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
可幾年卻不是這樣,穀雨前一天,還下冰雹和下雪。氣溫反不升而下降了,彷彿又回到了冬天。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瞭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穀雨前,好種棉” ,又云:“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自古以來,棉農把穀雨節作為棉花播種指標,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穀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等等。還有穀雨節氣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
希望穀雨以後天氣逐漸變暖,不要勝似冬天。
篇二: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在前的為節氣,在後的為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為: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liuxue86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瞭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為“立夏”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時節,萬物繁茂。“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的傳統。
小暑節氣習俗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