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成語中的中國文化***2***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二、成語折射出的中國古代精神文化
  中國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學,傳統倫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語體現出來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華傳統美德。
  1.成語與古代教育思想
  中國古代教育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數著名的教育家,流傳下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為優秀的教育遺產,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國古代教育家意識到教育對於治理國家,***社會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視個人自身道德修養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在教授知識技能之外,尤其重視道德教育和自我修養的提升,比如從以下這幾個成語中,我們可以感受中華民族對氣節、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謂修養自身,奉行道義。南朝梁·蕭統《與晉安王綱令》:“明公儒學稽古,醇厚篤誠,立身行道,始終如一。”***“克己奉公”***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後漢書·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改過遷善”***認識並改正過錯,誠心向善。***……這些成語在漫長的中國曆代教育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現了一系列獨特的、先進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這些優秀的教育理論,好多都濃縮為成語,膾炙人口:
  公認的最優秀的傳統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程遺書》卷一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將中國諸經列傳訓誡女子之書,別類分門,因材施教。”***不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循循善誘”的教學思想得到廣泛認可,教育家孔子還總結出了一些教學規律,比如“溫故知新”就指出學習本身就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只有反覆實踐才能對所學知識牢固掌握,“循序漸漸”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而不能“一曝十寒”。這些先進的教育方法,蘊藏著深刻的教育辯證法,成為教育寶庫中的珍品。.
  2.成語與中華傳統美德
  中國文化價值系統以“善”為核心,強調真、善、美的統一,“人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約束和完善。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至今為人們繼承和發揚,在成語中我們能充分體會這一點。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下》***“仁”,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愛人,“仁者愛人”,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從家族內部把這種愛延伸到社會,就成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對國家也要有擔當,甚至危機時刻可以“為民請命”,“殺身成仁”。
  現代社會人們交往的誠信原則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誠心誠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講信義是中國人從古至今公認的價值標準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棄義”必然會到嚴厲的道德譴責。
  勤勞節儉,清正廉潔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三國的諸葛亮提出要“儉以養德”,“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人需自我約束,不貪求太多,才能表現出“剛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載物”“榮辱不驚“天下為公”“不屈不撓”等成語也能讓我們領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傳統中華美德的精髓。
  結語
  社會在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但成語中所蘊含的寶貴文化遺產就像是古董,雖然不是最時尚的,但卻是最有價值的。我們要繼承這份悠久的文化遺產,在對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讓世界都領略漢語言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日千里的意思與造句
關於微信表情猜成語的遊戲***2***
相關知識
試論成語中的中國文化***2***
試論外語教學中文化匯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試論外語教學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試論傳播學視野下鄭和下西洋中的物質文化傳播
論中國傳統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視覺文化表現
漢語中的數字文化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識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企業文化
跨文化交際中的送禮文化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