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日新聞報道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據新聞報道,吸菸問題很嚴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1

  漢網訊息 今年5月31日是第20個世界無煙日。衛生部29日釋出的《2007年中國控制吸菸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吸菸人數為3.5億,居世界各國之首。根據研究推算,我國遭受被動吸菸危害的人數高達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每年死於被動吸菸的人數超過10萬。

  吸菸者在吸菸時燃燒菸草製品產生的煙霧即指“二手菸”,也稱“菸草煙霧”。當空氣受到菸草煙霧汙染時,所有身處其中的人都會吸入煙霧。

  報告顯示,我國農村人群接觸“二手菸”的比例高於城市,二者的比例分別為54%和49.7%。全國有20個省份中50%以上的人接觸“二手菸”,其中,青海、甘肅、山西、陝西、吉林、內蒙古等地接觸“二手菸”的人群比例超過60%。'

  家庭是“重災區”

  報告指出,家庭、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都是接觸“二手菸”的地點。根據2002年的一項調查,被動吸菸人群中,有82%是在家庭中接觸“二手菸”,67%是在公共場所,35%是在工作場所。

  在被動吸菸人群中,因年齡、性別和職業的不同,在各類場所接觸“二手菸”的比例也不同。被動吸菸的女性90%是在家庭中接觸“二手菸”,20歲至59歲的男性在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接觸“二手菸”的比例最高。

  男性吸菸率為57%

  報告分析認為,男性人群現在的吸菸率為57%,其吸菸行為幾乎不受什麼限制。這是造成不吸菸者在多種場所接觸“二手菸”的主要原因。據悉,衛生部正在修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新的條例將強化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

  2

  5月31日是國際無煙日,菸草行業再度成為國家、行業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中國菸草行業產量和銷售量均保持穩步發展,利稅年年創新高,菸草行業已成為納稅最多的行業,佔政府收入的近10%。然而,在這組輝煌的資料背後,同時也有另一組資料呈現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是世界上吸菸人口最多的國家,2002年,我國吸菸者約為3.5億,達到世界菸民的1/3。菸草經濟和衛生安全問題將如何平衡?

  菸草業穩步發展

  從1987年起,菸草一直是我國第一大稅源。2002年,我國菸草行業上繳稅利1456億元,佔我國財政收入的8%。2004年我國菸草行業累計實現利稅超過2100億元,與2000年相比翻了一番,菸草業稅收佔全國總稅收的10%。2005年增長到2400億元。

  而捲菸的產銷量也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產量從2003年的3578.3萬箱增加到2005年的3857.6萬箱,增長了7.2%,銷量從2003年的3595.9萬箱增加到2005年的3899.87萬箱,增長了7.8%,經濟效益也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勢頭。

  2006年上半年,中國菸草仍然保持捲菸產量與銷量同比均衡增長,效益繼續穩步提升的發展狀況。1~6月份,全行業累計生產內銷捲菸2047.6萬箱,同比增長2.9%;累計銷售捲菸2061.2萬箱,同比增長4.1%;累計實現工商稅利1525.8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工業稅利1069.63億元,同比增長13.2%;商業稅利456.14億元,同比增長33.4%。

  第一季度菸草產銷量再度提升

  今年第一季度,我國菸草行業就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幾大主要的菸草集團,無論是產銷量還是利潤均有穩步的提升。

  據資料顯示,2007年1~4月份,雲南省內的捲菸企業共實現稅利203.11億元,同比增長26.9%,其中銷量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4.0%,結構調整的貢獻率約佔72.0%。雲南省菸草製品業1至4月份累計完成增加值203.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個百分點。

  去年紅塔集團實現稅利211.6億元,“玉溪”、“紅塔山”、“紅梅”三大品牌銷售增幅創歷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紅塔集團就實現了稅利87.62億元,同比增幅達21.47%。“紅塔山”更是單一品牌實現了銷售38.91萬箱,同比增長l06.2%。

  2007年一季度,擁有云煙、石林、紅山茶等主力品牌的紅雲集團共銷售捲菸72.42萬箱,同比增長8.85%,實現銷售收入77.64億元,同比增長30.82%。實現稅利63.07億元,同比增長40.69%。

  湖南中煙公司,2006年實現利稅突破200億,達到217.4億元,同比增長19.34%。 通過整合捲菸生產資源,集中力量做大“白沙”、“芙蓉王”、“芙蓉”三大品牌。“白沙”產量144.17萬箱,“芙蓉王”產量30.5萬箱,“芙蓉”產量107.45萬箱,三大品牌佔總產量的94.04%。

  我國每年100多萬人死於吸菸所致疾病

  吸菸有害健康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事實。據瞭解,香菸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菸時產生煙霧裡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吸菸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患的行為危害因素,吸菸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

  有資料表明,長期吸菸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菸者高10倍~20倍,喉癌發病率高6~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3倍,迴圈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8倍。被動吸菸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菸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機率比常人多出6倍。

  在我國年滿15歲的人群當中,有60%的男性和4%的女性吸菸。而全世界每年死於與吸菸有關疾病的菸民達500萬人,其中中國有120萬人。

  據統計,如果不加控制,這一數字到2020年時將達到1000萬。

  因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顯示,雖然菸草業一直稱這個行業帶來的就業及稅收對世界經濟有很大貢獻,但菸草業對經濟的貢獻遠遠不夠抵消它對家庭開支、公共健康、環境及國民經濟等造成的損失。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菸草流行作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列入重點控制領域。

  3

  每4人有1人吸菸,人數佔全球菸民1/3

  我國既是菸草生產大國,也是菸草消費大國。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的菸草產量相當於其他7個最大煙草生產國的總和。我國每年銷售的香菸高達1.6萬億支,國人消費的香菸約佔世界三分之一。目前中國菸民大概在3.2~3.6億,約佔全球菸民總數的1/3,也就是說每4箇中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菸民。

  據瞭解,1996年全國吸菸行為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國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為37.6%,其中男性和女性吸菸率分別為66.9%和4.2%。將兩次調查結果用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進行標化後進行比較,2002年人群吸菸率比1996年下降了1.8%,男女分別下降了3.1%和1.0%。但是,由於人口的增長及老齡化,吸菸人口較1996年仍增加3000萬。調查結果顯示,2002年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菸率分別為66.0%和3.1%。

  在龐大的吸菸人口背後,我國吸菸人群年輕化趨勢開始加劇,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開始吸菸的平均年齡由22.4歲降為19.7歲。

  日前召開的中國吸菸與健康協會成立10週年慶祝會上傳來訊息:我國吸菸人口呈低齡化,青少年吸菸率上升,吸菸人數達5000萬。專家呼籲:讓青少年遠離菸草危害。

  中國控煙行動任重道遠

  中國菸草行業所帶來的高稅利潤和菸草行業衛生安全問題的凸顯,使得中國的控煙形勢極其複雜。

  從上世界8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啟動控煙運動。此後,對菸草廣告、青少年吸菸以及公共場所吸菸的限制規章相繼出臺。但是因為控煙規章缺乏約束力,今天在餐館、辦公室等公共場所吸菸的現象仍常有發生。

  2003年,中國在控煙問題上正式向世界靠攏。首先,中國政府正式簽署“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下稱公約***,同年即成立了國家控煙辦公室,隸屬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作為中央政府層面最直接的控煙部門,負責戒菸醫生培訓、組織戒菸大賽、吸菸情況調查以及各種禁菸宣傳活動等。

  從2005年,《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正式生效,其大多數條款都是為了限制菸草產量和消費量。政府禁止或限制大多數的廣告、促銷和贊助,是否直接或間接鼓勵他人吸菸將成為主要判斷標準,國內菸草企業宣傳渠道將受到進一步的制約。另外,《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中規定,煙盒包裝上必須印有不少於包裝面積1/3的吸菸警告,這將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同時弱化捲菸品牌的形象張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還要求菸草企業向政府公開產品中的成分和施放物,這對國內菸草企業來說將增加巨大的成本和競爭壓力。

  種種法規的實施表明政府在控煙問題上的重視,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控煙行動僅處於開始階段。目前中國在立法能力、政策開發以及控煙技能方面力度依然不夠。據瞭解以控煙技能為例,國外很多醫學院在醫學生培養中涉及大量的控煙內容,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會向大眾提供豐富的控煙課程或戒菸指南,廣設戒菸門診。但是目前,這些在中國仍有待提高。

  創造無煙環境市民呼籲禁菸

  “創造無煙環境”是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其中公共場合的“無煙”已經喊了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是很顯著。但是公共場所控煙一直是眾多市民甚為關注的問題。

  記者在廣州天河城廣場一帶做隨機採訪時瞭解到,接近八成的市民認為,為避免更多的非吸菸人士成為“二手菸”的受害者,公共場合應該禁菸。而也有少部分市民持觀望態度。他們認為公共場所禁菸難度大,恐怕難以真正執行。
 

無煙日的新聞
無煙日校園廣播稿
相關知識
世界無煙日新聞報道
無煙日新聞報道
無煙日新聞稿
無煙日宣傳報道
禁菸無煙日新聞稿
世界無煙日活動報道
世界無煙日活動報道
社群世界無煙日講座報道
社群世界無煙日講座報道
世界無煙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