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話養生
依據養生理論,季節交替是補充損耗,強身健體最佳時機,所以應特別注意這段時間的養生保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秋冬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秋冬養生知識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之後氣候逐漸轉涼,在我國
北方,早晚溫差在10CC - 20℃之間,真可謂“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季節的轉換,對人體健康有較大影響,特別是秋冬之交,尤其應注意防寒保暖。
保溫秋雨過後氣溫驟降,日溫差達10℃以上,即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疲於奔命,也會直接影響激素的分泌,使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因此,通過飲食保持體溫,即通過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以增加熱能的供給大有裨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肉類、蛋類、魚類及豆製品。除此之外,應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早晚適當增加衣服,不要“跟著感覺走”,感覺到了冷再加衣服、生火爐,此時寒邪已捷足先登,埋伏在了體內。因為人體對氣溫的微小變化,要在氣溫下降後12小時一14小時才能感覺到,老年人對氣溫變化感覺更為遲鈍。
禦寒耐寒鍛鍊始於秋。秋季耐寒鍛鍊如健身跑、定量步行、打網球等活動之後,人體的骨骼肌產熱量約增加60%-80%,使人體對寒冷刺激的抵抗力增強。此外,據醫學研究,人怕冷與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飲食中要注意礦物質的補充。秋季瓜果飄香,五穀豐登,飲食中只要不偏食,不挑食,能泛嘗五穀、五果、五菜、五畜等食物,就可保證對鉀、鐵、鈣等元素的需求。
防燥秋冬之交,氣候乾燥,容易出現面板乾燥、敢裂、口角炎、脣炎等。因此,飲食中增加維生素B2及維生素c十分必要。維生素B2存在於動物肝、蛋、乳類中;維生素c大量存在於新鮮水果、蔬菜中。所以,奉勸人們充分利用金秋優勢,保護好自己的肌膚。
進補“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秋之後人體陽氣漸減,陰氣漸復。立冬之前進補,才能使營養物質轉變成能量最大限度地存在於體內濡養五臟,為人體安然無恙越冬做好準備。“藥補不如食補”,肢寒怕冷陽氣不足的人以食羊肉、雞肉等溫熱食物為宜:口渴喜飲氣陰不足的人以食鴨肉、鵝肉、木耳、藕為宜。
秋冬養生食物
1,芹菜
芹菜富含蛋白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乾、肉絲等炒食,色彩鮮豔,味道清香。
2,小白菜
小白菜富含維生素C和鈣質,還含磷、鐵、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等。還有捲心菜,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3,萵筍
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秋季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含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萵筍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萵筍中的含碘量高,這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會產生有利影響。此外,秋季患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還可平咳。
4,豆芽菜
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鐵、磷、鈣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豆生芽後,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營養成分,而且增加了維生素的含量,有利於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
5,胡蘿蔔
中醫認為,胡蘿蔔味甘平,食之補脾健胃。秋末胡蘿蔔以燉食最好,炒食為良。燉食能保持胡蘿蔔素93%以上,炒食也可保持胡蘿蔔素80%以上。
6,菜花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
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
秋冬怎麼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