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醫養生知識
老年人的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可助老人更長壽, 要知道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老年人中醫養生
常梳頭 每日至少要梳頭兩次,每次60餘梳,可明目、清腦、祛風、活血,增進腎功能,防脫髮,促進頭部血液迴圈。經常堅持必然受益。
常擦面 每次洗臉後,用雙手擦面部10餘次,按摩與刺激面部的穴位。能促進面部血液迴圈,振奮精神。
常運目 長時間用眼睛後,要先遙轉眼球,再閉目靜養,視力特別明亮。方法是:眼球從左而上,從右而下,往返調整10餘次,使眼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運動與調節。
常按耳 按摩雙耳能補腎、健腦、防耳聾。方法是用雙手按摩耳輪,不拘次數,以發熱為度。耳部有五臟六腑對應的穴位,稱之為耳穴,常按摩耳部能起到刺激耳穴的良好作用。
常叩齒 每日早晨叩齒30餘次,能生津、健齒,食之有味。方法是上下牙齒叩響,能促進口腔唾液腺體的分泌;津液嚥下有利於健康。
常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如不經常運動,肌肉、關節就會萎縮。方法是腰常伸、腹常收、肢常搖,經常做體操,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與腦力勞動。
常沐浴 沐浴有多種,溫泉浴、日光浴、清水浴、空氣浴、沙子浴、泥土浴等。可根據條件與身體狀況選擇與應用。
常洗腳 每晚臨睡前用適度的熱水洗腳,是保健的祕訣之一。洗腳後按摩湧泉穴30餘次,有利於睡眠與保健,冬季更是大有裨益。
常養氣 要做到主動養精氣,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遇事不怒,思想寬廣,飲食有節,起居正常,勞逸結合,鍛鍊至上,增強抵抗力。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是健康之根本。
常養精 腎虛者易患腰痛、膝軟、頭暈、耳鳴、失眠、心悸、牙動、精神不振、生殖功能早衰等病狀。只有採用“養精、保腎、節慾”措施,才能治療上述病症,達到健康長壽。
講營養 營養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缺一不可。藥食並養,以食為主;葷素兼備,以素為主。
講衛生 飲食要謹慎,蔬菜水果要洗淨;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刷牙;鍋碗筷勺等餐具要清潔、消毒;平時衣著及居住環境應乾淨衛生。
常歡笑 笑時胸部、肺部擴張,呼吸增強;笑在肚裡,產生胃液,幫助消化,增進食慾,促進代謝;笑在全身,興奮整體,睡眠香甜,精神振奮,心胸開闊,工作起勁。笑是一門學問,常笑、微笑、大笑都能有效的治療人們的神經衰弱、抑鬱症等精神性疾病。但笑也一定要有度,尤其是患者有高血壓、心臟病、心肌梗死等病者,不可以大笑,只能微笑。
常養神 神指心力、心勁。神是身體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八小時工作要專心至致,其餘時間與雙休日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寄情趣於一技之長,以樂促健康。
常歡心 緊張、焦慮、恐懼是健康的大敵。中醫要求做到“精神內守,不可七情太過”。對於各種不良的刺激要沉著應對,冷靜處理,化險為夷。古人說得好: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孔子也說:“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老年人養生“七少”
少怒
為老年人健康的大敵。《內經》說:“百病生於氣”、“怒則氣上”、“怒傷肝”。發怒可使人氣機不暢,出現氣逆和氣滯,從而引起多種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故老年人應戒怒。
少欲
代養生家認為,清心寡慾,恬淡虛無,則正氣充足,身心健康;若利慾薰心,追求名利,就會使氣機紊亂,易產生氣滯血瘀疾病。
少色
長壽之人皆以“遠房幃”為其經驗之一。因為房勞過度則傷腎,腎氣損傷會使人衰老。年輕人也會未老先衰。何況老年人為衰陽之體,更宜少色或禁色以保精。
少言
多傷氣。言多則氣息不勻,易傷肺氣,亦傷中氣。氣與精、神密切相關,氣聚則精足,精足則神怡。故少言可以積氣生精,精足可以全神。另外,老年人言多善誤,不討兒孫喜歡,反而轉喜為憂。
少食
胃為後天之本,是全身營養物質攝取之源泉。飲不可過,過則溼困難化;食不可過,過則壅滯不消。若長期飲食膏粱厚味,攝入量超過身體需要,則會形成食積、氣滯、痰濁、瘀熱。故中醫主張“勿極飢而食,食不過飽”。少食脾易磨運,可使沖和之氣填充肌髓,有利於健康長壽。
少臥
眠為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老人有好臥習慣,但也要有所節制。“久臥傷氣”,若長時間臥床休息,則會損傷陽氣。人的陽氣不伸,機體活動能力就會衰退,脾胃消化功能也會減弱。因此,老年人應多動少臥為佳。
少坐
不能過度,過則損傷肌肉。有的老年人居家無事,迷戀電視、打牌,出門又以車代步,這樣就會使血脈瘀滯,區域性面板出現瘀斑、青紫,甚則形成靜脈血栓。故老年人坐不可久,可經常散步活動肢節,保持血脈通暢。
老年人運動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