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物理第五六章預習知識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八年級的同學已經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物理,接下來最後兩單元該怎樣學習呢?大家不妨預習一下。跟著小編來看看,希望對您有用。

  初二上冊物理第五章預習知識點

  實像和虛像***見下圖***:照相機和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後會聚在那裡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那裡,真的能記錄下所成的像。這種像叫做實像。物體和實像分別位於凸透鏡的兩側。

  凸透鏡成實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實像在凸透鏡兩側。

  凸透鏡成虛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虛像在凸透鏡同側。

  三、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於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初二上冊物理第六章預習知識點

  一、質量

  1、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的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天平是實驗室測質量的常用工具。當天平平衡後,被測物體的質量等於砝碼的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天平所能稱的最大質量***;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溼、弄髒;潮溼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盤中。托盤天平的結構:底座、遊碼、標尺、平衡螺母、橫樑、托盤、分度盤、指標。使用步驟:

  ①放置——天平應水平放置。

  ②調節——天平使用前要使橫樑平衡。首先把遊碼放在標尺的“0”刻度處,然後調節橫樑兩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階***,使橫樑平衡。

  ③稱量——稱量時應把被測物體放天平的左盤,把砝碼放右盤***先大後小***。遊碼能夠分辨更小的質量,在標尺上向右移動遊碼,就等於在右盤中增加一個更小的砝碼。

  4、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二、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

  2、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這種特性。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質量——千克***kg***

  V——體積——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單位g/cm3,g/cm3單位大,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3、密度的應用:鑑別物質:ρ=m/V。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體積:V=m/ρ。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質量:m=ρV。

  三、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測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觀察量筒標度的單位。1L=1dm3 1mL=1cm3

  ②觀察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讀數時,視線與量筒中凹液麵的底部相平***或與量筒中凸液麵的頂部相平***。

  2、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只要測量出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通過ρ=m/V就能夠算出物質的密度。質量可以用天平測出,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可以用量筒或量杯來測量。

  四、密度與社會生活

  1、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質的密度,一般物體都是在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即:熱脹冷縮,水在4℃以下是熱縮冷脹***,密度變小。

  2、密度與物質鑑別: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通過測量物質的密度可以鑑別物質。


初二物理上冊預習練習題
初二數學上冊預習知識點
相關知識
初二上冊物理第五六章預習知識點
初三下冊物理第十六章練習試卷
初三下冊物理第十六章練習試卷
初三下冊物理第十七章練習試卷
初三下冊物理第十七章練習試卷
八年級生物上冊期中第一單元複習知識點
初二語文課文背影課文預習知識點
初二上冊英語第五模組檢測試題及答案
初二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期末質量檢測試題
人教版初二上冊物理運動的描述教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