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後如何應急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這是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
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裡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厲行早期滅火是極為重要的。
地震的時候,關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
大的晃動停息後,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並去關火。
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後
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將門開啟,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裡的事例。請將門開啟,確保出口。
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裡,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物件。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死傷。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等躲避。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6.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
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採取行動。
如發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並做到絕對不吸菸。
搭乘電梯的話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執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
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絡、求助。
7.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捲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並和當地的人一起行動。
8.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資訊,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9.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機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資訊,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
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資訊。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資訊,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公共場所如何個人防護
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不同地點地震發生如何逃生
家裡逃生
萬一地震,身處不同場所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奪門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除非你住在平房裡,在短短几秒鐘內能跑到安全地帶。否則,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過後,再迅速撤離。
如果你在家裡,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間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戶邊,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不要破窗而逃。應該飛速跑到承重牆牆角、衛生間等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傢俱處。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開大梁。住樓房者,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能到陽臺、樓梯、或去乘電梯,更不能跳樓。因為陽臺、樓梯是樓房建築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電梯在地震時則會卡死、變形,跳樓無論怎樣,最後的結局都會一樣恐怖。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戶外避震
在戶外發生地震時,應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避開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可以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飛速避開水邊,如河邊、湖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還應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如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
公共場所逃生
如果在學校或公共場所,一旦發生地震,首先要做到聽從老師或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能慌亂、擁擠。應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儘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待地震過後,聽從指揮,有組織地迅速撤離。如果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發生地震時,還應避開玻璃門窗、櫥窗和玻璃櫃臺以及高大、擺放不穩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貨架。
行駛中的車輛避震
駕車者應儘快減速,逐步剎閘,汽車靠路邊停車。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像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的,而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髮未傷。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物體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物體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為不致捲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
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乘電梯時的避震
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的電梯,一般都裝有管制執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地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
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絡、求助。
關注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地震的中長期預報是指地震中期預報和地震長期預報。對某地幾年至幾十年內,甚至上百年內可能發生的地震做出預報,叫做地震長期預報。對某地幾個月至幾年內可能發生的地震做出預報,叫做地震中期預報。對某地幾天至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可能發生的地震做出預報,叫做地震短期預報。對某地幾小時至幾天內可能發生的地震做出預報,叫做臨震預報。
地震中長期預報,特別是地震長期預報,主要目的是預測出可能發生的地震的地區、時間範圍和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烈度,並作出某一地區的地震趨勢分析。
短期預報,特別是臨震預報,要求迅速、紀實、準確地確定發震的地點、時間和震級,以便在強烈地震到來之前,採取必要的堅決的預防措施。
短期預報要以中長期預報為基礎,而臨震預報又是在短期預報的基礎上進行的。不過,地震預報工作一環扣一環,要嚴格區分開也是不可能的。
地震防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