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閉症兒童溝通的訓練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想要讓自閉症兒童能夠進行雙向溝通,方法其實不勝列舉——譬如:簡單的躲貓貓、捉迷藏、有節奏的協調活動等等。那麼與他們溝通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在早期時候,凡是身體有畸形的人,或是表現出怪異而無法解釋的人,都被認為是“惡魔附身”或因某種罪而“受到上帝的懲罰”。隨著近年醫學的發展,這類的情況逐漸減少。現在,人們對待殘疾兒童的態度已有了一定的改善,這要歸功於正面的引導,還要歸功於有關智力障礙的真實情況的大力宣傳這種宣傳經常由家長組織進行。

  現在的家長們可以同全世界殘疾障礙的專業人士進行廣泛的交流,隨著越來越多的知識得以普及,獲得這些知識也越來越容易。家長們對已知型別的殘疾兒童的態度正在不斷地改善,能做的不僅僅是接受殘疾兒童及其家庭,而是要使他們生活更有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語言是孤獨症兒童整個康復工程的重要環節。一提到孤獨症兒童的語言訓練,往往使人想到的就是教孩子說話,學會用言語溝通交流。而真正的理解是:孤獨症是一種心理社會方面廣泛發育延遲和偏離的發育障礙,涉及到感知、注意、語言、認知、思維、想象、情感、社交的方方面面。而語言的發育遲緩和偏離是孤獨症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展其表現形式不僅與正常兒童有極大的差別,就是與聽力障礙兒童、智力障礙兒童及其他的言語障礙兒童有很大的不一樣。因此,他們的語言康復訓練一方面迴圈著正常兒童的語言發展的規律,借鑑其他殘疾兒童的語言訓練方法,另一方面又要針對孤獨症兒童的特點,尋找有針對性的策略。從親自參與實際訓練兒童的語言中,我總結的幾點:要不斷對他們說;從頭開始,一點一滴的教;開展全面訓練,促進語言發展。就是說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遲緩了,偏離了正常的發育,那麼我們就重新開始,像對待一個剛出生不久,還沒有咿呀學語的嬰兒那樣。從誘導發育並用眼睛和手指做交通工具開始,一步一步地為孤獨症兒童構建正確語言溝通模式。達到最終能用言語或其他代替語言的手段來與人溝通。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好好努力,總會有結果。

  而對於那些長期沒有口語能力的孤獨症兒童,則很少想到利用代嘗手段來積極地幫助他們學會與人交流。其實,孤獨症兒童的語言訓練應以改善交流障礙的實用為目的,而不僅僅是學會說話。在人類交際中,有聲語言和書面文字固然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也知道,表達思想還有其他手段,這就是非言語交流。根據研究,人們談話時只有35%的資訊是由言語傳遞的,其它65%的資訊則是由非言語交流方式傳遞的。非言語交流作為一種社會交往技能,可以通過訓練而得到加強,從而來補償由於口語的缺損帶來的交流障礙。在孤獨症兒童的溝通訓練中,我們可以選擇那些適合兒童需要的方法來幫助他們。對於沒有口語,或經長期訓練仍未發出口語的孤獨症兒童,就應考慮用非言語的手段和人溝通。當然,要使孤獨症兒童通過學習並獲得一種替代言語的“代償手段”也並非易事,需要訓練者刻意去教。

  一、應持有的態度:

  孩予被確診為“孤獨症”,對絕大多數毫無思想準備的家長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這對家長、家庭都將是嚴厲的打擊和嚴峻的考驗。正因為如此,家長的責任就更加重大,家長必須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勇氣來面對現實、面對孩子。

  1、切忌過分投入

  因為孩子的特殊疾病,許多家長注意孩子的特殊需求,把所有時問都用在對孩子的照管和教育上。一是過分關心和疼愛孩子,對孩子百般保護,衣食住行都包辦代替,這樣容易導致孩子的過分依賴,而缺乏獨立性,因此一定要從生活小事著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二是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孩子的教育訓練上,而完全忽略了自己和家人。這是不正確的養育孩子的方法,這不僅會使家長精疲力盡,還會對婚姻和家庭的平衡與和諧造成危機。因此,家長一定要給自己和家人適當的私人時間和空間。

  2、勇於接受、用心去愛

  對於每個完全缺乏孤獨症知識的家長來說,孤獨症的症狀既難捉摸又不容易對付。任何家長不能因為孩子過分的奇特行為而感到失望,在感情上疏遠孩子,忽視孩子的問題和特殊需求,這樣對孩子和家長都不利。相反,只有勇敢地接受事實,只有用心去愛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病症,才能一點一點地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這一點十分重要。如果家長一開始就有了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用心去愛孩子,同時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為孩子制定合理計劃和奮鬥目標,這對孩子、父母、家庭都有好處。

  3、信心、耐心、恆心缺一不可

  無論您對做父母有多少思想準備,從不會想到要做一個孤獨症孩子的家長。這可能是對家長的自信和自尊的很大打擊。一開始,恐怕沒有幾個家長知道怎麼處理孩子發脾氣等情緒、行為問題,甚至覺得無法容忍,經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學會處理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就覺得自信心又回來了。可是,孩子常常會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原因是家長一時難以明白的發生情緒、行為問題,甚至有可能在孩子成長、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行為問題。這些都是對家長的考驗。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信心、耐心和恆心,而且缺一不可。

  4、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

  孤獨症兒童和其他孩子一樣,生來具有體力和智力方面的能力,只不過是孤獨症會使孩子眼下的能力發揮受到侷限,至於以後他的潛力也很難預料。因此,家長既不能覺得孩子這也學不會他,那也做不到,又不能盲目高估孩子的能力,甚至脫離孩子能力的實際狀況或盲目地與別的孩子攀比,而為孩子制定出脫離孩子能力狀況的訓練計劃和今後的發展目標。一定要結合孩子的病程、目前的能力狀況、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能力等實際為孩子制定合理的短期訓練目標、中期訓練目標和長期的訓練目標以及孩子今後的發展目標。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也更有利於自己。

  5、合理訓練

  1在指導下進行訓練 孩子的訓練應該是科學的。因此,家長一定要在專業人仕的指導下,通過規範的評估確定孩子的訓練基線和能力狀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並進行訓練。切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而強加給自己的孩子。

  2掌握靈活多變的訓練方式 孤獨症兒童的訓練與正常兒童的訓練有共同之處,但是,在訓練方式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家長必須掌握靈活多變的訓練方式,才能適應孩子發展的需要。 “個別化教學”是孤獨症兒童語言訓練的最重要的特徵和手段。因為每一個兒童的語言及其相關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選擇訓練內容、溝通方式等方面都要根據兒童的現有語言狀況和發展潛能來制定個別化訓練計劃。

  “二人互動”示範模式。所謂“二人互動”就是在語言訓練中,有兩個訓練者參與,其中一個扮演指導者,另一個扮演兒童的模仿者,以此構成“一來一往”或“一問一答”的互動溝通模式。 “一對一”教學與“開放式”教學有機結合。“一對一”教學側重“示範----模仿”,讓兒童學習較為固定的內容。而“開放式”教學則是在較自然的生活、活動情景中或在其他專案的訓練活動中,大量地、緊密的結合當時的活動內容給兒童提供語言的資訊,幫助兒童理解語言的意義,併為兒童使用語言提供廣泛的空間。

  在偶發事件中教學。在生活家庭、學校、社會中,尤其是社會交往、社會適應等活動中,指導者要抓住機會促使兒童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展示已經的為、習慣;抓住機會,順其自然的教給兒童溝通的知識、技能,並養成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措施:

  1、父母幫孩子緩解孤獨

  對孤獨症兒童的治療和早期干預,離不開制定個性化訓練計劃。因為他們的“病態”、程度不同,需要的治療方案也應有針對性;而“教師”角色更多地由接受過專業培訓的父母承擔。“因材施教”和“家庭康復”是對這些孩子最有效的幫助。

  2、時刻和孩子說話

  孤獨症孩子絕大多數語言發育遲緩,有的甚至喪失語言能力。他們面臨的共同難題就是學會說話,利用孩子吃飯睡覺以外的所有時間教他說話,是家人不能迴避的現實,而且要持之以恆。

  語言訓練可分階段進行。比如,前期準備階段教孩子模仿父母的口部動作,像張大口、閉嘴、打哇哇、伸收舌、彈響舌、舔舌、咬舌、模仿發聲等等,以鍛鍊口、舌、脣、齒的靈活性。讓孩子知道聽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動作的意義---拍拍手錶示高興、擺擺手表示再見、拉拉手錶示友好。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開始下一步“發單音”的訓練了,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的生活結合起來,從稱呼最親近的人“媽”開始學發脣音;在拍一拍、抱一抱、打一打的動作中學習爆破音;藉助孩子喜歡的食物和玩具學習一些詞彙,如糖、梨、棋。在此過程中,注意培養孩子的目光注視及與父母的對視,使之能模仿爸爸他*的口型發音。如果孩子的發音不準確,沒必要在短時間內刻意糾正,以防影響他的學習興趣。當孩子的單音字說得比較好了,就可以著手教他學雙音節詞語了,並將認知滲透其中,依靠實物和圖片,教孩子會說“杯子”、“麵包”、“橘子”、“猴子”。有了這些“鋪墊”之後,再對孩子做簡單的問答訓練,目的是讓他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學習溝通。

  3、與教育“掛鉤”

  為孤獨症孩子治病,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教他們學習生存的技能和與人交往的規則、方法。爸爸媽媽不妨把他們看成是正常的孩子,營造一個讓他們學著自己照顧自己的氛圍,比如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吃飯,自己洗手、洗臉;學習適應環境和與人配合。但設定的目標應貼近孩子,同時把這個將要達到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細小的目標,一點點地、分步驟去實現,使他們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後反覆練習,將成果鞏固下來。如果設定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百分百地會令孩子產生挫敗感,使他們剛一起步就退縮回來,欲速則不達。因為,對一般孩子來說很容易學會的生活技能或短時間內就能養成的良好習慣,孤獨症孩子卻要學習半年或更長的時間。所以,爸爸媽媽在心裡給孩子定的標準一定要比同齡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緒和攀比心理萬萬不能有。

  教這些孩子有意識地與人交往,先要讓他們對交流感興趣。比較好的方法是長久地和近親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親人的手勢、動作、語言、表情、相互表達和迴應的方式、交往的技巧;耐心地給孩子反覆示範,一次次地引領孩子模仿。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最好能將日常生活的內容與訓練結合起來,變枯燥的訓練為有趣的遊戲,逐漸讓孩子感覺到這是個很好玩的活動,進而對父母即對“人”發生興趣。孩子得了孤獨症,既不是爸爸他*的錯也不是孩子的錯。父母應說服自己與自卑心理“絕緣”,帶孩子走出家門,到處看看;幫助他找到小夥伴,在與小朋友相處的細節上給予及時的指導,擴大其生活範圍。這對孩子萌生交往的願望很有好處。


如何提升個人口才能力
青少年口才訓練方法
相關知識
與自閉症兒童溝通的訓練
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學會溝通
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學會溝通
自閉症兒童社交障礙
自閉症兒童社交遊戲訓練
自閉症兒童捐款倡議書
自閉症兒童的文章
自閉症兒童文章
怎麼和自閉症兒童交流
自閉症兒童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