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我教學《頂碗少年》一課時,我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後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這一重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然後讓學生品讀課文,找到相應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現來感悟少年在連續兩次失敗後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學生感悟理解的同時穿插觀眾的反應,老者的描寫,既深化了少年的形象又適時進行習作的指導。通過閱讀課文,弄清故事的梗概,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抓住重點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通過分析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的啟示;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領悟做人的道理。
篇2
昨天上了《頂碗少年》這一節課,效果感覺還可以。一個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比較透徹,另一個是提的幾個問題以及練筆安排都基本達到了目的。
《頂碗少年》的原文,結尾是這樣寫的:在以後的歲月裡,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這位頂碗少年,當時和我年齡相仿。我想,他現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雜技藝術家了。我相信他不會在艱難曲折的人生和藝術之路上退卻。我確信,他是一個強者。
在這裡,作者並沒有全部是在講道理,而是多了一份對回憶的梳理,多了一份對“頂碗少年”的祝福。如果自己看了原文,問題我會設計成:以後,“頂碗少年”將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為什麼?對你有什麼啟發,請你聯絡實際談談。我想,這樣的設計更符合編者的意圖。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去年上《最後一頭戰象》一課,按照我的統計,《最後一頭戰象》原文與課文相比較,共刪減文字約2464個字,302個標點符號。其中,刪去的文字寫到了這些事情:嘎羧為什麼要繞著寨子走三圈?我與波農丁為什麼要跟著嘎羧?嘎唆駐立江灘,我想到了什麼?……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原著中找到答案。因此,師生在課前或課後,讀原著以及作者的其它作品,不但有利於更好地理解課文,還可以為完成為完成小練筆、口語交際及習作提供很好地幫助。因此我建議教參能保留原文,或者把一些刪節掉的原文提供給老師們參考,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作者與編者的意圖,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
篇3
《頂碗少年》這篇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雜技表演。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一、品讀中,悟課文
在大展示中,各小組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心靈與文字撞擊,在撞擊中觸動,真正讀出了自己的心裡感受。從而使學生在讀中具體地感受到頂碗少年的精神。例如學生在分析:在輕鬆幽雅的樂曲聲裡,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學生只知道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但缺乏想象,體會不到當時的驚險。總之,在挖掘教材的基礎上以情促讀,以情導讀。運用不同的朗讀方法,在朗讀中感悟人物的內心感受,讓真、善、美有機地統一起來。
二、抓主脈,貫全文。
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在文中反覆出現4次,每次出現的作用都不同,但如果在講課文時生硬地提出每次出現的作用是什麼,學生肯定不能理解,答不出來。我在修改導學案時反覆考慮,如何在分析理解課文時邊理解,邊滲透,從而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當頂碗少年準備第3次表演時,我提問:面對著第三次出現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這一疊碗不僅僅告訴了我們它的色彩,數量,還意味著什麼?學生順勢回答了多種答案,一道無情的考題,就這樣難點被擊破。通過對這一內容的研究,使我知道了只有老師多讀、多思、多悟,學生才能更進一步的感受字裡行間的真正內涵,領悟全篇文章的主旨。
本課教學基本上按預先設計完成,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學少年兩次失敗的時候語句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寫作上的技法沒有點明,以致後面的相關教學有點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學生後面的理解會更輕鬆,更到位。其次是課文結束的省略號的處理,我只是把學生停留在少年的身上進行想象,而沒有讓學生更深地領悟少年身上的精神,最後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微微激動”上展開想象,這樣或許會更好。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