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婚嫁禮儀有哪些
青海蒙古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姑表姨表兄妹不婚。除扎薩克王公外,男子一般不納妾。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蒙古族婚嫁禮儀
說親下聘:男方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帶來的餅食,婚事就算定下來了。蒙古族往往以牲畜作為聘禮。蒙古族崇尚白色,也崇尚奇數,所以多半是送白色的奇數的馬和羊作為聘禮。
婚禮儀式:蒙古族許多地方的婚禮是在傍晚時分開始的。男方到姑娘家接親,女方先閉門不出,男方必須以羊碰門,叫“羊碰門”,而且男方善長說辭的人要與女家進行幾個回合的交鋒,才能進入女家;在叫做“沙恩吐宴”的宴席上,新郎和新娘要搶“羊嘎拉”,這“羊嘎拉”是成婚的重要標誌,拿到“羊嘎拉”,新郎才算是放心。
東方快要發白時,接親的隊伍才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路上送親和迎親的雙方為爭奪新郎頭上的紅纓帽,展開類似賽馬的遊戲,一路上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在離新郎家不遠的地方,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先回到家後,重新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和新娘進行神聖的祭火儀式,就是向院中點燃的火堆祭灑馬奶酒,並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行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婚禮歌,跳起舞,並在宴會上表演各種趣味橫生的婚禮節目。
蒙古族結婚步驟
娶親
宴席熱烈持續下去,如果男方家距離較遠,迎親隊則在女家住宿一夜。宴席結束,眾人走出屋外,坐在準備好的白氈上,氈上同樣擺放油炸饃、手抓肉及“修木爾”、“查幹”等,按長幼給客人依次敬獻。女家的“執客”用銀碗按長幼向賓客依次敬酒,歌手們高唱讚歌。然後,把新娘的坐騎牽來***一般是裝飾漂亮的白馬***,由專人朗誦馬的頌詞。頌畢,由新娘表弟騎上繞蒙古包跑一大圈。至此,新娘應起程了。
眾人先步行繞“ ”***一堆火,宗教儀式***3周,再迎親和送親的人們騎馬繞蒙古包3周,起程赴男家。新娘騎馬由雙方各二位伴娘陪著走在眾人中間。其中女方一位伴娘牽著新娘的馬韁,男方兩位伴娘扯著一塊遮掩布***一般寬3尺長5至7尺,兩頭由木杆固定,布面繡龍鳳和吉祥圖案***,新娘跟在布後面。雙方母親騎馬並轡走在布前。女方送親隊中有兩名強悍機靈的小夥子,騎著挑選出的快馬,各拿一隻羊前腿,當眾人起程時,新娘的祖父或父親坐在屋內,右手拿著一根約一尺長並栓有各色***主要黃色***布***綢緞***條的木杆搖晃。這種宗教儀式,祈禱佛祖保佑孫女或女兒生活平安如意,前程似錦。
中途歡迎儀式,有的地方也稱為“午餐”由男方準備,地點一般在男女兩家中問的地點,而非在男家門前。在草坪上鋪幾塊白氈,氈上放兩三個小方桌,桌上擺放“查幹”、“修木爾”、油炸饃、酥油奶茶、糖果和酒等。當迎親和送親隊離午餐地點有相當距離時,男方派出兩名強悍機靈小夥子騎快馬前去迎接,該二人準備有一些炒麵。當他倆走到新娘和四位伴娘前邊,抓幾把炒麵向對方的頭上方撒去,而後急速撥馬往回快跑。與此同時,女方那兩位小夥子打馬緊迫,如果在午餐地點之前追上,就用羊腿打他們。如果前者先於後者到達午餐地點並下馬,則追逐結束,後者不能動手。用羊腿打是象徵性的,並非真打,此乃婚禮中一種遊戲,以增益熱鬧氣氛。當眾人到達午餐地點後,除新娘和四位伴娘外,全都下馬圍坐在氈墊上,按敬“查幹”、“修木爾”和酒等禮儀進行。而後敬茶、饃饃等;對新娘和伴娘,這些禮儀均在馬上進行,午餐結束,繼續登程。
到夫家
在新房前拜天地和交拜等儀式。當眾人來到距新娘家約100米處,送親人紛紛高喊:你們要不要人,若不要,我們就帶回去啦。把新娘圍在中間,繞新郎家三圍,邊轉邊喊。男家早已煨好 ,派出迎接人員***對女方重要客人要捧哈達迎接***,並吹起海螺。同時,男方派出一名強悍機靈的青年馳馬衝入繞蒙古包轉圈的送親隊伍中,緊緊抓住新娘的馬韁,牽出人群直奔新房門前,十分有禮地請新娘下馬,眾人隨之,此時新郎出來迎新娘。蒙古包前鋪著數條白氈和地毯,新郎新娘由四位伴娘陪同站在新房前白氈上。雙方客人坐在兩旁,其他氈毯上置數小方桌,桌上放“查幹”、“修木爾”及各種食品和酒。其中間一個盤中放兩樣東西,一是用綢緞包著的一方塊木膠,一是用哈達包著的一塊羊後腿骨。這象徵和祝願一對新人如膠似漆,愛情堅貞。而後進行如下儀式;
1、由喇嘛邊唸經祝福,邊用奶水給二位新人洗臉洗水,以表示婚姻的純潔美滿。還有專人朗誦祝詞。
2、兩位新人面向太陽磕3個頭,向大山磕3個頭。
3、隔著遮掩布向雙方父母***及祖輩老人***磕3個頭。
4、新郎新娘手握一塊繫有哈達的羊後腿骨拜3拜,象徵把兩顆純潔的心拴在一起,祝願婚姻天地共久,日月同輝。這裡也有專人朗誦特定內容的祝詞。
5、親朋恭喜搭禮,蒙語稱“巴德爾如套哈那”。雙方親朋列隊依次給二位新人贈禮。一般每人要準備兩份禮物,輕重不限。送哈達、綢緞、布匹等則搭在二人脖子上。送茶葉、鍋盆等則放在二人面前白氈上,如送牛、羊、馬等禮物者則拿兩條哈達。在給二人掛哈達時予以說明即可。如果二人脖子上搭的物品多了,就由雙方伴娘代為拿在手中。
6、雙方親屬各派一名代表***一般是重要親戚***,向雙方親朋彙報各自的全部聘禮和嫁妝***包括雙方用於婚禮的開支費用***,即使針線、小刀也要清點清楚。
7、男家送給女家一匹3歲的棗紅馬,備好鞍薦轡頭,馬頭上系彩綾或紅布,交付女家。由新郎表弟交給新娘表弟,後者接韁後騎上馬繞蒙古包和 3周,然後直奔新娘家。在交馬時也有專人朗誦馬的頌詞。
8、搶帽子 把新郎新娘的帽子放在約l0步遠的地方,雙方各派一名伴娘,聽號令去搶***男方伴娘搶新郎的帽子,女方伴娘搶新娘帽子***,誰先搶得並戴在各自陪伴的新人頭上,則誰將是這個新家庭的第一主人***掌櫃***。當然,這是一種遊戲,並非當真。
至此,新房前的儀式結束。伴娘陪伴新郎新娘暫時進入其他蒙古包內休息。眾人進入新房,孃家親戚按輩份坐在右側,婆家親戚按輩份坐在左側,敬“查幹”、“修木爾”,上奶茶、油餅及各種食物、乾果、敬酒。兩位伴娘代表新郎新娘向雙方親屬獻哈達。而後,新郎新娘由前二位伴娘陪同進入新房,站在門邊,獻哈達的二位伴娘站在二位新人之後。從此開始了婚禮中最為隆重的儀式。
蒙古族結婚制度
第一種是族外婚制。即與本族以外的民族通婚,這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時的規定。那時每個氏族跨過廣闊的草原去迎娶婚嫁。時間一長,蒙古族之間的血統就比較混雜,又有同宗之間不能結婚的規定。
第二種是聘婚制。進人封建社會以後,泉族結婚時,男方家裡要給女方下聘禮,主要是牛、馬、羊等牲畜,以九為吉數,其次也有金、銀、等財務,聘禮越多越貴重,窩意則越好。這樣,到了年齡的,婆家下的聘禮就成了衡母一個女子價值的尺度,婚姻也就成了父母的買賣交易。對於沒有聘禮的窮人就只能打著光棍了。
第三種則是人贊婚,也稱招女婿,是指將男子嫁到女子家中。分永久性人贊和非永久性人贊。前者多為男子家裡無力迎娶女方.結婚後搬到女方家裡生活。後者則是男子發揮雷鋒精神,人贅到沒有勞動力的女方家裡,或是沒有男子繼承家業的女方家裡,在生下一個男孩兒後就可以帶著妻子回自己的父母家裡。
最後一種就是收繼婚。主要特點就是結婚後若是丈夫不幸早亡,妾子如果想要改嫁,只能嫁給丈夫家族的成員。
古代婚嫁服飾