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雞飼養技術有什麼
散養雞的飼養現在已經是養殖場的首選,但散養雞需要一定的技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散養雞飼養技術,一起來看看。
散養雞飼養技術
選擇具有樹木較好的丘陵、空曠的草坡地以散養為主,輔以補飼的方式發展土雞養殖,土雞抗病力強,野性足,藥殘少,是綠色食品。因土雞的覓食性強,在野外可找小草、樹葉、水果、蔬菜、種子、蟲子、砂礫等補充營養,只要喂少量飼料或穀類就可將雞養大,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成雞售價高,收益大,當前市場前景非常看好,雞蛋營養豐富、雞肉味道鮮美,消費者可用它來做紅燒雞塊、白斬雞、風雞、薰雞、燒雞、扒雞等是速成肉雞類不能代替的。現在許多人都在學放養土雞的技術,但養殖規模受限制,主要因為佔用土地面積大,防疫難度大,市場消費量有限的原故。
一、環境選擇:選擇遠離村莊居民區、屠宰場、學校、化工廠、其它養殖場、工礦區和主幹道路,環境清靜的山地,最好栽植灌木林、茶葉、松樹、毛竹、果樹林等,坡度在3-40度***坡面與水平面的仰角***,小丘陵的山地較好。附近有清潔的井水或泉水。選擇背風向陽的平地,沙壤土質較適宜,排水通暢,平時滲水快,地勢乾燥。用空心磚砌牆、用水泥瓦蓋屋頂、木料或毛竹等建材,建一個東西走向,坐北朝南的雞舍,屋櫞高度在2米左右,屋脊高度3米,長度50米,跨度5-10米,約500平米,可養土雞3000-4000只,南面開門,留有地窗和兩米寬的走廊,北牆留窗,四周有排水溝,雞舍能通風和保溫、地面要乾燥,地面可用沙石夯實,不必做水泥地面,上面可墊居沫,稻殼等,不積水即可。每群2000-4000羽、即使有剩餘資金可在遠離約一公里的地方重新佈局第二分場,每畝山地放養100-500只為宜,育雛可在山下簡易室裡育到體重為半斤左右放養到山林中,頭三天關養、少放,不用圍欄,土雞的歸巢性強,自然會認識回家的。雞舍是用來讓雞休息、產蛋、避風避雨的。每個場必須採用"全進全出制"以防疾病的發生。
二、品種選擇:土雞也叫草雞、柴雞、地方品種雞等。土雞品種有很多,長期以來我們的祖先不斷的選擇,現以形成不區域有著不同體形、毛色、產蛋效能的土雞。這裡說一下品種:安徽省的宣州黃雞、粟陽的黃雞、浙江省的仙居雞、北京油雞,雲南的茶花雞、清遠麻雞、固始雞、峨眉黑雞、蕭山雞、壽光雞、桃源雞、河田雞等。有的是蛋用型的,有的是肉用型的,大多體重集中在2-4斤之間,產蛋數大約是500天能產120-180枚左右。公母比例要求在1:8-10即可。選擇你自已當地的雞比較好,因為消費資源肯定是當地的習慣,再者當地的雞對當地的氣侯和環境適應性也好些。
三、飼養管理。苗雞:選擇出殼準時,正常孵化期一般是20天半至21天,雞苗叫聲響亮,眼有神,掙扎有力、毛色光潤澤、無畸形、丁臍雞,脫水雞、棉花雞不能選,脫水雞不能養,死亡率高;受風寒的雞不好養,成為僵雞、易生病。注意出殼24小時內必須接種建立克疫苗,這條很重要,我見過未種馬立克苗的成雞全軍覆沒的。從出殼到場應在24小時內到達,剛進來的苗雞在升溫好的房裡,休息三小時,先飲水後開食,飲水溫度在20℃,最好是涼開水,用真空水壺喂水,之後將飼料灑在硬紙板教會採食,飼料可以用小顆粒配合飼料。土雞4周齡前管理同肉雞或蛋雞育雛方式一樣,選一個較好的房子育雛,育雛房可用立體的也可平地育,每平米25-40只,溫度頭三天為32-36℃,以後每週降2-3℃,最終降至18℃左右,到了自然氣溫就可脫溫了;保溫可以用地龍式,電育雛傘、煤爐、蒸汽鍋爐等、以雛雞均勻分佈、不扎堆不遠離熱源為佳;溼度為60-70%,溼度低於50%易啄羽啄肛,可在牆面噴灑熱水來升高溼度,溼度太大易引起小雞呼吸道疾病或腸炎;光照第一週為24小時,晚上開燈,每平米2-4W,以後每天減少1小時,最終以自然光照一致。防病:苗雞出殼24小時以內接種馬立克疫苗,育雛的頭三天用抗生素飲水,並加入多維。第七天做新城疫和傳支疫苗,10天種禽流感H5、H9苗、14天種法氏囊苗、21種法氏囊苗、28天種新支二聯苗、產蛋前要種禽流感苗、新城疫苗和減蛋綜合症苗、這時最好用油苗,保護期長、抗體水平高。注意所有苗接種前後三天不能在飲水中加消毒藥品,種苗後溫度升1℃。晚上比白天高一度為宜,大規模養殖不可靠母雞來孵化和育雛,脫溫早與遲,看季節性不同,每天要觀察雞的糞便和採食飲水情況,如有不正常的扎堆,叫聲、異常糞便,精神萎迷,採食突然減少等,要及時請獸醫指導就診。當體重長到半斤至一斤重可以離開育雛室,放到山上的雞舍裡,先關三天不放,或是放的遲關的早建立習慣,逐步放養。為儘早讓雛雞養成上山覓食的習慣,從脫溫轉放山林開始,每天早晨進行引導訓練,用口哨或敲擊同一種響聲建立條件反射,並在固定的地方拋撒顆粒飼料,或用料桶來喂料既乾淨又省料。飼養員應及時並控制雞群活動範圍,直到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歸舍訓導。在山上或平原上養雞要隨時觀看天氣預報,這很重要,當天要下暴雨或大風,不及時把雞趕回來會使雞在野外淋雨而死,成群的被暴雨澆灌而死,我親眼見過的事。平時要注意野獸傷雞,特別是蛇和黃鼠狼、老鷹等。開始放養的幾天,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複合維生素B等。以防應激過度,補喂的飼料可用配合料加玉米或小麥等,早晚喂少量全價飼料或補充穀物,中午不喂料,讓其自由覓食;平時也可培育昆蟲如蛆,蠶蛹等來補充蛋白質,儘量不用非營養性的新增劑類餵雞,如色素、防黴劑等。出售前14天不得使用抗生素和驅蟲藥。
當雞養到3個月時可將部分公雞賣掉,以後它們的生長慢,耗料大,好鬥性強易打傷雞。當雞在100天時可將不符合品種要求的母雞淘汰賣掉,留下好的母雞繼續飼養便於成為種雞,抓雞時一般最好在晚上,當雞在舍內關上燈,用手電簡用網袋套雞,以免驚嚇其它的雞。當種雞出現明顯冠紅毛亮,表明性成熟了,要在舍內建造雞窩供其產蛋,雞窩可用竹框,或木製的方框,中間放些稻草等鋪料,大小以兩隻雞的位置就行了,先要放一兩枚蛋引窩,當產蛋時要有足夠的窩,否則會有的雞因擠不上窩會到外面產野蛋。產在野外的蛋要即時找回,產蛋一般在上午最多。同時飼料中要加入多維,提高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當天的雞蛋一定要及時收拾起來,選擇45-55克/枚的蛋作為種蛋,放在蔭涼處,三天內必須入孵,其餘蛋作為商品蛋賣掉。當雞產蛋到高峰後期可由選擇性的淘汰一些不產蛋的雞,平每隻可盈利15-20元。
散養雞的技術要點
雞群常發生的疾病種類與傳統飼養方式相似,但是,放養雞群更容易發病。放養雞群疾病的特點是,呼吸道病相對比較少,但是腸道病比較多,如壞死性腸炎、潰瘍性腸炎等,傳統飼養時極少見的雞組織滴蟲病***又稱盲腸肝炎或黑頭病***也比較常見。由於螞蚱、螞蟻、家蠅、蚯蚓等是雞寄生蟲的中間宿主,雞啄食後容易感染寄生蟲病,如絛蟲病、蛔蟲病、組織滴蟲病等。其他寄生蟲病如球蟲病,雞蝨、蟎等也容易發生,另外野外放養還容易發生雞痘、啄癖等。
1.為了便於疾病預防,首先要選好場址。場地選擇應遵循如下幾點:既有利於防疫,又要交通方便。場地宜選在高燥、乾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場地內要有遮蔭裝置,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而且在雞的活動區域內不要有死水塘、汙水坑等,雨後要及時清除場地的積水。在雞群活動的場地內建沙浴坑,預防體外寄生蟲病。
2.要有面積適宜的雞舍。雖然白天雞在野外活動,夜間雞要回舍,陰天、下雨時也要回舍,雞舍要方便雞回來。雞舍面積也不要太小。
3.根據季節,提前育雛。可以先在舍內育雛,30日齡後再放到野外去。否則雞群不能適應野外環境,容易生病。
4.放養時,根據季節、場地的情況來補充飼料,以免出現營養缺乏。
5.常規疫苗要按時、正確接種,尤其是要注意提前作好雞痘的預防。
6.平時要經常投喂一些抗菌、消炎藥。常用藥物:土黴素、環丙沙星、青黴素、鏈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定期驅蟲對放養雞來說必不可少,非常重要。常用藥物:左旋咪唑、驅蟲淨、驅蛔靈***線蟲***,滅絛靈、抗蠕敏***絛蟲***等。定期用藥物預防球蟲病:複方氨丙啉、氯苯胍、優素精、馬杜拉黴素、地克株利等。
7.及時清除舍內的糞便,定期對雞舍、活動場地進行消毒。
8.當在林間、果園飼養時,還要防止農藥中毒。
9.雞群發病後應及時診斷並治療。經常到雞群活動的區域內巡查,每天放雞後要到雞舍內觀察一遍,看有無病雞,發現死雞後應立即取走,病雞單獨放在專門的舍內飼養,無治療價值的雞應堅決淘汰。
幹靈芝需要清洗嗎_幹靈芝的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