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健康食物
老人很容易發生骨折的意外,這時家人要做好護理工作,飲食方面要多加留意。那麼到底老人骨折應該吃什麼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維生素C
專家指出,老年人出現骨折的情況,除了要注意多休息之外,同時還應該多補充一些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它可以幫助老年人骨骼的恢復,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比如像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而在蔬菜方面,有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等,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獲取。
2、維生素d
要注意,老年人發生骨折的情況後,不能一直在室內休養,這樣並不有利於骨骼的恢復。如果一直晒不到太陽的話,就容易導致老年人體內缺乏維生素d。對於老年人來說,骨折後不僅僅要多晒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同時還要儘量的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像魚、肝臟、蛋黃等。
3、高蛋白飲食
面對老年人骨折吃什麼好的問題,高能量以及高蛋白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類飲食有助於幫助老年人恢復元氣。但要注意一點,那就是這類飲食只適合骨折兩週後的老年人食用,在骨折的初期飲食最好還是以清淡為主。
另外,骨折兩週後的老年人,還可以適量的喝一些湯類飲食,比如像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等食物,這樣才能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4、骨折5周
對於骨折五週以上對老年人來說,需要更多的營養,因此在平時不妨喝一些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湯類的飲品不僅僅營養而且還有利於消化以及吸收。如果能喝酒的話,不妨適量的飲用一些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5、補充微量元素
對於老年人骨折後吃什麼好的問題,還應該多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它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年人的骨骼恢復。很多食物都適合攝取,比如像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等,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鋅。而在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粉等食物中,則含有豐富的鐵。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老年人骨折康復工作
1、褥瘡的預防
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血液迴圈差,面板抵抗力低下,區域性組織長期受壓,尤其是骶尾部、後枕部、踝關節、足跟部各骨突處容易發生褥瘡,應給予氣墊床、海綿墊或骶尾部加防褥瘡墊,骨突處可墊海綿圈。
2、預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因腎血管硬化,腎血流量減少而致腎功能減退,此外膀胱黏膜伴隨著老化而萎縮,前列腺肥大等均可發生尿瀦留,再加上臥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應囑其多飲水,有尿及時排出,排尿時覺困難,可用手擠壓下腹部,使膀胱餘尿排空。
3、預防消化系統的併發症
骨折臥床老人易出現腹脹、便祕情況,宜進食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有規律、定時定量,必要時可用緩瀉劑。
4、防止骨延遲癒合
老年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水平低下,骨細胞活動性降低,鈣的吸收利用率下降,骨折癒合時間明顯延長。這時,可給她們服用鈣劑,進食含高鈣食物,並用適量維生素D增加鈣的吸收利用。
老人骨折的護理方法
牽引後要讓傷肢外展30—40度
體質較差、不能耐受手術的老人和高齡老人,如果無移位骨折,可以不做手術而做皮牽引,牽引4周後就能嘗試拄雙柺下地。對於這類老人,家屬最好讓他們睡硬板床,牽引時幫老人保持傷肢外展30—40度,足部保持中立位。同時,家屬要時常檢視牽引膠布及繃帶是否脫落,老人面板有無破潰,傷肢供血是否良好。
此外,家屬可以協助老人進行恢復鍛鍊。例如,牽引早期協助老人進行股四頭肌的舒縮,足趾、踝、膝關節伸屈,“鞦韆”拉手鍛鍊等;中期指導老人做引體向上,髖、膝、踝關節間協同運動;4—6周牽引拆除後,讓老人拄雙柺做患肢行走訓練,以後逐漸換單拐行走。
做人工假體置換術的老人少翹“二郎腿”
對於移位性骨折的老人來說,如果身體狀況較好,可以做人工假體置換術,骨折不愈或股骨頭缺血壞死的高齡患者可做全髖關節置換術。對於這類老人來說,家屬要特別注意他們的體位擺放。例如,術後患髖要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髖關節在坐位中最易脫位,坐位時髖關節曲屈別超過80度等。
術後7天家屬可讓老人開始嘗試由臥到坐,坐到站,站到行走的練習;10天可讓老人借雙柺扶助上下樓梯。家屬要叮囑老人經常做股四頭肌舒縮,足踝背伸展運動,“鞦韆”拉手鍛鍊,患髖關節伸展、外展,直腿抬高,單腿平衡訓練等,以提高抗阻強度和肌肉耐力。穿軟膠底的鞋,不坐矮椅,少翹“二郎腿”,避免雙膝併攏、雙足分開、身體前傾取物等。
看過的人還會看:
腰痠腎虛吃什麼好適合腰痠腎虛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