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敬老手抄報圖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你看過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孝親敬老手抄報內容資料:孝親敬老手抄報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想問一下大家,在剛剛過去的九九重陽節,各位的手機是否被關於“你陪我漸漸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為題的內容刷屏了?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天,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走進了移動營業廳,將一部十分古老的手機拿給維修人員,當維修人員仔細檢查過手機並告知手機沒有任何問題時,老人默默地流下了兩行淚,喃喃的自語道:“那我為什麼就接不到孩子的電話呢?”看到這些,我想大家會立刻抄起電話給遠在老家的父母、親人打去問候的電話並講訴一下自己的近況。

  在我們這個飛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人們都忙於工作,忙於事業只能通過電話、視訊來解決對遠在故鄉親人的思念,已盡兒女之孝。那麼,跟我們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又應該如何對待呢?

  我的家裡共有六口人,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我和弟弟,其樂融融的一個大家庭。我和弟弟更是在外公、外婆的關愛下長大的,從我記事開始就知道在爸爸、媽媽那裡解決不了的事情,外公、外婆那裡都能辦到。然而隨著他們的年紀到了八十高齡,外公又患有輕度中風、腦萎縮,耳背、眼花,問題就都來了。他會經常忘記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為此總是懊惱、自責,認為他在這個家裡沒有了價值,只是家人的累贅。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接我和弟弟從少年宮上課回來沒有帶鑰匙,剛好外婆又去菜市場買菜,家裡只有外公一個人。我們按門鈴,沒人應答;打手機,不接;敲門,沒人理會。整整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我們站在門口重複著按門鈴、打手機、敲門,從盼望到無奈。當電梯門開啟,外婆大包小裹的走了出來,我就像看到救星一樣,立刻奔過去接過

  外婆手裡的袋子激動地說:“外婆,快開門吧!我快累死了!”外婆不解地問:“你外公不是在家嗎?”我無奈地說:“按門鈴、打手機、敲門,沒有人理會呀!所以我們只能等你了。”隨著外婆開啟房門,來到外公的房間,看到外公正端坐在搖椅上看著電視。外婆生氣地說:“你在家也不聽著門鈴和手機,他們在外面站了兩個多小時,累壞了,你還有心情在這看電視?”外公一臉無辜地站了起來,怯怯地問:“他們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沒聽見門鈴呀!”我沒有好氣地說:“外公,我們都快砸門了你都聽不見,我的腿都已經酸了。”說完我就躺在客廳的沙發上。外公看我欲言又止,轉身對剛剛走過來的爸爸說:“你看今天真是的,我真的沒有聽見門鈴聲,老了,不中用了!害得你們在門外站了這麼久。”這時,我忽然看到外公眼睛裡流露出的不安和歉意。

  爸爸雙手扶著外公在沙發上坐下,親切地說:“這不怪你,是我們忘記拿鑰匙了,別往心裡去。”可是外公還是不斷的在檢討自己,爸爸又笑著說:“我們忘記帶鑰匙,您沒聽見門鈴,我們都有錯下次一起注意。”聽了爸爸的話外公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也笑著說:“下次我一定改正。”說完慢慢地走回他的房間。目送外公離去的背影,忽然覺得他好可伶,以前多麼能幹的一個人,老了為什麼會這樣?我更不解的是爸爸為什麼總是說自己有錯?於是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明明是外公在家沒給我們開門,為什麼你說是自己沒帶鑰匙的錯?”爸爸看我意味深長地說:“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雖然做不到聖人那樣,但遇事也要從自身找問題,而不是埋怨、怪罪別人。更何況外公沒有錯,而是年紀大了造成的。

  他已經很內疚了,我們應該體諒他,對老人我們永遠都要包容、原諒。”幾天後我放學回家,liuxue86突然發現在原有的門鈴旁邊多了一個按鈕。出於好奇心,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按門鈴而是按下了這個新按鈕。正當我等待著奇蹟出現時,外公開啟門站到我的面前,接過我手裡的書包微笑著說:“回來了,快進屋,外婆已經把飯做好了。”我滿臉疑惑的問:“什麼情況?”天真的弟弟跑過來,興奮地說:“哥哥,你按了外公的專屬門鈴。”“專屬門鈴?”“你看好了。”說罷他便跑到門外給我做示範。

  弟弟按下門鈴,屋裡傳來一陣響亮的鈴聲,我順著聲源來到外公的房間,一個心形漂亮的門鈴展現在我的面前,它就插在離外公最近的插座上。我問外公“這是新門鈴嗎?”外公高興地對我說:“是啊,你媽媽專門給我買的門鈴,漂亮嗎?這個聲音好大,我能聽見。”看著外公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我忽然明白:在孝敬老人的過程中,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只有從自身上找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謝謝大家!

  孝親敬老手抄報內容資料:孝親感恩作文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並被儒家視為“仁之核心”。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孝道儀式和規範。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並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一定的內容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夏學鑾並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一些體現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係的傳統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藉助具體的形式。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後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個老人內心感到溫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孝悌並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

  
還會看:

兒童孝老敬親手抄報
感恩敬老孝親手抄報
相關知識
孝親敬老手抄報圖片欣賞
中學生孝親敬老手抄報圖片精美好看
感恩孝親敬老手抄報圖片有創意
初中孝親敬老手抄報精美圖片
孝親敬老手抄報精美圖片欣賞
孝親敬老感悟手抄報圖片欣賞
孝親敬老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孝親敬老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孝親敬老手抄報
孝親敬老手抄報七年級簡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