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頭的主要價值
“地膽頭”一般是指“苦地膽”,又名地果、野地瓜,地瓜藤、地石榴、地膽紫、地瓜榕,地瓜子等,有香甜味的果實可以食用。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藥用價值
全草可入藥,味苦,微甘, 果實香甜味美。清熱利溼。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急性腸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腸潰瘍,尿路感染,白帶,感冒,咳嗽,風溼筋骨疼痛。
園林價值
地枇杷株形整齊 ,在園林植物配置中,是一種優良的 地被植物,可單獨用來作為花帶、花叢觀賞,或與 觀花 、彩葉、秋葉植物搭配 , 作為綠化底色來用。地瓜 榕耐半蔭、耐貧瘠,高度適中,在一些大面積裸露平地 可用其來覆蓋,也可用於林下片植、叢植與喬 、灌木搭配構成複合型的生態結構,形成高、中、低錯落有致 的自然立體群落景觀 。
地瓜榕屬多年生木質藤本,生長迅速,在一些雜草較多的地方,可將其作為優勢種群,來抑制雜草生長 。具有一定高度的地枇杷,若成片種植,在消除城市落葉方面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地膽頭的栽培管理
地枇杷管理粗放, 容易繁殖, 在實際生產中 ,採用扦插繁殖能夠達到快速繁育的目的 。它栽培技術簡單, 只要氣候 、土壤、水分適宜, 在雨季栽種,成活率高達 90%以上。以桂林地區為例,一般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氣溫升高後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時期, 剪取1年生枝條,長 10~ 15cm,扦插基質不限,細沙或壤土均可。如果不需要快速長出,還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綠化的地點,株行距以 15cm×15cm,3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同時,扦插試驗顯示,帶有一個節的莖段就有可能發展成一個種群,因為其節觸地生根的特性很容易長出新的植株。
據多年的栽培經驗,地枇杷地栽後,在苗期,要注意澆水和拔除雜草,封行後,每週澆水 1次即可。在營養生長季節,對 N、P 的需求量較大,可根據其長勢和 立地條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 N、P 較高的尿素、複合 肥,以促進苗木生長。地枇杷抗逆性強,適宜粗放管理,種植後無需經常更換和經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 有其它雜草, 病蟲 偶爾會有食葉害蟲發生,如竹 蝗、骷髏、天蛾等,需早防治。
地膽頭的形態特徵
落葉性匍匐地上的木質藤本,有白色乳汁; 莖棕褐色,節略膨大,生有多數不定根。葉互生,厚紙質,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6–6釐米,寬1–4釐米,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或稍不對稱,邊緣有波狀齒,具3出脈,側脈3–4對,上面綠色,疏生短刺毛,下面淡綠色,沿脈波短毛;葉柄長1–2釐米。
花小,單性,藏於肥大花序託中;花序摭具短柄,簇生於土中的短枝上,球形或卵球形;苞片3,基生;雄花生於癭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6***枚;雌花生於另一花序託內,發育為孢隱花果,單生,球形,直徑4–15毫米,成熟時淡紅棕色。果期5–6月。
地骨皮的常見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