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協調學生與任課教師關係的技巧
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是聯絡學生與各任課教師之間關係的紐帶。當學生與任課教師產生了一些誤解,甚至衝突,師生之間出現了對立情緒時,班主任如果能將協調語言細緻化、藝術化,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且還有可能把問題轉化為班級文明建設的良好契機。
巧妙作比的語言,讓學生理解老師
年輕教師小王在上課時發現學生馬寧在玩遊戲機,於是就讓馬寧上交,但是馬寧不但不交,而且還擺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讓小王很惱火。
有同學把這一情況反映給了班主任,班主任把馬寧叫到辦公室說:“你怎麼惹王老師生氣了呢?”“我玩遊戲又沒影響別人,她憑什麼管我!”班主任沒說話,眼睛望了望窗外,看到花圃裡有園藝師正在工作。於是,他用手指著窗外對馬寧說:“天氣這麼熱,園藝師為什麼還要去修剪花木呢?”
“他不修剪,花就不能好好生長。”馬寧說。
“是啊,讓花好好生長就是他的工作,就是他的責任。那王老師的責任是什麼呢?”
馬寧不再說話。班主任繼續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多餘的‘枝丫’,只有把這些東西修剪掉,才能健康地成長,開出美麗的花。”然後,他又問馬寧:“如果你是老師,在課上看到有同學不學習,你會怎麼辦?”
馬寧臉紅了,說:“我懂了,我去找王老師道歉。”
這位班主任針對學生“只要不影響別人老師就管不著”的思想,巧妙地跟園藝師修剪花木結合起來,指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多餘的“枝丫”,“只有把這些東西修剪掉,才能健康地成長,開出美麗的花。”這樣,生動直觀地告訴了學生老師管他的目的所在。接著,班主任又讓學生置換角色,“如果你是老師,在課上看到有同學不學習,你會怎麼辦?”從而徹底讓他理解了老師的用心。
巧妙釋義的語言,讓學生配合老師
每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就要到了。那天,班主任石老師剛到辦公室,文藝委員李曉紅就匆匆而來,臉漲得通紅,氣呼呼地說:“憑什麼讓我們改節目,當老師就有權利違背民意嗎?”石老師趕緊細細詢問。原來,為了迎接這次藝術節,學生們早就做了準備,他們想排一場舞臺劇,並且已經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可是,新來的音樂老師卻決定讓他們演出大合唱,並且把要演唱的歌曲也定了下來。
石老師笑著問李曉紅:“你知道咱們班為什麼在各項比賽中成績都名列前茅嗎?”
“知道,因為團結,就像一個‘拳頭’。”
“你知道什麼節目最能體現‘拳頭’精神嗎?”
李曉紅搖了搖頭。
石老師解釋道:“‘拳頭’精神體現在團結,體現在集體的力量,體現在氣勢,而體現這種精神只有通過大合唱這種形式。大合唱,每個同學都能夠參加,能很好地體現班級的凝聚力,這正是你們音樂老師的良苦用心啊!”
李曉紅笑了,重重地點了點頭,說:“我明白了,我這就組織學生排練去。”
學生想演舞臺劇,而老師卻讓他們演大合唱,師生之間產生了矛盾。這個時候,班主任以一個協調者的身份出現,先把話題引向“拳頭”,然後又把“拳頭”精神與大合唱巧妙地結合起來,發掘了大合唱的魅力,巧妙地解釋了大合唱的內在涵義,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的同時,化解了學生的“心結”,從而使學生積極配合音樂老師的工作。
巧妙預警的語言,讓學生維護老師
每學期末,學校都要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其中有一項是單科優勝獎,各科老師一般都是選成績最好的學生。上學期末,各科老師報上名單後,班主任韓老師發現英語老師沒有選成績最好的課代表,選的是英語成績並不十分出眾的王小波。他問原因,英語老師說王小波雖然成績不是最好的,但卻是進步最快的。
頒獎前一天,韓老師找到英語課代表,問:“王小波的英語成績怎麼樣?”課代表想了想,說:“也就中上等吧,但是他最近比較努力,成績一直在上升。”
韓老師說:“王小波的英語成績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正處在上升期,正是需要肯定和鼓勵的時候,這次的英語單科優勝獎頒給他,你不會有意見吧。”
課代表點了點頭說:“我可以理解。”
如果韓老師不事先打好“預防針”,在頒獎之後,成績最好的英語課代表肯定會覺得不服氣,而且還會對英語老師心懷不滿,情緒低落也在所難免。韓老師“未雨綢繆”,主動及時地找到“當事人”,從“肯定和鼓勵”的角度分析獎項安排的原因,給他的心理一個“緩衝”,這樣既不會對學生造成傷害,也維護了老師的形象。
維護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化解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矛盾,是班主任協調工作的重頭戲。當任課老師與班級上的學生即將產生矛盾或已經產生矛盾的時候,班主任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利用自己巧妙的語言,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創造和諧順暢的教學環境。以上幾種語言形式不妨一試。
容易引起對方反感的問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