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闆的溝通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1日

  在公司中要怎麼與老闆溝通?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三大原則

  原則一:認清溝通雙方的角色

  在與上司溝通時,你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這是跟上司在溝通,不是朋友。上司在公司裡總是要體現自己的權威的,因此不論你談論什麼、做什麼,都得尊重他的權威。意識到你們雙方的角色後,溝通的大方向就不會錯。

  原則二:瞭解上司的特點

  你的上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的上司很霸氣,那麼這個人可能會很固執,對於這樣的人,你溝通的目標一定要明確。固執的人往往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接受別人的意見。因此,溝通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你的觀點直接明確地告訴他,而要採取“迂迴”戰術,不要急於把你的觀點說出來,而是通過各種例子或事實來說服他。固執的人都有自己的成見,如果採取暗示的方式,他很容易就能接受。此外,在給這樣的上司打電話談論問題時要注意把握時間的長短,不要寄希望於10分鐘內就能把他“搞定”。

  還有一些上司非常追求完美,做事情也力求達到百分之百完美的程度,不容許有任何的差錯。與這樣的人溝通時,也要把握好他的這種特點,萬一不行,要及時改變溝通的目標。有些上司非常內向,跟他說話時,他好像沒有什麼樣反應。其實,這樣的上司往往在心裡面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你察覺不到罷了。跟內向的上司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觀察他的言語動作等微小細節,因為內向的人在細節上往往會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露出來,他嘴上說的,也許會跟內心的真實想法不一致。如果你的老闆是一個與你的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要尊重他的價值觀。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完全一樣,跟人溝通最大的障礙就是以自己的價值觀權衡別人,不要以為自己認為某件事情有價值,別人也跟你一樣持有相同的觀點。

  原則三:以公司為核心

  與老闆溝通,有點“與狼共舞”的感覺。一方面,我們議論他;另外一方面,他又給我們發薪水,這是很矛盾的。若跟他溝通不好,馬上就會影響到你的前程命運。因此,與老闆溝通時,溝能的立場也很重要。如果你說話的立場完全是站在公司這一方的,本來為公司贏得利潤的方式來跟他交流,相信你的老闆不會持太大的反對意見。對於老闆來說,公司的最高核心就是利潤。當老闆不同意你的說法時,你要考慮到老闆說的是不是有理,你是否在一廂情願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老闆永遠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只要是能給他帶來利潤的意見,老闆肯定是同意都來不及。

  當然,如果你的領導不是一個很樂意聽取反對意見的人,那麼你就要降低跟他溝通的期望值。至於是否迎合領導,要靈活掌握。跟領導溝通始終要明確上下級的角色,不能忽略其權威。

  :五大溝通技巧

  一、坦誠相待,主動溝通

  在工作中,下屬要贏得領導的肯定和支援,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領導感受到你的坦誠。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對領導保密或隱埋,要以開放而坦率的態度與領導交往,這樣領導才覺得你可以信賴,他才能以一種真心交流的態度與你相處。以理服人不是說服領導的最高原則,如果沒有讓領導感受到你的坦誠,即使你把一項事情的道理講得非常明白,實際上一點用也沒有,因為人是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動物,生活中情大於理的情況比比皆是,在感情與道理之間,人往往側重於感情,領導者當然也不例外。來到一個單位後,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與人坦誠相待,給人留下坦誠的印象。

  與領導溝通,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工作不久、閱歷較淺的下屬,工作熱情高,富有開創性,對工作任務能夠提出一些設想和建議。但下屬往往攝於周圍人際環境的壓力,主觀上不能與領導進行有效溝通。自己的設想和建議得不到領導的瞭解和採納,就不能使自己才華得到發揮,因此,不與領導主動溝通,會使你喪失展示才華、取得成功的機會。任何人都難免會犯錯誤,但有的下屬一旦在工作中出現紕漏或錯誤,就會感到內疚、自卑,甚至後悔不已。犯錯誤後,不去主動與領導溝通、交流,而是惟恐領導責備自己,害怕見到領導。事實上,犯錯誤本身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你要儘早與領導溝通,以期得到領導的批評、指正和幫助,同時取得領導的諒解。消極迴避,不但不能取得領導的諒解,反而有可能讓領導產生誤解。古代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就是一個主動溝通取得成功的典範:廉頗、藺相如之間的矛盾,起源於廉頗對藺相如的一些誤解,當廉頗發現自己的錯誤後,深感內疚。通過廉頗主動地“負荊請罪”,他們之間的誤會即可化解。

  二、瞭解內心,適度恭維

  下屬只有瞭解領導的個性心理,才方便溝通。領導者首先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他有他的性格、愛好,也有他的作風和習慣。對領導有個清楚的瞭解,不要認為這是為了庸俗地“迎合”領導,而是為了運用心理學規律與領導進行溝通,以便更好地處理上下級關係,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種最深切的秉性,就是被人恭維的渴望。與領導者交往時要永遠記住,領導者都希望下屬恭維他、讚揚他。你要找出領導的優點和長處,在適當的時候給領導誠實而真摯的恭維。你可以請領導暢談他值得驕傲的東西,請他指出你應該努力的方向,你要恭恭敬敬地掏出筆記本,把他談話的要點記錄下來。這樣做會引起他的好感,他會覺得你是一個對他真心欽佩、虛心學習的人,是一個有培養前途的人。

  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領導,你也要給予適度的恭維。下屬應該明白,上級之所以把他安排在這個崗位上,一定有它的原因。現實中有太多的時候,我們並不瞭解對方。你之所以不瞭解為什麼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圍著一個大布包,是因為你不是阿拉伯人;你之所以不覺得男人梳一條大辮子會感覺到帥氣,是因為你不是清朝人;你之所以不認為一條蛇是神聖的,是因為你不是印度人;你之所以不覺得一頭牛是不可侵犯的,是因為你不是孟加拉人。領導者所做每一件事情,都一定有他的理由。對你看不慣的方面,你不要過多地批評、指責和抱怨,更不要當面頂撞或爭論,而要給予充分的諒解,必要時給予領導適度的恭維。

  三、心懷仰慕,把握尺度

  與領導溝通成功與否,不僅影響領導對你的觀感,甚至影響你的工作和前途。只有對領導懷有仰慕的心情,才能實現有效溝通。與領導交談時,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向領導敘述重要事宜,或回答領導提問時,如果做到目不斜視地盯著對方的眼睛,不但會增強語言的說服力,還會給領導留下精力充沛、光明磊落的印象。聽取領導講話,高興時不妨揚起眉,嚴肅時瞪大眼,困惑時大膽問,聽完後簡要複述,這樣做會給領導留下頭腦敏銳、率直認真的印象。反之,如果你唯唯諾諾,無動於衷,就會給領導留下反應遲鈍、消極應付的感覺。

  與領導溝通,要把握尺度,不能無原則地扯關係、拉近乎。對領導交辦的事情,要慎重,看問題要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不能一味地附和。如果你確信自己在某件事上沒有過錯,就應該採取不卑不亢的態度。在必要的場合,只要你從工作出發,擺事實、講道理,也不必害怕表達出自己的不同觀點。對於領導者個人的事情,作為下屬不能妄加評論。對領導提出的問題發表評論時,應當掌握恰當的分寸,有時候你點個頭、搖個頭,都會被人看作是你對領導意圖的態度,輕易地表態或過於絕對地評價都容易導致工作的失誤,是要負責任的。

  四、注意場合,選擇時機

  領導者的心情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你溝通的成敗。當領導者的工作比較順利、心情比較輕鬆的時候,如某些方面取得成功、節日前夕、生日等時候,心情會比較好,這是與領導進行溝通的好時機。當領導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你準備向他表達祝賀時,你要選擇一個比較適當的場合,營造一下氛圍,向領導表達祝賀的同時,提出你的問題。領導一天到晚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假若你僅僅為了一些瑣事,就不要在領導埋頭處理大事時去打擾他。領導心情不好,或者處於苦惱時,他可能是因為工作頭緒繁多忙得焦頭爛額,可能是因為受到上級的斥責感到消極頹廢,可能是因為事業發展受阻感到壓力過大,可能是因為家庭糾紛導致自己沮喪不已,也可能是因為遇到重大問題不能決斷而感到迷茫。這個時候領導的心情特別差,你的意見他很難聽進去,不便於溝通。

  與領導溝通,要注意場所、選擇時機。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的實力比楊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蔣的拜把子兄弟。張學良和楊虎城都有心對蔣發難,但楊擔心把自己的觀點擺在張的面前,而張又不贊同,後果實在堪憂。眼看時間越來越近,楊虎城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場合,利用手下的一名共產黨員叫王炳南與張學良認識的機會,在一次與張晤面中,便對張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介面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楊虎城與張學良溝通,很好地注意了場合,把握了時機,最終促成了一段光輝歷史。

  五、尊重權威,委婉交談

  領導者的權威不容挑戰。有些領導的能力雖然平平,但不要因此認為這樣的領導就是不中用的,他一定是有某種優點,所以他的領導才會提拔他。不論領導是否值得你敬佩,下屬都必須尊重他。如果你對外宣傳領導的優點,一旦風聲傳到了他的耳朵裡,他會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更加關心你。在成功策劃某項工作時,即使是你的功勞,也要把選擇權留給自己,而把決定權給領導。

  與領導談話時,要採取委婉的語氣,切不可意氣用事,更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緒。有一次,香港中文臺名嘴竇文濤來到重慶發生過一次口誤,錯把“重慶人”說成“四川人”,惹得重慶人不高興。他的祕書用委婉的語氣給他糾正,並拿“北京人”與“河北人”的關係打比方,竇先生不但不生氣,反而豁然開朗,對祕書倍加感激,他們之間的關係更默契了。   總之,下屬與領導溝通,要講究方法、運用技巧。況且,與領導進行有效溝通,保持良好上下級關係,不是人格扭曲,不是狡詐詭譎,不是欺上瞞下,不是阿諛奉承,也不是人際交往異化流俗,而是為人處世的一門學問。
 

怎樣和老闆溝通
怎樣和陌生人交流
相關知識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
與老闆的溝通技巧案例
與老人的溝通技巧
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與客戶的溝通技巧
業務員與客戶的溝通技巧有哪些
醫生與病人的溝通技巧有哪些
與下級的溝通技巧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子女與父母的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