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高中選修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論語》薄書一本,一萬餘字,細讀一遍,一生無害。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論語,顧名思義,論而語之,論的是古代賢士的心得體會,語的是流傳千古的康莊大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我們一起走進《論語》。

  語,論也。語,言也。孔子便是洞悉了這個字,生活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無不給予我們莫大的感悟。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真正讀懂論語,他們心中的論語其實就是一句句深奧又富有哲理的話的彙總。非也,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正如泰戈爾的飛鳥集,縱然有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真諦,但每一句短詩,無不給予我們對美好未來的無必嚮往。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我們並不知道四十九條道都分別是什麼,但讀了論語,我們定能品出一絲感悟:為人之道,論語中提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就是說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處世之道,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之說,便是指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還要多聞闕疑,慎言其餘,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交友之道,告訴我們怎樣交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並且交了朋友就應該用心對待,還要注意尺度,這樣才能長久的將友誼持續下去。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給予我們了清晰的價值觀,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要做什麼。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

  看完論語之後,我又抽空讀了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她獨特的解讀方式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裡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他並不刻板,但一定是一個嚴肅.認真的人,可於丹老師卻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平和樸素,平易近人的孔子形象。正如易中天所說的:“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

  論語,讓我們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讓我們學會快樂的生活。

  我們總是看得太多,悟的太少,很多東西往往看不到本質,而正是有書這種事物的承接,使得我們能夠一次次的品味,在讀書中的過程中,看到人生百態,種種生活百味,這樣看

  來,《論語》中說道講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篇二

  中華文化,千年積澱,深深的凝聚在《論語》一書中。

  ——題記

  本人才疏學淺,未能參透《論語》一書中深刻的道理,也未能根據書中內容而引經據典地講出一連串的引人深思的感想。但在此,我只求簡略的談一下我在看完《論語》一書後的感受。

  “仁”

  孔子一生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禮治德政,其學說核心為“仁”,因此,“仁”也是《論語》中的主要內容。“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仁”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之高。但到底,什麼是“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於是,孔子便說“剛,毅,木,訥,近仁。”孔子認為:“剛強不屈,果敢堅毅,質樸老實,言語謹慎,***這四種品德***接近於仁。”具有這四種品德的人僅僅是接近於“仁”,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仁”呢?或許,連孔子心中也沒有明確的答案,也或許,“仁”在孔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地位之高甚至於沒有一人可以達到。因此,只要做到接近於“仁”便已不錯了。

  “學”

  孔子對教育事業的貢獻也非常大,他主張“有教無類”興辦太學,弟子達三千之多。那麼,孔子又是怎樣理解和對待“學”呢?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告訴我們“學”的態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與“習”的關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

  這些語句從古至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偉大的學者為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學”字而不斷努力,奮鬥,傾盡自己的一生。

  “君子”與“小人”

  在《論語》中,“君子”與“小人”可謂是高頻率詞,而孔子也曾發表過很多關於這兩個詞的言語。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太多太多的語句告訴我們“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太多太多的語句警戒激勵著我們。可是,如何才可做到“君子”呢?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我們便開始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我們每個人都在爭做德智體美勞全優的現代學生;孔子又說:“君子成人之美。”於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幫助著他人,以此來方便他人,快樂自己;孔子還說:“君子恥其言而過起行。”於是,“少說多幹”成為了我們的口號。

  “君子”於“小人”絕非幾句話就可以辨別清楚的,但若無這幾句話,則可真是分不清了。

  《論語》

  薄書一本,一萬餘字,細讀一遍,一生無害。

  篇三

  對於論語這一著作可以說並不陌生,那些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學而時習之”等等熟悉的語句,皆出自這一古老的書。我們雖然自小便了解,但稱不上知道。重讀一次《論語》,帶著簡單的感悟。 有人說閱讀,能開啟人類美好的心靈。書香瀰漫,可以使俗人變得高雅,可以使武夫顯現柔情。日月在書中穿梭而過,流下無數的夢幻與光影。我們在書構築的世界中,優遊俯仰,載欣載奔,且思且吟且行。在我們的血脈深處深烙下象形文字的紋理;在靈魂的遊歷中,閱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參與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命。閱讀是成長之根,生命之源,靈魂之寓—夢的建基甚至於生命意義的建基很多時候就維繫於此。 “寸心本不大,容得許多書”,書連貫著生命的精、氣、神、韻、趣、味。用我們小小的心來傳遞更多的書聲、書香、書魂,讓更多的人與書為友,體悟到書的豐富、澄澈、芬芳、歡樂和永恆。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因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一個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都能享受悠然美好的人。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有時坦然與淡泊不是為一種人生態度。面對各種困難和不易,抱有一種平靜的心態去解決問題,或許會更好。

  在讀書中的過程中,看到人生百態,種種生活百味,一部書有他的獨特。看書教會了我們如何為人。《論語》中說道講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蠻不講理、一無是處的話,那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就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前人的智慧是讓人敬佩的。即使是在今天,強調首先要學會培養興趣;與西方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謀而合,這是古人了不起的地方,再者因材施教和學思結合的方法也是極為有效和實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恰當的方法;輔之持之以恆的動力,方可行。再者講孝道,從古至今都佔有這不可動搖的地位。這部著作之中,提及“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等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

  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以及講友,人存世上,什麼是最重要的?朋友。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還是朋友。這一點《論語》中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這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辦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上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於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開將三字經的時候他也說過,對國學經典進行迴歸,引起一陣狂熱。我們應當從簡單的開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極大地心血。其中他說過一句“我不知道文化有什麼用,但沒有文化什麼都沒用。”肯定了傳統文化的作用,國學在現在漸漸迴歸我們的視線,忙碌的人們再次重讀論語,雖然成書於古代,但是道理還是與我們的今天是相適應的,古人的智慧可貴,值得我們學習,領悟。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在激進,快速的節奏中前行,這不妨礙我們花費一些時間來尋求心裡的成長。重讀古老的文字,人是在變化但是本心善良,純良的品質依然。以古為鑑吧,看似簡單的經典教會我們很多,在一次一次的理解與領悟,慢慢品味。每個人有自己的視點,在我看來《論語》博大精深,幫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心理,至少我學會守住自己的底線,保有自己的心靈寧靜。多讀書是好習慣,更重要有所改變,學著做最好的自己。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讀《論語》,受益匪淺。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峨眉山月歌讀後感
論語十則高中讀後感
相關知識
論語十則高中選修讀後感
論語十則高中讀後感
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讀後感範文
高中生的讀後感
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讀後感
論語第一篇學而篇讀後感
論語學而篇第一節讀後感
高中文章讀後感
于丹論語心得君子之道讀後感
于丹論語心得君子之道讀後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