多小角角,放在鍋裡煮熟,奉給皇上。誰知皇上吃後龍顏大悅,忙問:”此乃何菜?”蘇巧生聽罷,長長地嘆了口氣,隨後抬頭看見這種扁扁的東西,信口答道:“這是民間上等品——扁食。”
皇上又留蘇巧生繼續給他做飯,巧生對這個貪得無厭的昏君氣憤極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民間便流傳過年包扁食吃,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過年包餃子的由來。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廚師,就學著包扁食吃。這樣,一代一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餃子的品種花樣從明、清時代開始,與日俱增,現已分佈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目前,粗略估算,其主要品種花樣約有600多種。其加工熱制技法已有煮、蒸、煎、炸等多種。餡料繁多,更是難以詳述。從製作方法上:有手工製造、機器製造,有現包現吃的、也有冷凍起隨時吃的。
說起餃子的製作還是需要一番藝的。首先要把麵粉加水和成麵糰,麵粉的量和加水的量要有一定的比例,過多過少都不可,和麵還要按一定的方向。和好的麵糰不能馬上做,還要放到盆裡停一停,俗稱:“醒一醒”,然後再準備餃子餡。包餃子的時候更需要手上的工夫。餃子包的既要餡多、肚圓、速度快,餃子的模樣又要好看。餃子下好後,配上醋、蒜泥就可以就餐了。大年初一這頓餃子與平時的餃子不同,別具一番情致。包這頓餃子時,餃子餡中分別裝進不同物件,如鋼幣、糖果、花生、年糕等,吃餃子吃到鋼幣意寓在新的一年裡有好運——財運亨通。老人吃到花生意寓健康長壽,孩子吃到年糕就意寓新一年裡“天天向上”,吃到糖果就意寓在新的一年裡生活甜蜜。看來吃餃子不但因為這是一種美味佳餚,而且也是人們祈求吉祥和福祉的一種形式。
餃子不但倍受中國人的喜愛,外國人也厚愛有加。而且能達到沸騰、熱鬧、樂和、喜慶、吉利、順遂。所以受到各地各族人民的歡迎。形形色色的外國餃子把我們的餃子文化進一步地發揚光大:俄羅斯餃子、義大利餃子、墨西哥餃子、匈牙利餃子、印度餃子、還有朝鮮餃子,越南餃子……我們的餃子文化已發揚到世界各地!
在那窮貧的童年時期,吃頓餃子是高興而期盼的事情,每逢節日和親戚貴客來訪,我家必定會用白麥麵包餃子。現在,吃餃子是日常生活中再平淡不過的小事了。蒸餃子煮餃子炸餃子燉餃子煎餃子烹餃子,肉餃子蛋餃子菜餃子花樣不斷翻新,真是回味無窮,可謂“生活充滿陽光……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春節,一大家子人一塊包餃子,人多熱鬧又分工不同,和麵的,拌餡的,擀皮兒的,包餃子的,那真是忙活的風生水起!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話著家常手上不停的忙活著,等餃子出鍋了香氣飄蕩在屋子裡,那個溫暖,真好!這種情景現在實在太難得了,但每每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時我總是情不自禁的感動,招呼著父母和孩子快點趁熱吃吧,味道怎麼樣啊,母親總是會一挑大拇哥,我們的餃子沒話說,好好吃。於是一切的勞累,一切的煩惱就盡在這幸福中了!
餃子的寓意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和傳說以及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