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歷史簡述
對素描的發生與演變過程的瞭解以及展望今後素描的發展,有利於對今天素描的把握。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素描產生於西歐,是西畫的一部分。素描作為一種繪畫樣式在中世紀前就存在,因早期的畫材難於儲存,它們的蹤跡只有在當時宗教書籍的插圖中有所反映,畫面基本上是線描形式,表現得大多都十分軟弱、幼稚,從中世紀起已有師傅帶徒弟式的繪畫作坊,有學徒臨摹匠師素描的學畫方式,但藝術水準很低。素描發展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有了質的飛越。畫家們***代表人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瓦薩里、楚加里***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繪畫基礎理論、藝術理論和素描理論,其中藝用解剖學、透視學、明暗塑造理論等,推動了素描藝術的進步。尤其是美術學院的誕生和素描作為基礎訓練模式的成立,使“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的理念得到了確立,自身地位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17世紀到19世紀,美術學院的素描訓練,基本上是先臨摹大師的素描作品,然後進入到石膏幾何體、古代雕刻的石膏像、人體寫生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園推崇古典美,逐步走向了唯美主義,使素描發展產生了變化,逐漸形成一種僵死的、概念的、公式化的所謂學院派素描體系,量後把文藝復興時期尊重自然、推崇研究自然、極其重視寫生的寫實傳統完全拋棄了。
19世紀下半葉.以德拉克洛瓦*** 1798-1863***為代表的浪漫主義畫派對學院派的素描發起了攻擊:“徒有外表的細緻真實,其實不包含絲毫真實.特別是那種內在的真實,即缺少畫家對事物的真切感情。”接著是以庫爾貝***1819-1877***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畫派”以生活真實為創作依據.反對代表官方趣味的學院派因襲虛偽的藝術”的主張,與學院派分庭抗禮.另起爐灶開設了自己的畫室.。嘗試用農民和牛代替古代雕刻石膏像和人體模特兒,把牛牽到畫室給學生畫”,素描藝術開始有了新的氣象,,
20世紀當印象畫派盛行以致現代派產生,素描開始向多元變化。對當時美術教育的影響是很大的。印象畫派以及現代派觀點的美術教學,著重發展學生的視覺記憶和想象能力以及獨特的表現手法,寫生時強調視覺印象和自我表現的主觀因素,不大重視表現物件的生活原形,逐步產生了輕視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導致對寫實傳統的否定,由此素描變得五花八門面目繁多。
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推進,社會的高速發展。、不同領域對造型設計的需求不斷增大,尤其是產品、建築設計使素描分流出一種有實用性的素描,當下稱設計素描。實用素描要求清晰地記載件客觀事物或細膩地描繪產品預想圖,從總體上說.它不講感情色彩,而重美觀,突出技術與設計。實用素描包括為科學目的而作的說明性插圖;其中還有為文學作品中的素描插圖。而為文學作品畫的素描,因有情感色彩而為畫家所鍾愛。許多文學家樂意讓畫家為其作品插圖,這樣隨著文學書籍的傳播,素描接近了更多的觀眾。雖然書籍展示的空間小,但因它表現了畫家特有的筆法風格,至今還享有崇高的藝術聲譽。另外,還有漫畫,這是用於社會批評而創作的一種想象性圖畫。畫家的創作空間大,奇思妙想很見功力。
中國傳統繪畫中也有近似素描的樣式,如白描:也有相同草圖作用的粉本,更有同樣用單色線條的寫生,只是不叫素描而己。素描最早何時流傳到中國無確切的考證,有記載的是“西畫傳人我國始於明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利馬竇帶人”。相傳明末清初有洋人在廣東沿海城市開辦畫館傳授西畫,其中就有素描。據記載:“康熙年間,傳教士郎世寧等西洋畫家以繪畫供奉內廷,把西方的繪畫技法帶入了皇宮。雍正、乾隆年間,宮廷的包衣***滿語即奴僕***受命於皇上,向傳教士學習西畫,但並未留下一些痕跡。”困早期的素描
直作為繪畫的整備工作.即草圖或蒐集素材,所以不注意儲存,另外由於主要工具是特製木炭條,用它繪製的素描作品也不易儲存。還有從老一輩畫像作畫過程中發現,他們用自制的——用毛邊紙捲成細卷然後燒製“紙炭筆”畫的草圖,更不容易儲存.,為此目前還沒有發現早期的素描作品。
到了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西方文化開始走向中國民間,在各地方建立傳授西畫的畫坊、畫館。學習素描打好造型基礎的西畫的造型理念開始影響新一代畫家。從畫理到技法衝擊著傳統繪畫。有記載嶺南畫派領軍人物“高劍父17歲時,在格致書院從師法國傳教士麥拉學習西畫素描”。所以,考查嶺南畫派的畫面,可以看到吸收了西畫素描的藝術養分,
戊成變法後,許多青年學子先後赴英、法、日本等國學習西畫1910年至1920年的10年間,先後有17批共二千人陸續去歐洲留學學習西畫。,他們學成回國後帶回了不同風格的素描。還帶回了西方及日本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具、石膏像等。
1911年,自西洋歸國的周湘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有素描課程的美術學校;1912年劉海粟創辦上海圖畫學術院,開始進行人體素描寫生。其中代表人物徐悲鴻1 919年赴法國留學,考人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徐悲鴻嘗試把中國傳統的線描加以溶合,創造出了有自己面貌的素描風格。他的素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素描作品並流傳下來。
五十年代全面向蘇聯學習.蘇聯美術在當時影響很大。蘇聯美術教育家、畫家及留學蘇聯的美術學生,給美術院校帶來了契斯恰科夫的素描體系。從幾何體寫生到人體寫生;從觀察方法到表現方法,一整套素描教學模式搬進了課堂。契斯恰科夫的素描體系屬於寫實主義,重光影表現和解剖結構,教學上除了強調通過研究自然來掌握造型規律外,其他具體內容跟舊學院教學沒有本質區別,甚至變得更加細膩化。因當時光吸不消化,加上其他現代藝術實踐和教學活動漸趨式微,由此也造成了素描千篇一律的蘇式面貌。
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序和文化交流不斷地擴大,歐美新的藝術思潮衝擊著固有陳舊的模式,各種新奇的素描樣式在美院受到追捧。九十年代隨著設計學科的興起,結構素描幾乎替代了傳統的蘇式素描。
素描石膏像政法體畫法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