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讓幼兒知道兩面鏡子隨著旋轉角度的不同會反射出不同個數的像。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科學的興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有趣的鏡子

  【活動目標】

  1、瞭解鏡子的基本特徵和用途。

  2、知道兩面鏡子隨著旋轉角度的不同會反射出不同個數的像。

  3、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卡通動物紙片若干,30面鏡子,水筆

  【活動過程】

  1、發現我自己:小朋友們,上課開始前先讓你們猜個謎語:“我看著你,你盯著我,沒我就沒你,沒你卻有我。”教師出示鏡子,讓幼兒觀察其特徵。

  提問:大家來觀察下,鏡子時怎麼樣的。

  ***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涼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塗了層特殊的材料,叫金屬漆,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體了。並幼兒學說金屬漆***

  提問:為什麼能看到自己的樣子。

  ***引出“反射”這個詞,因為光把我們的樣子反射在了鏡子上,鏡子又把上面的影象反射到了我們的眼睛裡***。請幼兒上來按照圖片進行講述。

  2、背後的祕密。

  提問:小朋友都能看到自己的臉,那能不能想辦法看到自己的後腦勺呢?提供每個幼兒一面鏡子自己操作。

  提問:一面鏡子是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啊,那下面我請兩個小朋友合作,看看用兩面鏡子能不能看到。之後教師分別請幼兒上來面向幼兒,在其後腦貼上任一圖片讓他用兩面鏡子看到背後的圖片。

  3、數一數。

  教師先將兩面鏡子同方向擺好,請幼兒上來數鏡子裡面的筆有幾支。然後旋轉一面鏡子,使其呈現2個像、3個像、4個像······無數個,並請幼兒上來觀察。

  提問:你們還記得剛剛老師是怎麼做的嗎,你們發現了什麼。簡單介紹原因***鏡子與鏡子之間的重複反射***。分組探究。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觀察的是平面鏡子,生活中還有很多種鏡子,像放大鏡、望遠鏡等,小朋友下次可以在區角活動裡去探索他們的“祕密”。

  篇二

  莊稼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認識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2、知道青蛙是益蟲,要保護青蛙。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蝌蚪變青蛙。

  2、課件:聲音-青蛙的叫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教師用什麼的口吻***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叫?

  奧!小朋友聽出來了,是青蛙在叫。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青蛙是怎麼叫的?

  二、瞭解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1、出示圖片:蝌蚪

  師:你們看,圖片上是誰?***蝌蚪***

  讓幼兒互相說一說,小蝌蚪長的什麼樣子。

  2、集體學一學小蝌蚪是怎樣在水裡游來游去的。

  3、提問:小朋友知道蝌蚪和青蛙有什麼關係嗎?

  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自己對蝌蚪和青蛙的認識。

  4、ppt課件:蝌蚪變青蛙。

  觀看蝌蚪變青蛙是過程:

  卵 → 孵化 → 尾巴的根部開始膨脹,外鰓消失,長出後肢,末端分化出5趾 → 長出了前肢,和後肢相似,但後肢較為強壯,尾巴還未脫落 → 尾巴消失,和青蛙相似 → 長成青蛙。

  三、青蛙的生活習性。

  1、青蛙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小時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長大後還可以到陸地上生活。

  青蛙平時棲息在稻田、池塘、水溝或河流沿岸的草叢中,有時也潛伏在水裡。

  2、青蛙怎樣呼吸。

  青蛙用肺來呼吸,但也可以通過溼潤的面板從空氣中吸取氧氣。

  它面板裡的各種色素細胞還會隨溼度溫度的高低擴散或收縮,從而發生膚色深淺變化。

  3、青蛙喜歡吃什麼?

  青蛙吃蒼蠅等害蟲,青蛙吃昆蟲,***昆蟲吃草或莊稼***,一般是夜晚捕食。

  4、為什麼說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

  因為青蛙幫農作物捉害蟲,可以不打農藥。

  5、菜市場,有人捉了青蛙來賣錢,他們這樣對嗎?

  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四、幼兒操作活動:池塘裡的青蛙。

  啟發幼兒想一想,小蝌蚪是怎樣變成小青蛙的?啟發幼兒用畫箭頭的方式,表現小蝌蚪成長的過程。

  篇三

  《站住了,別倒下》

  一、活動背景

  教育家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學前期的幼兒可以說是個個好奇、好問、好探究,他們生機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圍世界。我們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作為幼兒科學探索的物件,預設產生一些科學案例,以此引導幼兒發現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

  《站住了,別倒下》就是以生活中的“物體平衡性”現象作為原形,預設產生的一則案例,本案例貼近幼兒的生活,取材於幼兒的生活,通過具體的生活素材來引導孩子動腦筋、想辦法,培養他們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品質,激發幼兒探索生活現象的興趣。體現了“科學教育生活化”這一《綱要》精神。同時為了發展孩子的多元智慧,促進完整人格的成長,我們還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培養他們自信的性格並學會認同別人的優點。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1、引導幼兒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的興趣,能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交流探索結果。 3、積極參加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觀察活動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1、根據生活經驗來說說哪些東西能站住,哪些東西不能站住?

  @_@我是分割線@_@師:桌上有什麼?你知道桌上哪些東西能站起來,哪些東西站不起來嗎?

  2、實際操作,區分哪些東西能站住,哪些東西不能站住?

  師:是不是像小朋友說的那樣呢?我們來試一試。***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請幼兒區分後,放到不同的兩個筐子裡。教師巡迴***

  3、師:為什麼有的東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東西不容易站住呢?***當幼兒講述理由後,教師在前面演示驗證***

  ***效果分析:觀察活動材料,引起幼兒興趣。材料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能引發起幼兒產生摸一摸、試一試的願望。通過動作操作讓幼兒對自己的判斷進行驗證,知道的並將物品平衡與物體的重心位置有關,進行分類擺放。***

  片段二:嘗試用多種方法讓不能站住的物體站起來。

  1、師: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能站住的東西站住呢?

  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後;個別講述,教師在前面演示孩子的方法並在黑板上示範記錄***方法同“記錄表”***

  2、幼兒嘗試操作,並進行記錄。

  師:你們講了那麼多的辦法,那麼是不是真的有用呢?我們還是用實驗來證明一切吧。這次,請你動手嘗試後,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人手一份記錄表***

  @_@我是分割線@_@***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孩子給予幫助***

  3、陳列展覽,相互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試驗的方法和結果?***幼兒交流自己的方法和試驗結果***

  ***效果分析:由於學前期的幼兒年齡較小,思考問題比較淺顯、直觀,針對“怎樣幫助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這一問題,幼兒首先想到的是用“輔助材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我就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探索,互相交流。***

  片段三:在沒有輔助物的幫助下,嘗試讓紙站起來。

  1、要使紙站起來有多少種辦法呢?

  師:我這裡有一張紙,你們說,它能站住嗎?你有多少種方法能使它站起來?

  2、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辦法使紙站住,並進行記錄。

  師:現在請你試一試,看看在沒有輔助物的幫助下,你有幾種方法能使它站住。別忘了每嘗試一次就把你的辦法記錄下來。***引導幼兒探索嘗試和記錄,教師巡迴***

  3、交流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想了幾種辦法讓紙站住了?誰和他的方法是一樣的?誰還有和他不一樣的方法?***引導幼兒上來講述自己探索的結果,並當場嘗試驗證***

  師總結: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許多好辦法讓不能站物體站起來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物體也想站起來,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就會想出很多很多的好辦法來幫助它們。

  @_@我是分割線@_@***效果分析:引導幼兒思考不用任何外加材料,通過改變形狀來幫助紙站起來。這一環節由淺入深,從一開始藉助輔助物——沒有輔助物,最後使一張紙能站起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過程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互相交流表達,通過實際操作、記錄,使幼兒更具體明確地瞭解更多的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增強了幼兒在實驗中的目的意識。***

  三、課後的反思:

  科學活動《站住了,別倒下》,我從實際生活中取材,活動環節步步深入,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實踐中探索,從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興趣,貫徹了“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學理念。讓幼兒懂得了要使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可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藉助其他物體等方法來增強物體的平衡性,活動效果較好。我們大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玩,由於我準備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紙盒,瓶子,水彩筆,橡皮頭鉛筆,紙,羽毛,書,吸管,遊戲棒,剪刀,橡皮泥,眾多的插塑積木,每組滿滿的一籃子,我發現在玩中他們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長久,怎樣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有所收穫、使玩變得更有意義?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帶動更多的孩子大膽探索。

  

幼兒園節日禮儀教案
幼兒園科學教案範文
相關知識
幼兒園科學教案設計
幼兒園科學教案範文
幼兒園科學教案吹泡泡
幼兒園科學教案
幼兒園古詩教案設計
幼兒園科學教育計劃
淺探幼兒園科學教育論文
幼兒園科學教育初探論文
幼兒園科學教育教學活動計劃中班
幼兒園科學教育計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